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千里光

臭千里光原產歐洲,國內僅在黑龍江省低濕地區有發生。

基本信息

學名:Senecio jacobaea L. 臭千里光
英名:Common ragwort
分類地位:菊科 Asteraceae, 千里光屬 Senecio

分布

原產歐洲,現紐西蘭、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美國、阿根廷。奧地利、比利時、巴西、捷克和斯洛伐克、丹麥、法國、德國、匈牙利、愛爾蘭、義大利、荷蘭、挪威、波蘭、羅馬尼亞、南非、原蘇聯、西班牙、瑞典、塔斯馬尼亞、烏拉圭、南斯拉夫、特立尼達。國內僅在黑龍江省低濕地區有發生。

侵害植物

危害草原牧草等。

危害情況

蔓延迅速,割後可再生。破壞牧草場地。全草有毒,毒害牲畜。種子對人亦有毒。

形態特徵

瘦果圓柱狀(邊花果稍彎曲),長2-2.4毫米,寬0.6-0.7毫米,頂端截平,衣領狀環薄而窄,中央具短小的殘存花柱,長不超過衣領狀環,冠毛不存在。果皮灰黃褐色,具7-8條寬縱棱,棱間有細縱溝(新花果寬縱棱粗糙,縱溝不明顯,並被短柔毛),表面無光澤。果臍小,圓形,凹陷,位於果實的基端。果內含1粒種子。種子無胚乳,胚直生。

生物學

一年生草本,高30-80cm,花、果期4-8月。

傳播途徑

通過瘦果傳播。

檢疫與防治

檢疫:

1)產地調查:在臭千里光生長期,根據其形態特徵進行鑑別。
2)室內檢驗 (目檢):對調運的旱作種子進行抽樣檢查,每個樣品不少於1公斤, 按照臭千里光種子特徵鑑別,計算混雜率。

防治:
在臭千里光發生地區,應調換沒有臭千里光混雜的種子播種。 有臭千里光發生的地方,可在開花時將它銷毀,連續進行2-3年,即可根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