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發展
興民中學始創於1903年(清光緒二十九年),由先賢何子淵、蕭惠長、羅靄其等創辦,丘逢甲首任校長的一所完全中學,開興寧新學之先河,育萬千桃李之聖地。初時稱興民學堂,1913年改辦為四年制中學,1923年定為三年制初級中學。1929年,興民、縣立、高級三間中學合併,命名為興寧縣立第一中學,原興民中學校舍為一中校舍的一部分,稱為北院,國中班級亦設於此。1956年,興民中學在現校址復辦,1970年起增辦高中,並逐步發展成規模較大的完全中學。從1978年起,學校按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所制定的各項方針政策,制定了"以教學為主"的各項制度和措施,充分地調動了全體師生的積極性,學校規模不斷擴大,辦學條件不斷完善。1985-1986年,上級撥款14萬元,旅港同胞李發、陳日章、張丙海、李育松、王冶東、陳橋新等先生慷慨解囊,共投入26萬元建成了先賢樓;1986-1988年間,香港嘉應商會會長劉宇新先生與曾憲梓、羅煥昌等18位先生,籌集港幣80萬元(其中劉宇新先生贊助35萬元),重修了學宮的大成殿,重建了文峰書院和戟門;1989-1991年,劉宇新先生又獨資40萬元港幣,改建了尊經閣,建造了尊師樓,並將學校園改建為愛生樓;1991-1993年學校投入67萬元拆除原膳堂建造了綜合大樓;1997-1998年由李學淵之子李祖慧先生認捐100萬元,多方籌資共投入270萬元拆除明倫堂,建造了綜合性辦公大樓--學淵樓,由劉宇新先生捐資10萬元拆除原科學館建造了宇新讀書亭;1998-1999年投入147萬元拆除靠近南街居民的一棟舊教學樓,並在原址重建一棟新教學樓;2000-2001年投入500多萬元購買了連線運動場南端,占地6000多平方米的興寧市印刷廠整體,並把主樓改造裝修成14個教室;2001-2002年投入近90萬元建造了高大雄偉新校門。此外,1988-1997年學校在校外共建造了4棟教師住房。
自然環境
現在整個校園終年綠樹成蔭、繁花掩映、環境幽雅。校內有興寧學宮,建於明成化年間,至今已七百多年歷史,興寧學宮古稱文廟,民國後改稱孔廟,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學宮現存清同治年間重修的多處古建築,如欞星門、狀元橋、戟門、大成殿、尊經閣以及飛閣流丹的讀書亭。其中占地600平方米的大成殿內保存著清代康熙御匾“萬世師表”匾額。校內還新辟了生物園、地理園、文化長廊以及素質教育專欄,文化氛圍濃郁,是”學院式、園林化”的求學育人的理想場所。新建的校門保持著明末清初的建築風格,紅牆綠瓦,美輪美奐,氣宇軒昂,是興城一大景觀。
硬體設施
校內有分散的互不干擾的教學樓8棟(崇文樓 育賢樓 先賢樓 文峰書院 圖書館 百年校慶紀念大樓 宇新讀書亭 尊經閣),綜合樓1棟(學淵樓),學生宿舍5棟(尊師樓 愛生樓等),師生廚房1棟。圖書館藏書6萬餘冊,各類報刊100多種。有獨立的標準足球場1個,羽毛球場2個,籃球場3個。 綜合樓裝備了一個階梯教室,三個多媒體教室,三個計算機教室(各有電腦60台),一個課件製作室,一個語言實驗室以及一個用於教師培訓的計算機室。
