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在具有四十六年歷史的聖多明尼教堂里,負責掌管這個教堂的老神父基思已任職45年了。他的思想和行為模式隨著年齡的老化,已經跟不上時代的腳步。他使得教堂因無法償還貸款而面臨危機。年輕的歐曼尼神父奉主教之命前來接管這個教區。他為了顧全基思的面子而沒有說出真相,自願以助理之名輔助基思。基思不滿歐曼尼的隨和作風,於是要求撤換歐曼尼,結果卻發現自己才是要被撤換的人。後來,基思選擇離家出走。歐曼尼找回了基思,並巧妙地改變基思原本的想法。同時,歐曼尼還通過唱詩班的巡迴表演為教堂募集到重建的基金。當聖多明尼教堂的問題解決之後,歐曼尼接受主教的任命,到另外一個發生問題的教區去“行俠仗義” 。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歐曼尼 | 平·克勞斯貝 |
基思 | 巴里·菲茨傑拉德 |
Father Timothy O'Dowd | 弗蘭克·麥休 |
Ted Haines Jr. | James Brown |
Ted Haines Sr. | 吉恩·洛克哈特 |
珍妮 | 萊斯·斯蒂文斯 |
Carol James | Jean Heather |
Mr. Belknap | Porter Hall |
Tomaso Bozanni | 福圖尼奧·博納諾瓦 |
Mrs. Carmody | Eily Malyon |
Choir | The Robert Mitchell Boy Choir |
Tony Scaponi | 斯坦利·克萊門茨 |
Police Officer Pat McCarthy | Tom Dillon |
Fireman | Bobby Dolan Jr. |
Parishioner | Virginia Farmer |
Max Dolan | William Frawley |
Minor Role | Don Gallaher |
Zuñiga | Martin Garralaga |
Cab Driver | Julie Gibson |
Parishioner | Gibson Gowland |
Doctor | William Henry |
Minor Role | Connie Leon |
Pitch Pipe | Hugh Maguire |
Minor Role | Joe Mangum |
Mr.Van Heusen | George McKay |
Boys Choir Member | Freddie Mercer |
Pee Wee | Georgie Nokes |
Mr. Lilly | Jack Norton |
Choir Member | 約翰·史密斯 |
Choir Member | William Smith |
Herman Langerhanke | 艾爾弗法 |
Don Jose in Carmen | Robert Tafur |
Minor Role | Cecil Weston |
職員表
製作人 | 萊奧·麥卡雷、Buddy G. DeSylva |
導演 | 萊奧·麥卡雷 |
副導演(助理) | Alvin Ganzer |
編劇 | 萊奧·麥卡雷、Frank Cavett、Frank Butler |
攝影 | Lionel Lindon |
剪輯 | LeRoy Stone |
美術設計 | William Flannery |
服裝設計 | 伊迪絲·海德 |
布景師 | Stephen Seymour |
參考資料來源
角色介紹
| |
| |
|
參考資料來源 、 、
幕後花絮
•《與我同行》的劇本是在續集《聖瑪麗的鐘聲》之後才著手編寫的,然而即便如此,該片仍在續集之前上映 。
•由於男主角平·克勞斯貝是一位歌手,因此劇組安排了不少場面讓他發揮所長。片中有一場戲是平·克勞斯貝扮演的歐曼尼神父訓練街頭的孩童;其中歐曼尼的演唱部分是由平·克勞斯貝來完成的 。
•影片在聖莫尼卡海灘附近的聖莫尼卡教堂拍攝,而巴里·菲茲傑拉德扮演的角色原型就是該教堂的牧師 。
獲獎記錄
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方 | 獲獎情況 |
1945年 | 第1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 | 《與我同行》 | 獲獎 |
第1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 | 萊奧·麥卡雷 | ||
第1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 平·克勞斯貝 | ||
第1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 巴里·菲茨傑拉德 | ||
第1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故事 | 萊奧·麥卡雷 | ||
第1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劇本 | Frank Butler、Frank Cavett | ||
第1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歌曲 | Jimmy Van Heusen | ||
第1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 巴里·菲茨傑拉德 | 提名 | |
第1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黑白) | Lionel Lindon | ||
第1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剪輯 | LeRoy Stone | ||
第2屆美國金球獎劇情類最佳影片 | 《與我同行》 | 獲獎 | |
第2屆美國金球獎最佳男配角 | 巴里·菲茨傑拉德 | ||
第2屆美國金球獎最佳導演 | 萊奧·麥卡雷 |
製作發行
發行公司
名稱 | 發行國家 |
派拉蒙影業公司 | 美國 |
Universal Pictures | 美國 |
MCA | 美國 |
MCA Home Video | 美國 |
Universal Pictures Benelux | 荷蘭 |
MCA環球家庭娛樂 | 美國 |
Central Motion Picture Exchange | 日本 |
上映日期
時間 | 國家 |
1944年5月3日 | 美國紐約 |
1944年12月27日 | 瑞典 |
1944年8月16日 | 美國洛杉磯 |
1944年8月16日 | 美國加州 |
1946年3月8日 | 芬蘭 |
1946年6月14日 | 奧地利 |
1946年9月4日 | 法國 |
1946年10月14日 | 丹麥 |
1947年 | 德國 |
影片票房
1944年4月27日,該片在美國67個軍區首次公映;影片首輪上映取得1630萬美元的票房成績 。
影片評價
該片的故事戲劇性不濃。編導主要利用歐曼尼和基思的性格對比來制 造衝突和趣味性,並通過一些生活化的細節來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導演萊奧·麥卡雷以喜劇小品的手法來處理全片的節奏,影片的大部分時間均以獨立的短場演出和快速淡出的過場來連貫劇情。這樣的處理方式雖然讓影片輕快流暢,但卻缺少一氣呵成的力度 。
《與我同行》在角色塑造方面頗有成績,平·克勞斯貝十分投入地演繹了男主角歐曼尼,他使得歐曼尼這個角色顯得十分討好;而巴里·菲茨傑拉德在片中的表現也很突出。然而,該片在安排情節時卻出現了漏洞。觀眾在觀影過程中始終沒有得到歐曼尼為什麼要當神父的答案。片中有一場戲是在化妝室內長篇大論的交代珍妮收不到歐曼尼最後一封信;這場戲的交代手法頗為一廂情願,完全迴避了這兩個角色複雜而微妙的心理變化,這也導致該片只能停留在膚淺的層面上,無法給予觀眾更深刻的感動 。 (《大眾電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