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分材教學法

自然分材教學法,是教師根據學生在課堂上完成學習任務的情況採用“普讀”與“補讀”相結合及課外檔案跟蹤的方式因人分配學習任務的教學。

自然分材教學

自然分材教學是教師根據學生在課堂上完成學習任務的情況採用“普讀”與“補讀”相結合及課外檔案跟蹤的方式因人分配學習任務的教學。 這個定義的主要內涵有:一是自然分材,相對於人為分層(校、班、組)而言。根據學生在課堂上掌握學習內容的情況,隨機分出“普讀生(完成或基本完成了課堂學習任務的學生)和“補讀生(沒有完成課堂學習任務的學生)”,普讀生繼續學習新的內容(主要是做新的練習題),補讀生上黑板前與教師一起研究疑難,進行補充式講解和討論。二是普讀與補讀是相對的概念,普讀生與補讀生是隨著其學習情況的變化而變化的,即當日為普讀生者,來日可能成為補讀生,反之亦然。也就是說,普讀生與補讀生不是一成不變的。三是檔案跟蹤,使課堂中不徹底的分材教學真正走向徹底。因為每個學生都有學習進步檔案,記載的是各自的問題,然後要求學生針對自己的問題學習,就真正的因材施教了。
上述可見,自然分材與人為分層的主要區別在於:一是沒有人為地把學生區分為優秀生與學困生(通稱後進生),因而沒有給學生貼上任何標籤,對保護學生的積極性與自信心大有好處。二是有較強的競爭機制,每個學生都必須努力學習,否則可能成為補讀生。因為普讀生與補讀生是根據當日完成學習任務確定的,因此,他們可能經常性地相互轉化。三是實施補讀,對當時沒有掌握學習內容的學生補一把火,有利於當場解決問題,不致積重難返。四是通過檔案跟蹤,使每個學生都明白自己存在的問題,針對性解決,真正實現了分“材”。而人為的分層,實際上仍然面對一個群體,而這個群體無論怎樣細分,處於同一群體或層中的不同學生的學業和能仍有優劣之分。五是堅持了“整體一致,局部參差”的原則,即全班所學內容大體一致,但每個人的學習活動與內容大不相同。同時,這種教學方法不會影響學習特別優秀的學生的進步。因為,在優秀的學生完成了學習任務後,老師會要求他們抽出一定的時間進一步鞏固新學習的知識或自學新的內容。其方法之一是協助教師輔導學習上確有困難的學生。這不僅沒有浪費優秀生的時間,而且有利於優秀生透徹地理解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技能。人們知道,自己懂得一個道理,並不等於能讓別人明白這個道理。只有能用通俗的語言使他人明白這個道理,自己才徹底明白了這個道理。也就是說優秀生幫助學困生,表面上他們損失了時間,實際上他們的能力得到極大的提高。
再次,優秀生幫助學困生解決問題,不僅實現了對知識的鞏固,同時使他的感情因素(自信心、自尊心、求知慾等)得到發展,客觀上會增進他們與其它學生的良好的人際關係。
需要指出,自然分材教學非但不排除其它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如合作學習、小組教學等,而且希望與其它教學方法融合起來,使課堂教學質量得以大幅度的提高,使學困生的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