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教學班61個,學生4122人。現有教職工321人,專任教師286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23人(含特級教師1人),中學一級教師98人;有國家級優秀教師1人,省級優秀教師、勞動模範5人、市級以上優秀教師10多人,組成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學校榮譽
自2000年4月評為“梅州市一級學校”以來,學校緊緊圍繞“辦出水平、辦出特
色”這一宗旨,高度重視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設定專門機構負責學生第二課堂活動。成立文學社、文藝隊、合唱團、足球隊、籃球隊和各類學生社團。我校“南院”文學社刊物《興民文苑》至今已出版了148期,學生的優秀作文專集《採薇》亦已出版了五輯。文體活動多姿多彩,學校文藝隊多次代表興寧市參加省、市中學生文藝匯演並獲獎。學校重視藝術教學工作,做到“四到位”:領導到位、師資到位、教學設備到位、措施到位。去年高考,我校藝術類考生共有18人上省線,遙遙領先於其它普通完中。我校去年開設的初一年級音樂特色班,經過半年多的探索、實踐,收到顯著成效。特色班的學生在文體方面文化成績方面均遠遠高於普通班,真正達到了全面發展。
興民中學建校近百年來,為國家培養了萬千英才。如民主革命先驅何貫中、革命家陳坦、張中、鄧逸凡、伍晉南;著名烈士藍勝青、陳錦華;著名歷史學家羅香林;著名科學家李善邦、李敦化;教育家王越、陳子明;著名電影藝術家袁文殊;美術家羅清楨;還有後起之秀數理專家柯惠新、解放軍高級將領柳河生、著名演員陳銳等都是從興民中學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可謂“桃李滿天下,美譽傳四海”。學校多次被評為“廣東省先進職工之家”、“廣東省貫徹實施體育衛生工作條例先進學校”、“廣東省五四紅旗團委”、“梅州市辦學有特色學校”、“梅州市普法教育先進單位”、“梅州市語言文字工作先進單位”、“梅州市規範收費先進單位”、“梅州市美麗校園”、“梅州市最佳化育人環境先進集體”、“梅州市高考先進考場”、“興寧市先進學校”、“興寧市師德建設先進集體”、“興寧市文明學校”、“梅州市德育市范學校”。近幾年中考、高考,升學人數和升學率均位居普通完中前列, 2001年高考,省線入圍257人,藝術考生上省線人數為18人,居全市完中之冠;2002年高考又獲優良成績,高考分數上重點線的有10人,本科線的有95人,入省線人數達247人。另有30名藝術類考生參加考試,有20人入圍,達到了”低進高出”的預定目標,超額完成市教育局下達的任務,高考排名為全市第三;2014年中考上東中線80個,上一中線121個,成率近30%,居全市第一。
師生獎勵
學校每年度都會對一些表現突出的師生進行表彰,推薦優秀的師生競選各種獎項。教師獎項有國家優秀教師,省優秀教師,勞動模範,市優秀教師,嘉應名師,梅州市優秀黨員,梅州市優秀校長,梅州市優秀班主任,梅州市優秀教師,興寧市優秀班主任,興寧市優秀教師,等。學生獎項有宋慶齡獎學金,葉劍英獎學金,梅州市優秀團員,梅州市優秀班幹部,梅州市三好學生,興寧市優秀團員,興寧市三好學生,等。同時,學校還對期中.期末考試,學科競賽,校運會,五四匯演中表現突出的學生給予獎勵。
