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與法框架下的新聞改革

自由與法框架下的新聞改革

變質中的美國新聞自由 中國新聞業的商業性發展 中國新聞事業十年來的十大變化

基本信息

出版社: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9月1日)
叢書名: 中華新聞傳播學者文叢
平裝: 33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560965075, 9787560965079
條形碼: 9787560965079
商品尺寸: 23.8 x 16.6 x 2.4 cm
商品重量: 699 g
ASIN: B00472NI5Q

內容簡介

《自由與法框架下的新聞改革》收集了作者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的論文。書中新聞自由和新聞立法兩部分,有助於搭起一個符合現代新聞傳播文明準則的框架。在這個框架下由巨觀到中觀、微觀地談新聞改革,分巨觀觀察、傳媒實務改革、報導業務改革三個部分。另外,還有新聞理論、輿論監督兩個部分,其主要內容可視作為新聞改革部分提供較為具體的理論支撐。《自由與法框架下的新聞改革》的研究既有對“實然”的考察,也有對“應然”的設計,目的在於回應新聞改革實踐的需要,推動新聞改革大業的發展。

作者簡介

孫旭培,1944年12月生,漢族,安徽懷寧人。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副所長、所長,中國新聞學會聯合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安徽大學、上海大學、天津師範大學、武漢大學等學校兼職教授、客座教授或客座研究員,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論壇課程教授。出版有《新聞學新論》、《新聞侵權與訴訟》、《當代我國的新聞改革》、《我國傳媒的活動空間》、《多種聲音交響樂——論擴大中國的言論與新聞自由》(2001年出版於美國)、《新聞傳播法學》等著作,以及《縱向傳播強勁橫向傳播薄弱——論我國古代社會信息傳播的特點》等論文數十篇。

目錄

第一編 新聞自由
從精英主義新聞觀念到“無產階級新聞自由”
論言論自由的道德維護
從薩斯危機看新聞自由與保守國家秘密
變質中的美國新聞自由
文態平衡諸理論
“終極真理”與出版自由——讀《反杜林論}的體會
第二編 新聞法:
新聞立法是關係全社會的大事
新聞立法:最困難和最需要的立法
兩個律令,同一種教訓——中華民國《暫行報律)與蘇聯《出版法令》之比較
傳播法的內涵及其對社會關係的調整
傳媒與司法統一於社會公正——論輿論監督與司法獨立的關係
對“誰報導,誰舉證”質疑
電視轉播庭審利大弊小
第三編 新聞理論
論作為信息產業的傳媒業
公眾利益原則與傳播文明——對“黃金高事件”該不該報導的探討
宣傳本位與報導本位——以中西突發事件的報導為例
學習鄧小平新聞思想當好實事求是派
“真要做宣傳,就要看對象”——學習毛澤東同志關於宣傳要看對象的觀點
政治傾向性等同於黨性嗎?
關於新聞學理論研究的幾點淺見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新聞職業道德
第四編 輿論監督
輿論監督的回顧和探討
“跨地區監督性報導”析——以廣東報紙的三篇監督性報導為例
寬容媒體出錯推進輿論監督
“信息疲勞”與傳播控制
輿論監督與社會共識
“停止採訪資格”事件面面觀
第五編 新聞改革巨觀觀察
對我國新聞事業發展的幾點巨觀思考
用新思路新辦法迎接新的挑戰
中國新聞業的商業性發展
“入世”對我國新聞的影響及對策思考
中國新聞事業十年來的十大變化
關於在報紙上宣傳新聞改革和新聞工作的倡議
第六編 新聞實務改革
新聞事業發展:減少行政辦法輔以市場調節
芻議在傳媒發展中如何對待非國有資本
都市報:中國報業最有意義的改革
著眼國際競爭發展電視產業
時代呼喚中國的新聞頻道
關於建立中國的電視新聞網的建議
第七編 報導業務改革
新聞媒體與“決策氣球
不同理念導致不同實踐——“非典”報導與禽流感報導的比較研究
談對外報導的新觀念和新藝術
對改革開放新聞宣傳的若干思考
國際新聞也可以上頭版頭條
媒體公信力在災難事件報導中建構——以央視對汶川大地震的報導為例
突發事件不同時期的媒體報導重點
附錄A 存在的未必合理,合理的應該存在——孫旭培教授談其學術創新之路

序言

1997年,教育部正式將新聞傳播學列為國家一級學科,下設新聞學、傳播學兩個二級學科,這是新聞傳播學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由此上溯79年,1918年,北京大學成立新聞學研究會,標誌著中國開始有了新聞學的學術研究;由此上溯40年,1957年,作為傳播學最重要對象的大眾傳播開始以,民眾思想交流”的譯名為國人所知;由此前行13年,2010年。新聞傳播學研究領域僅在一年之中,已經可以列出很多件可圈可點的事情,“中華新聞傳播學者文叢”的出版,就是其中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