航空航天遙感技術

遙感信息的套用分析已從單一遙感資料向多時相、多數據源的融合與分析,從靜態分析向動態監測過渡,從對資源與環境的定性調查向計算機輔助的定量自動製圖過渡,從對各種現象的表面描述向軟體分析和計量探索過渡。近年來,由於航空遙感具有的快速機動性和高解析度的顯著特點使之成為遙感發展的重要方面。

航空航天遙感

(RS)技術
 當代遙感的發展主要表現在它的多感測器、高解析度和多時相特徵。
1) 多感測器技術。當代遙感技術已能全面覆蓋大氣視窗的所有部分。光學遙感可包含可見光、近紅外和短波紅外區域。熱紅外遙感的波長可從8~14mm,微波遙感觀測目標物電磁波的輻射和散射,分被動微波遙感和主動微波遙感,波長範圍為1mm~100cm,。
2) 遙感的高解析度特點。全面體現在空間解析度、光譜解析度和溫度解析度3個方面,長線陣CCD成像掃瞄器可以達到1~2m的空間解析度,成像光譜儀的光譜細分可以達到5~6nm的水平。熱紅外輻射計的溫度解析度可從0.5K提高到0.3K乃至0.1K。
3) 遙感的多時相特徵。隨著小衛星群計畫的推行,可以用多顆小衛星,實現每2~3天對地表重複一次採樣,獲得高解析度成像光譜儀數據,多波段、多極化方式的雷達衛星,將能解決陰雨多霧情況下的全天候和全天時對地觀測,通過衛星遙感與機載和車載遙感技術的有機結合,是實現多時相遙感數據獲取的有力保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