先賢簡介
何子淵(1865——1941),字臨淑,諱東漢;辛亥革命元老、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同盟會
嘉應州主盟人。
1885年,何子淵創辦雨南洞國小,1888年創辦同仁學校,1903年與丘逢甲、蕭惠長、羅幼山等人創辦興民學堂,首任學監。是興寧一中、興民中學的創始人之一。1904年冬,又在原鄉與陳少岳、何公博等人創辦石馬兩等國小堂〈石馬中心國小前身〉,任董事會主席,創辦新學之先河。
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創立同盟會後,經學生何天炯介紹入會,任嘉應州主盟人,是黃岡起義領導人之一。曾秘密參與策劃廣州黃花崗起義,在學生中宣揚革命,始終一節。
辛亥武昌起義前夕,毅然將正在保定軍咨府軍官學校讀書的六弟何貫中(同盟會員,興民學堂首屆畢業生)托咐給孫中山,從軍征戰,累立戰功,先後擔任北伐軍、粵軍獨立營營長。1920年,奉孫中山大元帥之命,在惠州平叛桂系軍閥莫榮新之時壯烈犧牲,年僅32歲。1921年,孫中山非常大總統追授他為上校團長,遷葬廣州粵軍第一師陵園,原粵軍總司令部秘書長羅師揚親為烈士貫中作傳並題寫碑文。
1912年,何子淵與張花谷、蕭惠長等人組織民軍光復興寧,被公推為議會長,兼任興民學堂董事長。與縣長羅師揚一同治邑,先後提出振興山林、開辦實業、禁鴉片、禁賭博等重大方案,並得以實施。
1917年9月,中華民國廣州軍政府成立,為貫徹孫中山大元帥實業建國的方針,1918初,梅州琯坑鎢礦便宣告成立,何子淵被興梅兩縣縣長保舉出任董事長,兩縣多年的山林糾紛得以解除,琯坑礦一直開採至1980年代末,歷時70餘年,為中國的國防和經濟建設做出了傑出貢獻。
1920年,何子淵出任孫中山粵軍總司令部參議“參與咨議軍事”,為北
伐軍鄧仲元參謀長獻計獻策,貢獻良多,對推動粵軍北伐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1925年春,東征軍攻陷興城時,子淵與羅師揚縣長帶糧、帶物和款項慰問張發奎、蔣光鼐等東征軍全體將士,兩天內為東征軍籌募到20000大洋現款和大批軍餉物資,並陪同蔣中正、周恩來四處演講,點燃革命火種。
當年同盟會成立,剛獲推舉首任同盟會會計的何天炯先生,回憶起曾奔走全縣勸導親友、族人酬款,全力支持其東渡日本尋求救國救民之路,為革命、為同志不惜赴湯蹈火,有情有義的子淵族叔;想起自己所肩負的歷史使命,不禁淚如雨下,徹夜難眠!揮筆寫下《憶子淵族叔》,將何子淵喻為前承炎黃、後啟堯舜、奠定華夏萬世基業的中華帝師赤松子:
久虛無簡上星窩,羨煞山居萬象和;
愛我幾人同骨肉,哀時無術彌風波。
秋容漸向風前老,詩思偏從客里多;
欲訪故園赤松子,征程十丈竟如何!
1921年,何子淵到廣州向孫中山非常大總統匯報工作,中山先生因公務繁忙不便久陪,便安排於佑任陪伴,當子淵離穗返鄉之時,中山先生親自擬聯並特地交代後來出任中華民國監察院院長的於佑任做成條幅相贈:
添歲又添丁,幾度酒杯傳酒令;
有燈兼有月,十分春色鬧春宵!
