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國寺[河南省鶴壁市興國寺]

興國寺[河南省鶴壁市興國寺]

興國寺位於河南省濬縣大山路,始建於宋太平興國年間。現存山門、大雄殿、朝陽洞、觀音洞、清代《修建朝陽洞觀音大士碑》。

簡介

興國寺位於河南省濬縣大山路,始建於宋太平興國年間。現存山門、大雄殿、朝陽洞、觀音洞等,另有清代《修建朝陽洞觀音大士碑》一通。

晾經節

一年一度的大伾山晾經節,在河南濬縣大伾山天寧寺、太平興國寺隆重舉行。省內多個地市的遊客和上百名居士以及攝影愛好者,共同感受了大伾山晾經節的獨特文化魅力。

由鶴壁市佛教協會、大伾山太平興國寺和濬縣旅遊局共同舉辦的“庚寅年濬縣大伾山祈福暨晾經文化節”上,僧俗雲集,香菸瀰漫,經卷遍地,佛號連天,場面十分壯觀。晾經文化節活動內容十分豐富,除了傳統的晾曬、品評經書,百名居士抄寫經文外,遊客們還體驗了一把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品嘗寺院特色齋飯等特色文化游活動。

“大伾山晾經節是濬縣大伾山特有的文化活動。早在明代,大伾山天寧寺就有六月六晾曬經書的習俗。”濬縣文物旅遊局張富民副局長告訴記者。據太平興國寺主持源傑法師介紹,歷史上,天寧寺以規模宏大、香火旺盛而備受歷朝歷代各級官府的重視。特別是到了明代萬曆年間,天寧寺的佛教活動和影響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頂峰,天寧寺因而享有“中天寧”之稱。明萬曆二年(公元1574年),南京禮部應天寧寺僧眾及善男信女的請求,準許印造大藏經書一部6053卷,與萬曆三年,送到天寧寺收藏,以壯寺色,並因此將大伾山改名為“天寧萬壽禪寺”。當時的地方官府為了妥善保存經書,制定了嚴格的借閱制度,並規定每年的農曆六月六晾曬經書。屆時,寺僧邀請地方名流閱點品評,四方百姓也趁機一飽眼福。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個六月六晾經節。這一習俗一直延續到現在,被發揚光大成為了大伾山的民間特色節日之一。

在天寧寺敲鐘處旁,遊人們排起了長隊,紛紛體驗敲鐘的樂趣。“濬縣大伾山晾經文化節讓我們感受到了傳統民俗以及佛教文化的魅力,很有特色。體驗一天寺院僧人的生活、品嘗特色齋飯,讓我們樂在其中。寺院晾曬的經書,也讓我們大開眼界!” 來自鄭州的張女士激動地說。當天共有來自邯鄲、鄭州、洛陽、開封等地2000多名遊客參加了此次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