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第三交響曲

舒曼第三交響曲,作者是羅伯特·舒曼。

舒曼降E大調 《第三號交響曲 (萊茵)》,完成於1850年,是他旅居萊茵河畔的杜塞道夫時所作,所以得名《萊茵交響曲》。這部作品是舒曼智慧的結晶,也是他思想的總結。這是一部描述性很強的作品,歌頌生活,歌頌萊茵河畔的美景:那屹立於河岸的宏偉的科隆大教堂,神話般的羅列萊城堡……這部交響曲共分五個樂章,其中第二樂章之詼諧曲與以前的詼諧曲不同,有著緩慢的民間舞曲般的風格;第四樂章以間奏曲風格插入,形成音樂形式上的主要特徵;而第一樂章有許多部分均給人以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近似的感覺。
第一樂章,生動地,降E大調,3/4拍,奏鳴曲形式。沒有序奏部,而直接以全體樂器有力的強奏呈示第一主題。整個樂章色調明朗、歡欣鼓舞的開頭充分表現了舒曼對新環境的信心和愉快心情(片段1)。
第二樂章,詼諧曲,極平穩地,C大調,3/4拍,原有副標題"萊茵河的早晨"。雖為詼諧曲,但有迴旋曲風格,是一首德國民間古老的飲酒歌,具有樸素單純的民謠風味(片段2)。
第三樂章,不快的速度,降A大調,4/4拍。是一首典雅而抒情的間奏,木管奏出頗有感傷情調的浪漫曲(片段3)。
第四樂章,壯麗地,降e小調,4/4拍。這一樂章是讚美科隆大教堂的頌歌,迴蕩著管風琴的旋律。主題由法國號與樂章中首次出現的長號演奏,表現出科隆大教堂莊嚴、凝重的風格(片段4)。
第五樂章,生動地,降E大調,2/2拍,奏鳴曲形式。直接由第四樂章轉入,曲調歡快,象徵萊茵河畔節日慶祝活動的歡樂(片段5)。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