中華民國陸軍總司令張發奎上將,1939年冬,粵北大捷之抗日戰爭時期,曾特為粵軍總司令部參議何子淵題作“五代同堂”花梨原木大匾相贈,懸於何子淵故居“光裕廬”中堂。
1940年,何子淵因與興寧縣長溫克威交厚,遂力促溫縣長多方籌款,從速修繕被日寇炸毀的興民中學南院北樓、大成殿、尊經閣等多處古建築,同年恢復臻美。
1941年夏,何子淵退休鄉居,溘然長逝,享年七十七歲。溫克威縣長主持葬禮,盛況空前。
丘逢甲(1864年~1912年),客家人,字仙根,又字吉甫,號蟄庵、仲閼、華嚴子,別署海東遺民、南武山人、倉海君。辛亥革命後以倉海為名。晚清愛國詩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
丘逢甲祖籍嘉應州鎮平(今廣東蕉嶺),1864年生於台灣苗栗縣銅鑼灣,1887年中舉人,1889年己丑科同進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無意在京做官返回台灣,到台灣台中衡文書院擔任主講,後又於台灣的台南和嘉義教育新學。
1895年5月23日,任義勇軍統領;1895年秋內渡廣東,先在嘉應州和潮州、汕頭等地興辦教育,倡導新學,支持康梁維新變法;1903年,被辛亥革命元老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淵等人創辦的興民學堂聘為首任校長;後利用擔任廣東教育總會會長、廣東咨議局副議長的職務之便,投身於孫中山的民主革命,與同盟會嘉應州主盟人何子淵等革命黨人參與籌劃潮州黃岡起義等革命活動。
中華民國建國後,丘逢甲被選為廣東省代表參加孫中山組織的臨時政府。1912年元旦因肺病復發,1912年2月25日病逝於鎮平縣淡定村,終年48歲。台灣建有逢甲大學以示紀念。1864年(同治三年),丘逢甲就出生在這樣一個具有濃厚愛國愛鄉思想、生活上則保持清朴風尚的鄉村塾師的家庭里,自幼受清朴剛正家風的薰陶和艱苦生活的磨鍊,“幼負大志”,渴望報效國家民族。這一切對他日後的事業以及人生道路都產生了積極有益的影響。 丘逢甲自幼天資聰穎,讀書過目不忘,在其父的親自教授下,六七歲即能吟讀、屬對。14歲時赴台南應童子試,獲全台第一,受福建巡撫兼學台丁日昌注意,連稱“奇童”,特贈“東寧才子”印一方,由此聞名全台。1887年(光緒十三年),入台灣兵備道唐景崧幕府,帖拜唐為師,對台灣風雨飄搖的局勢有了更深刻的體會。1888年(光緒十四年)參加鄉試,中試為舉人。
1889年(光緒十五年)春,赴京參加會試進士,中進士,欽點工部虞衡司主事。此時丘逢甲年僅26歲,但他卻無意仕途,辭歸故鄉,專意養士講學,任台南崇文書院主講,同時兼任台灣府衡文書院及嘉義羅山書院主講。1892年(光緒十八年),《台灣通志》總局正式開設,丘逢甲被聘為採訪師,負責採訪、補輯鄉土故實,因此有較多機會深入民間,了解社會民情。這時期,整箇中華民族正處在深刻的民族危機和社會矛盾之中,西方列強的殖民侵略使中華民族面臨著生死存亡的威脅,這樣的社會現實不能不使丘逢甲感到鬱悶和隱憂,他慨嘆道:“風月有天難補恨,江山無地可埋愁。”“孤島十年民力盡,邊疆千里將材難。”他預感到一場大的動盪即將到來,自己雖隱身山林,專心教讀,但渴求報效國家之情卻熾熱而強烈。在他的書屋中,自書中堂“且看鷹翅出雲時”,以明心志,時刻準備報效國家。 台灣戰役
