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彩燈博物館

自貢彩燈博物館

自貢彩燈公園始建於1923年,解放後改名為自貢市人民公園,於1988年改名為自貢彩燈公園。占地面積10.3公頃,其中水面0.75公頃,是一個集園林、動物、遊樂休閒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公園。近年來,彩燈公園又以其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優勢成為歷屆“自貢國際恐龍燈會”的舉辦場地。也是舉辦各種遊園會、花會和展示展銷活動的會展中心。

基本信息

介紹

自貢彩燈博物館自貢彩燈博物館

自貢地區的年節燈會,源遠流長,名聞遐邇,近十年來更以其獨具的風韻,

特有的魅力,載譽中外,走向世界,被稱自貢奇觀的"三絕之一"。為弘揚民族文化,促進燈文化交流和發展,1992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自貢市籌集巨資,在自貢彩燈公園修建了目前我國唯一的關於彩燈文化的專業博物館--中國彩燈博物館

中國彩燈博物館是中國彩燈收藏、保護、研究和展示的專門機構,以其獨具特色的館體建築造型和豐富翔實的陳列內容而卓然不群。中國彩燈博物館的建立,結束了我國幾千年的燈文化沒有專門收藏和研究機構的歷史。 彩燈博物館坐落在自貢市彩燈公園內,占地22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6375平方米。這座建築很有特色,建築以燈為主題,造型以正方幾何形體重疊組合,懸挑宮燈形角窗和鑲嵌於牆面的園形、棱形燈窗,構成了一組大型宮燈形建築藝術群,構思奇巧,內涵豐富,令人嘆為觀止;主體以白色為基調的牆面和鑲嵌藍色鍍膜玻璃的棗紅色鋁合金門窗,色彩反差和諧、虛實對比強烈,給人以高雅別致的感受;建築利用斜坡地形,有層次的迭落遞進,錯落有致,樓閣高下,軒窗掩映;館的左側看7000M2的人工草坪,四季如茵,從館體伸出的樓台亭閣環抱草坪;館的四周,花台依地勢而起,配景自然。入夜,館體的輪廓燈此起彼伏,三十多組高照度投射泛光燈從不同角度照射建築物白色牆體,與室內彩燈外泄的光彩交相輝映,玲瓏剔透,流光溢彩,使整個建築體現了準具象造型和後現代主義風格的特點。

場館設計

中國彩燈博物館建築採取全國招標設計,由原建築部高級顧問,已故建築大師戴念慈先生主持評審,按東南大學建築系設計方案修建。整個建築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燈文化專業博物館的特點,被建築界專家譽為典範之作。被評為四川省“天府杯”建築金獎和中國建築設計最高獎“魯班金獎”。

社會影響

自貢彩燈博物館自貢彩燈博物館

中國彩燈博物館的建立,對繼承和弘揚民族文化,對人民民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傳統的優秀文化教育,對祖國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研究,對民俗學內涵的進一步發掘,對豐富自貢歷史文化名城都起著重要作用。中國彩燈博物館國先後在內二十四個大中城市進行彩燈展示,充分體現了該館作為歷史名城“三絕”之一的基石作用。

中國彩燈博物館為中國博物館學會團體會員,巴蜀旅遊五十強單位,自貢市涉外參觀點,自貢市重點旅遊保護企業,國家“AAA”景區(點)。

中國彩燈博物館有一批較高素質的管理人員,設有四個語種的專兼職的6名講解員,有10餘人為中國博物館學會會員,12人為全國民俗(民族)博物館專業委員會會員。

展廳介紹

概述

在中國傳統文化儀態萬千的黃卷中,絢麗多彩,內蘊豐富的燈文化尤為耀人眼目。中國歷代燈品,燈彩,千姿萬態,巧奪天工,凝聚著世代勞動人民豐厚的情感,閃耀著中華民族智慧的光芒。中國歷代雲霄燈會、燈節、氣象萬千,喜慶祥和,凝聚著濃烈的地方風情,形成了厚重的文化積澱。自貢地區的年節燈會,名聞遐邇,載譽中華,走向世界。為張揚民族文化,促進燈文化交流和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1992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建立了我國唯一的關於燈文化的專業博物館――中國彩燈博物館。它作為中國彩燈收藏、保護、研究和展示的專門機構,有“天下第一燈,世界第一館”的美譽。中國彩燈博物館的建立,結束了我國幾千年的燈文化沒有專門收藏和研究機構的歷史。

規模

中國彩燈博物館占地面積22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6375平方米;建築以燈為主題,似一組大型宮燈建築群。入夜,館體的輪廓燈此起彼伏,高照泛光燈從同角度照射白色牆體,館內彩燈光彩外泄,交相輝映,流光溢彩,銀河落目。

館前廣場

館前廣場開闊,左側及中部是原中共對外宣傳小組組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朱穆之同志題寫的館名及自貢籍著名書法家、詩人柳倩先生的建館碑記。碑記旁,疊水噴泉的小下彩燈隨半球式、蒲公英式噴泉涌動,光彩四溢。入夜觀賞,令人爽心悅目,別有情趣。

