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 音】:zhì zhī gé wù
【解 釋】:致知:獲得知識;格物:推究事理。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
朱熹有言:“格物是物物上窮其至理,致知是吾心無所不知。格物是零細說,致知是全體說”。
【出 處】:西漢·司馬遷《禮記·大學》:“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知至。”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獲得知識。《大學》中提出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條目,成為南宋以後理學家基本綱領的一部分。
【用 法】:書面語
【 注 】: 同“格物致知”
相關詞條
-
致知格物解
《致知格物解》·二卷(直隸總督采進本),國朝魏裔介撰。 是編上卷載程子、朱子格致之說,下卷列諸儒格致之說,而附以裔介所作辨二篇,一曰致知格物非物慾扞格,...
古籍簡介 四庫提要 -
格物
格物,意為探究事物的道理糾正人的行為,“格”在此有“窮究”之意。《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概...
拼音 基本解釋 引證解釋 歷史解釋 發展歷史 -
致知
致知:意為達到完善的理解。出於《禮記·大學》:“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南宋朱熹註:“致,推極也;知,猶識也。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
基本解釋 古文 相關致字成語 相關知字成語 -
格物致和
格物致和是漢語成語,釋義是窮究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
信息 傳說 -
格物學
1900年以前,我國譯述西方物理學著作沒有採用“物理學”的譯法,而是多譯為“格物學”或“格致學”.如1879年美國人林樂知將羅斯古編寫的一本物理書翻譯成...
-
明德格物
明德格物是香港大學校訓,這句話出自儒家者言,旨在訓勉學生進德修業。出自《禮記·大學》。
-
新格物致道
《新格物致道》為起點作家歸臥故山在《大道修行者》完本後的又一力作,於2012年11月1日在起點上傳。本書主要講述了理科生柳致知得五鬼陰兵傳承,不知不覺走...
作品信息 作品榮譽 內容介紹 書名由來 章節目錄 -
格物致品
可以享受鐵牌會員所能購買的產品及服務; 可以享受銀牌會員所能購買的產品及服務; 可以享受金牌會員所能購買的產品及服務;
品牌概述 全新購物體驗 產品理念 註冊會員 積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