1894年(光緒二十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他預見到台灣前途危難,以“抗倭守土”為號召創辦義軍,自己帶頭變賣家產以充軍費,並動員親屬入伍。不久,160營(實際上經訓練的只有30餘營)義軍成立,丘逢甲擔任全台義軍統領(又稱義軍大將軍)。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4月17日,李鴻章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國馬關春帆樓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激起了全國人民的義憤。丘逢甲悲憤交加,當即刺血上書,抗議李鴻章的賣國行徑。刺指血書“拒倭守土”四字,率全台紳民上書反對割台,表示要與桑梓之地共存亡,清廷不納。丘逢甲見無可挽回,遂倡議台灣自立為民主之國,率台民領銜電奏十六字:“台灣士民,義不臣倭。願為島國,永戴聖清。”親草憲法,以藍地黃虎為國旗,“永清”為年號。5月25日,建“台灣民主國”,擁署台灣巡撫唐景崧為總統。此後他多次聯合台灣紳士向朝廷發出呼籲電,要求廢約抗戰。清政府不但置台灣領土和幾百萬同胞於不顧,而且急詔撤回守土官兵。丘逢甲聯合一批愛國志士,與日軍展開抗戰。日本侵略軍進攻台灣後,台北、台南和台中的防務分別由唐景崧、劉永福和丘逢甲、林朝棟負責。由於唐平時放縱部下,紀律鬆散,無心抗戰,一與日軍交手,便節節敗退,不久基隆失守,唐化裝逃離台北,台北被日軍輕易占領。訊息傳來,丘逢甲急舉義軍赴台北增援,途中得知台北已淪陷,唐已內渡,氣憤至極。日軍沿鐵路南侵直達新竹,丘逢甲率義軍與日本侵略軍血戰20餘晝夜,進行了大小20多場戰鬥,給日軍以沉重打擊。終因“餉盡彈盡,死傷過重”而撤退。許多義軍將領同時也是丘逢甲的弟子,如姜紹祖(“敢”字營統領)、丘國霖(“誠”字營統領)、徐驤(“捷”字營統領)、吳湯光等,都英勇獻身。
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秋,失敗後離台內渡,定居鎮平,往來潮、汕、廣州之間,一度赴港、澳、南洋等地,曾與康有為、梁啓超會晤。7月27日抵泉州。七月回祖籍鎮平定居。為表示不忘光復台灣素志,為其子丘琮定別號“念台”,將房舍定為“念台精舍”。後順應時代潮流,從贊同維新保皇逐漸傾向革命,掩護同盟會員的反清活動,致力於興辦學校,推行新學,培植人才。先後擔任兩廣學務處視學、廣東教育總會會長、廣東咨議局副議長等。民國成立,以廣東代表身份赴南京參加籌組臨時政府,被推舉為參議院議員。1912年(光緒二十八年)初,扶病南歸,隨即病故。他臨終彌留之際,囑咐家人:“葬須南向,吾不忘台灣也!”黃岡起義
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5月,第二次黃岡起義失敗後,何子淵等領導人隨即返回梅州。不久,蕭惠長、江柏堅、姚竹英、張花谷等人身份不幸暴露,被迫走避箭竹頂茶場達半年有餘。其中姚竹英等人在箭竹頂茶場住了半年多,蕭惠長、江柏堅住了四個多月,邱逢甲為了營救革命黨人及商量下一步行動方案,於1908年(戊申年)夏初,多次來到石馬“順裕廬”跟子淵先生商討對策,後遇險黨人卒在何子淵、丘逢甲的疏通、擔保之下得以脫險。
1904年(光緒三十年),丘逢甲在箭竹頂茶場策劃“黃岡起義”行動計畫期間,為石馬私塾先生黃彩平題寫的屋名“遷善樓”墨寶,因刻石師父不小心泡了水,缺損了一角,這次子淵公又在箭竹頂茶園議事廳請丘逢甲即興揮毫重寫了一張。為此,黃彩平還特地減免了何家兩斗谷種的地租以表謝意。(遷善樓,光緒戊申夏月,丘逢甲書)
黃岡起義雖然失敗了,但它給滿清王朝所造成的衝擊卻堪與廣州黃花崗起義相媲美。正如孫中山在他的《建國方略》中所言:“若無此次諸烈士轟轟烈烈足喪滿虜之膽之善因,怎有辛亥武昌之義師一舉而鄂督瑞澄入軍艦之美果?”。