展廳

館內設8個展廳。分序廳、中國彩燈歷史廳、中外彩燈風情廳、自貢彩燈精品廳四大部分,數十個單元陳展。從遠古時代人類用於照明的陶 ,到運用現代科技製作的大型彩燈,從紙、絲、絹、綢、緞製作的傳統工藝,玻璃藥瓶、瓷器、蠶繭等材料綑紮粘制的現代彩燈,從自貢燈會的各式彩燈到表現蘇杭、廣東、北京、南京等數十個城市風情的彩燈以及日本、新加坡、韓國、美國、法國等十餘個國家的彩燈,可謂燈的大世界,燈的大歡園。

彩燈展廳

自貢彩燈精品部分以4個展廳陳展,陳列了新時期以來自貢歷屆燈會13組膾炙人口的獲獎彩燈精品,如以電腦數碼控制技術,根據仙話《荷花仙子》的故事製作的大型水上燈組《荷花仙子》,用數萬件瓷器綑紮的《龍鳳呈祥》燈組,用30多萬個蠶繭粘制的《龍飛鳳舞》燈組,用10多萬隻青黴素藥瓶綑紮的《孔雀工屏》燈組,用玻璃吹塑工藝製作的《歲寒三友》燈組等,完整地展示了現代自貢燈會在燈組內容上的巧妙構思,在制燈材料上的獨特創舉,在製作工藝上的獨具匠心,有極強的觀賞價值、外地遊人任何時候到自貢,在這裡都能口味到自貢彩燈的藝術格韻,領略到自貢燈會的美妙景觀。

序廳

序廳以彩色噴泉《荷池月夜》、燈牆《華夏燈韻》、淺浮雕壁畫《盛唐歡燈圖》和兩組木製浮雕小品《春之曲》、《天地悠悠》構成。燈牆《華夏燈韻》採用壁畫、浮雕及現代制燈工藝等綜合製作。上面焊銅製浮雕是仿我國歷史上有名的裝飾性和觀賞性極強,又具有歷史價值的照明燈具。從這些燈具中,我們可窺視當時科技和文化藝術發展之一斑。鑲嵌的抽象變形的巨龍,象徵華夏燈韻永盛不衰。

在我國古代,就有盛世辦燈會的說法。據考證,早在西漢初年,燈會就見諸文字記載。到了唐宗,達到鼎盛時期。這說明,辦燈會與國泰民安的政局,風調雨順的年景是相關聯的。採用不鏽鋼和銅片製作的壁畫《盛唐歡燈圖》,長30米,寬3米。表現的是我國盛唐時候燈會的場面。整幅壁畫,營造出無燈勝有燈,留白天地寬的美妙意境。不公喚起我們懷古的幽思,更把我們帶入對盛唐燈會無際的想像之中。

事個序廳給人以靜 疏朗和“漸入佳境”之意。

歷史廳

中國彩燈歷史廳的陳列以人類社會發展史分階段,以近100件珍貴文物、文獻陳展,講述了火的發現和使用、燈的問世及燈品的出現、燈會沿革與文化積澱、燈會習俗與文化幾大部分。是全館陳列的核心。在這兒,觀眾可觀賞到長信宮燈、雁足燈、龜鶴燈、蜀地犀牛燈等珍貴文物。廳內幽暗中閃現的星星之火,那光的氛圍,燈的情調把觀眾深深裹挾其間。

中外彩燈風情廳

中外彩燈風情廳,以廳中央向四周呈放射狀布展。這個陳列手段,堪稱匠心獨運。

中國燈文化特有的魅力,也吸引五湖四海的人們。自1987年首屆自貢國際恐龍燈會,日本和美國首次送燈參展,1991年自貢第三屆國際恐龍燈會的成功舉辦,共有美國義大利英國新加坡日本香港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參加展出。這表明,中國彩燈文化已以走向世界。這些國外送展的彩燈,也反映了他民族的人們對中國彩燈文化的理解、喜愛和詮釋。由此也再一次說明,越具有民族性的東西,越具有世界性。“民俗是標誌著人類存在的一種文化”。而包含於民俗文化中的彩燈文化,幾千年來,更以其不斷豐富的內涵和獨特的形成,成為民族傳統文化的優秀奇葩。彩燈文化的發展歷程,也昭示了華夏子孫生生不息的繁衍狀態和追求美、創造美的天性。不同的山川地貌和不同的民俗風物,使彩燈藝術更呈現出一派繁花萬樹的景觀。各地、各族人民以自己的靈心巧手,創造了種類繁多,形態各異的燈品和燈彩。因而,中國燈文化更呈現出一派奇光異彩、氣象萬千的局面。

中外彩燈風情廳包括國內燈區、風俗與燈、海外燈區幾大部分,既有我國燈文化歷史悠久的地市和地區的燈采,又有東南亞地區及其他國家的彩燈。如蘇州的鳳舟燈、母子燈、浙江桐鄉的剔墨紗燈、溫州的珠珠燈,南京的光纖花燈麒麟送子以及佛山花燈,銅梁的燈板龍、故宮養心殿的京式工藝燈,日本的“勒撲踏”、排式燈籠,新加坡的獅頭魚尾燈,美國的自由女神燈,法國的艾菲爾鐵塔燈等。同廳,還陳列並講述了哈爾濱的冰燈,中原一帶的黃河九曲龍燈、在雲貴川流傳的放河燈、山西武鄉的頂燈、西藏的燃燈節等,提示並表現了燈與民風民俗的深厚內涵和密不可分的關係。整個展廳洋洋大觀,雅逸、奇光異彩,氣象萬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