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興國端戲,又稱蚊帳戲,是流傳在興國樟木、東村、長岡等瀲水東河兩岸具有悠久歷史的民間傳統戲曲。在老幼壽誕、婚喪喜事、佛法廟會、春節元宵等民俗活動中,都會有端戲演出。興國端戲,具有悠久的歷史。其歷史淵源與提線木偶大致相同,坊間流傳有:“陳平先師做傀儡,漢旨天下保萬民”的說法。在千百年的流傳、演變中,逐漸形成為一個獨具特色的支派。
歷史淵源
端戲的歷史淵源十分久遠,業內一般認為“起於漢,興於唐,而盛於明清”。《樂府雜錄·傀儡子》中載有一段有關其起源的有趣的故事:漢高祖劉邦在平城被匈奴王冒頓的大軍四面圍住,冒頓之妻瘀氏帶領強兵駐紮在平城一面,等待時機攻城。孤城危在旦夕,劉邦心急如焚。護軍中尉陳平查訪得知:冒頓是個好色之徒,瘀氏妒忌心重。陳平令工匠製作了很多木偶美女,再令士兵每天舉著綽約多姿的美女木偶在城中孔穴之處走動,手舞足蹈。瘀氏誤以為城裡美女如雲,擔心攻下平城之後,冒頓選美納妾,便下令退軍,平城之圍遂解。劉邦登基後,感念木偶美女於國有功,將這些木偶作為國寶珍藏在御庫中。到漢文帝時,樂府仿造傀儡,在宮廷演出,還作為迎賓聚會和敬神驅邪儀式,由宮庭流傳於民間。
此外,民間還有一種有趣的傳說:某年間,宮庭舉行一次文藝會演,各執事雜役均需拿出節目參賽。其中,有一位“伙頭軍”(即廚師),倉促間只能一人獨自演出,於是手端木偶,集生旦淨末醜包括樂隊於一身,竟然大獲成功。故端戲藝人稱自己的祖師為“伙頭軍”。由於端戲藝人集各表演行當於一身,且“民以食為天”,伙頭師傅不做飯,其它人就要餓肚子,所以,民間歷來都把端戲尊崇為“戲王”,端戲師傅一登台,其它門類的藝人都要停鑼歇鼓,讓其先行演出。
基本內容
1、戲箱以及相關道具:扮演上至帝王將相及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等人物所需的衣服、帽子、生活用具用品、十八般武器等器物一應俱全。
2、木偶:共有24個木偶(或18個)。可換髯須、偶頭、及衣服和飾物,可扮演上至帝王將相、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等各色人物。
3、樂器。音樂主要有嗩吶、鼓、大小鑼、鈸等。
4、劇本:主要以口耳相傳,鮮有刊刻劇本,留有手抄本。《加壽圖》《滿堂福》《全家祿》《契約計》《萬曆天子》《二度門》《征東》《征西》《西遊記》《羅通掃北》《天游三官》《珍珠塔》《賣花記》《仁義記》《搖錢樹》《掃獅進城》《花子弄蛇》《萬利計》《雙麒麟》等。
5、樂譜:《刮地風》《水唱子》《新水令》《一枝花》等。
6、祝讚詞:《祝壽詞》《成親贊》等。
基本特徵
興國端戲除具有木偶戲的一般特點外,還有其獨特的藝術個性。端戲設備簡單,人員精幹,一個藝人一副戲擔,不管大戲小戲、文戲武戲,生旦淨末醜,吹打彈唱耍,全靠一個人手、腳、口、舌並用,十指靈活調度完成。端戲劇目豐富,文學性強,題材有人情戲、公案戲,宮廷戲、武俠戲,也有長書大傳本的歷史戲,此外還有藝人自編、口口相傳的講書本。其音樂大都唱西皮快慢板、二黃等祈陽腔,風格雅致、古樸、純真,自成流派。
主要價值
興國端戲集民間文學、木偶表演、戲劇曲藝、雕塑繪畫等藝術形式於一體,且藝人身兼數職,表演形式極富特色,具有很高的藝術和民俗文化價值。
瀕危狀況
端戲藝人以前在興國境內的各鄉鎮都有,如今只能在樟木、長岡等少數幾個鄉鎮才能找到少數幾個老藝人,且年齡都較大。由於該行當辛苦,經濟效益又差,年輕人都不願意學。改革開放後,我國電影、戲劇日漸繁榮,作為‘小菜’的端戲逐漸被人冷落。如今,隨著電視、VCD等進入千家萬戶,端戲就更難有立足之地了,表演者鳳毛麟角。
保護措施
為保護端戲這種極富民間傳統特色、具有較大影響的戲種,興國縣依託文化館成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並從多方面下工夫,加強對端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
在具體的實施中,興國縣採取靜態保護和動態保護相結合的方法,讓這一珍貴的民間文藝真正能“活”起來。興國縣組織人力、物力、財力對端戲進行研究、蒐集與整理,並出版相關書籍,拍攝電視專題片以及相關音像資料,並深入調研論證,從選題、表演技巧、傳承發展等環節,分別制訂有關標準。現已整理手抄本、油印本等早期劇本80餘本。該縣還著手建立更健全的端戲培訓基地,舉辦端戲民間傳統戲劇培訓班,並簽訂相關契約,落實以師帶徒、名師授徒培訓計畫,現已舉辦了幾期端戲傳統戲劇培訓班。
同時,興國縣舉辦了以興國端戲為主要內容的民俗調演,舉行該縣首屆民間傳統戲曲會演,各個端戲戲班相互交流、學習,提高木偶製作和表演技巧。不僅如此,興國縣還創立了興國端戲文化產業,研究和生產木偶工藝品,在全國部分大中城市舉辦興國端戲民間傳統戲劇展演。成立了由該縣文化局領導、企業負責人、專家組成的端戲民間傳統戲劇保護領導小組,組建了端戲傳統戲劇協會,制定了興國端戲傳統戲劇協會章程。興國端戲已被列入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還主動適應當代民眾的審美和欣賞需求,拓展生存空間和舞台,努力讓端戲真正迸發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