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金塘李為落葉小喬木,樹勢強,樹冠半開張;葉長橢圓形至橢圓狀倒卵形,有鋸齒;花多、白色;產量較高,七月上旬成熟。果實大,呈球形,頂圓、微凹,稍有裂痕,縫線淺而明顯。果皮綠色,肉紫紅色,質細密,有香氣,味鮮甜。
分布範圍
落葉小喬木。主產於舟山定海一帶。樹勢強,樹寇半開張;葉長橢圓形至橢圓狀倒卵形,有鋸齒;花多、白色;產量較高。七月上旬成熟。果實大,呈球形,頂圓、微凹,稍有裂痕,縫線淺而明顯。果皮綠色,肉紫紅色,質細密,有香氣,味鮮甜。除鮮食外,還可加工成都市蜜餞和果脯。核仁、根皮可入藥。
主要價值
由於長期受自然條件的馴化和栽培技術的不斷提高,從而形成獨特風味,成為李中之王。該品種種植後2-3年就會結果,3 月下旬開花,到7月上旬成熟,從開花到成熟只需3個月時間。具有果大核小,肉質鬆脆,鮮甜多汁,甜酸適口等特點,肉質脆嫩,纖維少,味酸甜,單果平均重50克,最大果重110克,可食率達98%。果肉含碳水化合物12%,蛋白質0.71%,果酸0.79%,每100克果肉熱量為55大卡,此外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具有開胃之功效,無論是鮮果,還是蜜餞製品,都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金塘李果實圓形,果大核小,皮薄呈青,果肉鮮紅,肉厚質脆,汁多味甜,酸度適口,早在清光緒《定海縣誌》中就有“花紅李,櫻桃屬,皮青肉赤與常李異,食用,金塘最盛,每戶種之成林”的記載,被列為浙江省十大名果之一。金塘李不僅是夏食的鮮果珍品,暢銷滬、甬、杭一帶,而且是加工蜜餞的最佳原料。
除鮮食外,還可加工成蜜餞和果脯。核仁、根皮可入藥,具有清火退熱,利尿排毒的作用。可製成20多種蜜餞產品,其中化核加應子是傳統出口品中主要蜜餞品種。
歷史
金塘全島種李傳統首推金家嚴園、搖梅山徐園及寺弄姚園。
相傳清鹹豐四年(1854),秀才夏金培等赴杭州鄉試,採回李樹枝條嫁接4株,稱“杭州李”。光緒二十八年(1902)改稱“金塘李”。民國29年(1940),僅西堠、樹弄兩村產李1350噸,後因果農糧食無保障,便毀林種糧,到1949年僅剩3000餘株。解放後時毀時植,發展緩慢。1979年改革林業體制後發展迅速,年產2000噸以上,鮮果暢銷滬、杭、甬。現加工成“化核加應子”等蜜餞20種,80%銷往香港、新加坡等地,1987年進入台灣市場。
1999年,註冊為“金塘”商標。
舟山定海金塘李因產於浙江省金塘島而得名,已有130餘年的栽培歷史。金塘李是舟山市水果名品,被列為浙江省十大傳統名果之一,該產品1998年榮獲浙江省優質農產品博覽會銀獎,1999年被浙江省農博會評為“優質農產品“,同年金塘鎮被評為省政府命名的“金塘李之鄉“。2002年榮獲浙江省優質農產品博覽會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