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程
別林斯基在《1846年俄國文學一瞥》 和《1847年俄國文學一瞥》兩篇論文中闡明了自然派的特徵和創作原則,主張作家應學習果戈理那樣“完全使藝術面向現實”、著重“描寫普通人”。他又在《答〈莫斯科人〉》等文章中反駁了對自然派的攻擊,肯定了這一派作家“無情地揭開現實的外衣”的功績,並對這一流派的作家赫爾岑、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作品作了精闢的分析 ,給予高度的評價,稱讚他們“站在俄國文學的最前哨”。別林斯基去世後,“自然派”這一名稱曾遭禁用,50年代開始以“果戈理方向”代指批判現實主義。這一派作家的世界觀各有差異,但其作品大都真實地反映了社會現實,抨擊農奴制度和專制制度,同情被壓迫的人民。
40年代上半期,自然派作家的人數還不多,主要使用特寫的體裁。下半期隊伍擴大,佳篇相繼問世,在短短數年間掀起俄羅斯文學史上第一個創作高潮,小說在其中占壓倒優勢。
自然派原是一個以別林斯基為中心、以反農奴制為共同思想基礎的派別,包括一大批具有各種世界觀的作家。1848年別林斯基逝世後,隨著政局的逆轉,內部逐漸露出分化的徵兆,到50年代後期,由於在農奴制改革的方法和途徑問題上意見分歧,更演變成為互相對立的革命民主派和自由派。
如今自然派已經深入人們生活的方方便便,從飲食到藝術,從衣著到婚紗攝影處處都有她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