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咬

自咬是毛皮動物的一種常見病,發病帶明顯季節性。 自咬是驚嚇,缺乏微量元素,吃了變質的飼料,真菌等引起的。 而自咬大多是飼料的營養不足。

自咬是毛皮動物的一種常見病,發病帶明顯季節性。成年獸以春季發情期、產仔期多發,幼獸多發於8-10月份。
症狀:病獸間歇性發作,大聲嘶叫,疼痛不安,大多數咬尾或後腿,少數病獸咬臀部或腹部側面。個別病獸將全身毛咬斷。多在餵食前後或意外聲響刺激時發病自咬。北極狐發作時多呈急性經過,咬住自己的尾或腿不鬆口,有時甚至把後腿咬爛,撕破肌肉,把尾咬斷,皮膚被咬部位流出鮮血,並繼發感染而死。重病獸多數以死亡而告終;慢性者患部皮毛損缺不全,一般不死亡。食毛和自咬是什麼原因
食毛很大因素是蟎蟲引起的,其次是真菌和皮炎,還有一種說法是缺乏微量元素
自咬是驚嚇,缺乏微量元素,吃了變質的飼料,真菌等引起的。我們應該餵好的添加劑,定期用“內外驅”驅蟲,同時每年兩次灰黃霉素控制真菌,保持環境的安靜,就可以大大的控制了。
若出現自咬的時候,可以用鹽酸氯丙嗪0.5毫升,VB1 1毫升,傷處塗碘酊。
或者用足光粉兌水以後擦洗,恢復很快,且不再咬。
水貂等毛皮動物到了配種前期以後,性器官開始加速發育,需要的蛋白也就是動物飼料量加大,如果缺乏很容易產生自咬的現象。如果是失毛,大多是飼料中微量元素沒有足量的添加。而自咬大多是飼料的營養不足。由柳洪平創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