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望月[庚信詩作]

舟中望月[庚信詩作]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這首詩寫的是舟中望月的景象,想像之神奇,為南北朝詩中所罕見。

作品全文

舟子夜離家,開舲望月華。

山明疑有雪,岸白不關沙。

天漢看珠蚌,星橋視桂花。

灰飛重暈闕,蓂落獨輪斜。

作品賞析

開頭先是簡單交代舟子夜中離家、開船之後仰望月華的情節。而後寫兩岸青山似乎蒙上了一層白雪。細看江岸上皚皚銀白,又卻並非沙色。這兩句不過是說月光照耀下。山如積雪,岸似銀沙。但構句按望月人的感覺與先後順序排列,便覺新鮮。前句之“疑”是錯覺,後句隨即否定,已經歷了一個短暫的辨認過程。這就通過微小的心理活動寫出了人對月光之明的直覺感受。

看到兩岸月色如此明亮,自然會轉而仰望高朗的夜空。但見明月在銀河之畔,宛如晶亮的珠蚌。而銀河上的星橋則若月中散出的桂花。這兩句新穎美麗的比喻,出自詩人豐富的學識和天真的想像。《呂氏春秋》說“月望,則蚌蛤實,群陰盈。月晦,則蚌蛤虛,群陰揪。”《龜策傳》說“明月之珠,出自江海,藏於蚌中,蚗龍伏之。”月圓如蚌之盈珠,因此“蚌蛤實”喻月望。蚌生於江海,那么天上的銀河裡不也會生出月亮這個大蚌蛤嗎?而月中又傳說有桂花,據說高五百丈。月色既然如此明亮,那月中的桂花也必定都是閃閃發光,因此散於夜空都變換為星斗。這一虛幻的想像,又是多么合乎生活的經驗!

月輪的光輝雖然灑滿青山、江岸和星空,但它開始由圓轉缺。《淮南子》:“畫隨灰而月暈闕”。據說以蘆花為環,缺其一面,天上的月暈亦相應地會缺這一面。“灰飛”句寫的是滿月的月暈已出現缺損的景象。《竹書紀年》說:“帝堯在位七十年,有草夾階而生,月朔始生一莢,月半而生十五莢,十六日以後,日落一莢,及晦而盡。月小則一莢焦而不落,名曰蓂莢,一曰歷莢。”古人用莢生與莢落的數字來計算月之朔望。小月二十九天,有一莢不落,稱為蓂莢,那么蓂落應指大月。“蓂落獨輪斜”,可見詩人所詠之月應是大月里已過十六的月亮。

此詩詠月雖然全不關情,但舟中所見江山月色,與天河星橋對應,構成了一個水天相映、上下通明的晶瑩世界。全詩依人的視線以及感覺順序逐層分寫山光、月影、星輝,最後襯托出一輪斜照當空的孤月。儘管謀篇構句不求精巧,但詩人將生活實感與書本知識相結合而產生的奇思妙想,卻給後人開闢了想像的新天地。

作者簡介

庾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蘭成。南陽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時期文學家、詩人。其家“七世舉秀才”、“五代有文集”,他的父親庾肩吾為南梁中書令,亦是著名文學家。

庾信“幼而俊邁,聰敏絕倫”,自幼隨父出入於蕭綱的宮廷,後來又與徐陵一起任蕭綱的東宮學士,成為宮體文學的代表作家,其文學風格被稱為“徐庾體”。累官右衛將軍,封武康縣侯。侯景之亂時,庾信逃往江陵。後奉命出使西魏,因梁為西魏所滅,遂留居北方,官至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北周代魏後,更遷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封臨清縣子,世稱其為“庾開府”。時陳朝與北周通好,流寓人士,並許歸還故國,唯有庾信與王褒不得回南方。庾信在北方,一方面身居顯貴,被尊為文壇宗師,受皇帝禮遇,與諸王結布衣之交,一方面又深切思念故國鄉土,為自己身仕敵國而羞愧,因不得自由而怨憤。最終在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老死北方,年六十九[2] ,追贈原職,並加荊、淮二州刺史。有《庾子山集》傳世,[3] 明人張溥輯有《庾開府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