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舟過安仁①一葉漁船兩小童,
收篙②停棹③坐船中。
怪生④無雨都張傘,
不是遮頭是使風⑤。
注釋譯文
注釋
①安仁:縣名,1914年因與湖南安仁縣同名而改名餘江縣。②篙:撐船用的竹竿或木桿。
③棹:船槳。
④怪生:怪不得。
⑤使風:詩中指兩個小孩用傘當帆,讓風來幫忙,促使漁船向前行駛。
白話譯文
一葉漁船上,有兩個小孩子,他們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槳,坐在船中。
怪不得沒下雨他們就張開了傘,
原來他們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傘使風,讓船前進。
創作背景
詩人在1192年乘舟路過安仁縣(現在的江西省餘江縣)時,看到兩個孩童以傘當帆來使船前進。詩人被孩童的稚氣和可愛行為感染,從而創作了此詩。作品賞析
文學賞析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這是詩人看到的情景。兩個小孩之所以引起了詩人的注意,是因為他們雖坐在船上,卻沒有划船,撐船用的竹竿收起來了,船槳也停在那裡,這是奇怪的事。由此可見,此時詩人的心情是閒適的,也是比較愉快的,所以才注意到兩個孩童的所作所為。“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這裡省略了詩人看到的兩個孩子撐傘的事,省略了詩人心中由此產生的疑問,而直接把疑竇頓解的愉悅寫了出來。疑竇的解開,可能是詩人看到孩童異常的行為,就開始更認真地觀察、思考,結果是恍然大悟:兩個小孩沒下雨也張開傘,原來不是為了遮雨,而是舞動傘柄使風吹動小船使船前進。也可能是直接就問兩個孩子,孩子把原因講給他聽的。不管怎樣,知道了原因,詩人一定是啞然失笑,為孩童的聰明,也為他們的童真和稚氣。
在這首詩中,詩人看到在一葉小漁船上,有兩個小孩子,他們收起竹篙,停下船槳,張開了傘。而詩人悟到了兩個小孩之所以沒下雨也張開傘,原來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風讓船前進。
詩人直接把目光聚焦到兒童身上,全詩都是寫兒童的稚氣行為。詩人非常善於利用兒童稚態,起到點化詩境的效果。詩人對兒童的喜愛之情溢於言表,對兩個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聰明伶俐讚賞有加。當然,從中也可以看出詩人的童心不泯。表達了詩人對孩童的喜愛和讚賞。
名家點評
《古詩觀止》:這首詩淺顯易懂,充滿情趣,詩人抓住了那有趣瞬間,展示了兩個孩童的可愛和機智。
作者簡介
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南宋傑出詩人。高宗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曾任太常博士、廣東提點刑獄、尚書左司郎中兼太子侍讀、秘書監等。主張抗金,正直敢言。寧宗時因奸相專權辭官居家,終憂憤而死。與尤袤、范成大、陸游齊名,稱南宋四家。其詩構思新巧,語言通俗明暢,自成一家,時稱“誠齋體”。其詞風格清新、活潑自然,與詩相近。相傳其有詩二萬餘首,現存詩四千二百餘首,詩文全集一百三十三卷,收錄於《誠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