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舊好萊塢曾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尤其是1930至1945年,創造了美國電影史上的第一個黃金時代。新好萊塢一般是指1960年代末期以後的好萊塢。本書全面系統地梳理了以好萊塢為代表的美國電影的發展歷程,講述了舊好萊塢在產業運作和藝術創作方面的特點,以及進入新好萊塢時代在這幾個方面的變化。分析了好萊塢類型電影的起源、商業文化、產品現象及成為美國藝術形式的過程與實質,並分析了各種類型的特徵和文化意義。作者指出:“我們的研究將討論這樣一個過程,好萊塢影片類型面對著我們文化中所固有的某種矛盾,並以有利於社群的方式來解決這些文化的衝突,並且最終把我們的集體文化理想儀式化了,在實現這一功能時,不同的類型結合整個美國文化社群的不同領域或方面,利用他們局部的和特殊的社群來處理當代美國社會普遍關心的各種問題。”在本書中,他揭示了在表面的場景、事件和人物之下潛藏著的敘事策略和更為深沉的類型原型,並追溯到原始神話傳說之中的文化意義。精微的分析和深刻的探索,使得本書成為美國電影發展史研究的重要作品。
作者介紹
托馬斯?沙茲(Thomas Schatz),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傳播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好萊塢電影和製片廠制度。作為知名電影評論人,著有:《舊好萊塢?新好萊塢:儀式、藝術與工業》《繁榮與衰敗:1940年代的美國電影》《體系的特質:製片廠時代的好萊塢電影製作》《好萊塢電影類型》等。他還參與了多部電影及電視紀錄片的創作,如美國公共電視台的紀錄片系列《美國電影》等。作品目錄
第一章 藝術、企業和大眾媒介文化第二章 好萊塢製片廠制度
第三章 經典好萊塢電影中的敘事策略
第四章 空間關係:衝突中的社群
第五章 空間的動態化:衝突的活化
第六章 時間順序的關係:衝突的解決
第七章 轉變中的好萊塢
第八章 新好萊塢
第九章 新好萊塢中的現代主義策略
第十章 新好萊塢中的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