1904年(光緒三十年)春節,丘逢甲在箭竹頂茶場一共住了兩晚,直至正月十八才下山。期間,特地以何子淵的字“東漢”為據,為子淵先生題下“光漢茶莊”和“淵廬”“順裕廬”等多幅墨寶。“光漢茶莊”坐落在石馬鎮石馬圩“光記”商店對面,營業面積約100多平方米,由何子淵的弟弟子韶負責經營,是箭竹頂茶在海內外的經銷母店,同時也是革命黨人的地下聯絡點。箭竹頂茶在清朝乾隆年間非常出名,行銷海外、南洋一帶。民國時期,淵公曾以此茶饋贈孫中山、胡漢民、廖仲愷、許崇智、陳濟棠、李濟深、蔣光鼐、蔡廷鍇、張發奎等名人,均讚不絕口。“淵廬”坐落在“光記”旁邊,建築面積約50多平方米,專供何子淵在石馬上學的子孫寄宿及革命黨人臨時落腳之用。
不料,兩座極具歷史、文物價值的建築均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初被“土改”名義沒收,房契、地契被強制燒毀。打到“四人幫”後,石馬公社革委會又以何子淵家沒有“台灣關係”為由拒絕歸還。
話說丘逢甲1904年(光緒三十年)正月十八回到興民學堂,不久便接到廣東省政府的調令,奉調廣東學務處任職。
文學創作
丘逢甲少有詩名,內渡前所作已多,但代表其詩歌思想、藝術成就的,是內渡後的作品。這部分詩約1700多首,以懷念台灣和感憤時事之作最為突出。《山村即目》、《秋懷》、《紀夢二首》、《百字令》、《竹枝詞》、《離台詩》、《天涯》、《元夕無月》《愁雲》、《春愁》、《往事》、《送頌臣之台灣》、《夏夜與季平肖氏台聽濤追話舊事作》和前後《秋懷》等,傾訴台灣淪亡的悲憤,抒寫思念故園的愁情和恢復失土的壯志。《香港書感》、《海軍衙門歌》、《聞膠州事書感》、《汕頭海關歌》、《答敬南見贈次原韻》(其三)等,揭露帝國主義對中國的瓜分和掠奪,譴責清政府的昏聵無能,要求變革圖強,"誅秦"除暴。這些詩都具有鮮明的時代內容,體現了丘逢甲"重開詩史作雄談"(《論詩次鐵廬韻》)的創作特點。此外,他的懷古、紀游詩,表彰前賢,刻畫山川,往往寄託了憂時濟世的懷抱。在藝術風格上,抒懷感時之作悲涼激越,寫景小詩清新爽秀,敘事之作酣暢淋漓。在形式上,頗為放恣,不為格律所拘,語言圓熟流暢,好用俗語新詞。所作以七律、七絕及七古居多。在風格卑靡、崇尚擬古的晚清詩壇上,丘逢甲的愛國詩篇,氣壯而志奮、情真而意切,"震動一時"(江□《丘倉海傳》)。梁啓超稱他為"詩界革命之巨子"(《飲冰室詩話》),黃遵憲說"此君詩真天下健者也"(《與梁啓超書》)。唯其詩騁筆而書,不免有題意乃至語言雷同的缺陷,表現上也較率直而少含蓄。梁啓超的《飲冰室詩話》中對這種豪放激越、震撼人心的詩風同樣有很高的評價,並稱丘逢甲為“詩界革命一巨子”。詩集主要有《柏莊詩草》、《嶺雲海日樓詩鈔》等。《柏莊詩草》為內渡前作品,作者原以為毀於戰火,後人亦長期未見。1979年始被發現,今由丘氏後人收藏,有手稿影印本傳世。《嶺雲海日樓詩鈔》12卷,為其弟丘瑞甲從遺稿選輯編年,均為內渡後所作,1913年粵東編譯公司刊印。1936年中山大學出版《詩鈔》13卷本,系將原書第5卷"己亥稿上、下"分為2卷,又另輯"選外集" 1卷。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標點本,即以此為底本。1984年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嶺雲海日樓抄》12卷,附《選外集》、《選外集補遺》、《柏莊詩草》、《其他詩作》,為現行丘詩的最足本。此外,1935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倉海先生丘公逢甲詩選》,是丘逢甲之子丘琮據《詩鈔》12卷本所選,增入《離台詩》等作品。
地理位置
地址:廣東省梅州興寧市司前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