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
1.心理動力學理論:在Freud看來,自殺是一種主要來自個體無意識層的原發性內部衝突所致。對以前是愛戀著的,現在痛恨著的客體的強烈的、攻擊性意向的內向投射(introjection),使個體感到對自己憤怒和敵意,其結果就是抑鬱,繼而自殺。
精神分析學者Karl Minninger在“人的自我對抗(man against himself)”一書中構想自殺是一種反射性謀殺,自殺者將對別人的憤怒向自我轉化或把自殺當作一種自我懲罰的手段。他還描述了一種自我死亡本能(self-directed death instinct, 與Freud的死亡本能類似),提出自殺者的敵意有三個組成部分,即殺人的願望,被殺的願望和死的願望。
另有些精神分析學家認為,自殺者從小就不善於表達自己對別人的敵意和憤怒,形成強烈的自卑感和依賴個性。這種人理想的自我與現實的自我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距離,企圖通過自殺求得精神上的再生和重新構造自我。顯然這類假設帶有很大的隨意性。
2.學習理論:主要在美國形成的功能主義和行為主義學派,發展了自殺的社會學習模式。社會學習理論認為,雖然社會結構、無意識衝動和神經化學物質切實影響一個人的學習、感覺和行為表達方式,但行為是有動機的,沒有證據表明象自殺這樣複雜的行為只是由遺傳所決定的,因此不套用學習理論就不可能充分理解自殺行為。確實有一些支持學習理論的證據,例如父母及家庭其他成員,關係密切的朋友有過自殺行為,個體自殺的可能性就大;電影、電視,小說中主人公的自殺行為亦有人模仿。醫師的高自殺率可以解釋為醫師經常接觸病人,了解各種有效的自殺方法,而以此作為自身擺脫苦惱的途徑。
Chiles等認為是一種習得的問題解決方式(Learned problem-solving model)圖3-1),這種方式常被內部和外部原因所強化(reinforcement)。前者指的是自殺後軀體、心境或精神狀況的改變。包括(1)許多自殺病人的焦慮和害怕在自殺行動後得到緩解,而焦慮和害怕正是他們情緒危機的核心;(2)情緒得到釋放。外部強化指的自殺行動後的環境改變,包括脫離危機環境,可能獲得暫時的人際關係改善和得到別人更多的關心和幫助等。
3.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觀點: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認為,良好的生活應該是有意義的,個體能夠發揮出自己的潛能。相反,自殺者不能實現自己的潛能,其生活變得沒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