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開辦之初,只有兩個教室,2個教員,30多名學生。 建國後,學校發展較快,規模擴大至五個教室,10個教師住房,“三保學堂”也由原私塾學校轉變為公辦學校,並更名為啟和國小。1951年啟和國小併入崗背唯一完小啟智國小;1954年啟智國小更名為黃陂區第二中心國小,1956年招收了崗背、坪洋、甘磚的高小畢業生,成為戴帽中學。至1957年,國中班人數不斷增加,國小部只好重新遷回啟和國小原址。1958年,再次更名為崗背公社中心國小,兼管全社各校教育教學工作,隨後陸續擴建二棟7個教室7個住房。
1983年,上級撥款把原來不合理的四合院式的校舍全部拆除,改建成兩層鋼筋水泥結構的教學樓。1991年幹部民眾集資40多萬元,拆除南棟的破舊瓦房,建起面積1000多平方米的兩層教學樓。1993年,再次發動幹部民眾,集資80多萬元,拆除北棟平房,興建起三層12個教室,20多個教師房間,總面積1400多平方米的教學樓。
1996年,在校長鍾全昌的帶領下,全體教工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多方籌集資金近40餘萬元,在學校西南部徵收了8000多平方米土地,興建了一個綜合性大型運動場,並建起了西棟教學樓一層,解決了學校活動場地不足的老大難問題。同時,使學校內部水泥硬底化,美化、綠化了校園,營造了優美的育人環境。
目前,學校占地面積約13334平方米,建築面積5500多平方米,其中教室27個,教師住房40個,圖書室1個,儀器室1個,少先隊隊部室1個。現有教師50人,26個教學班,學生近1200人。
學校榮譽
近幾年,學校堅持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為全鎮的教育教研起到了示範作用。學校先後被授予“興寧市先進學校”、“興寧市文明單位”、“興寧市美麗校園”等光榮稱號。學校輸送了大批的優秀人才,如:原興寧市委常要宣傳部長鍾德才、梅州市勞動局副局長鍾雲來、梅州市交通巡警大隊長鍾強、廣州軍區現職副師級鍾添元、廣州航運局XX遠洋輪艦長鍾小環等曾在本校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