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行銷:讓你的產品自己賣自己

自動行銷:讓你的產品自己賣自己

《自動行銷:讓你的產品自己賣自己》是2013年10月1日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編輯推薦

獨家策劃內幕大公開!親身實戰行銷案例,策劃全過程完整呈現!
接下崔字香油的項目之後,溫韜如何釐清品牌亂象,再助力品牌發展。從第一步,人無我有,把銷售額做到4億!再到第二步,人有我優,打破品類局限,衝刺8億!把崔字香油做到了極致!
實戰方法總結,讓你輕鬆、快速搞清行銷,達到戰略高度!
在溫韜看來,行銷的世界裡,沒有專業知識,只有消費者的常識認知。如何在消費者的常識世界中把行銷做透,讓產品自動行銷?溫韜改變“隆力奇蟲草”,利用常識認知一舉成功!
把廣告語的奧妙說透,讓你學會越簡單,越強力,越堅固!
給食醋作策劃時,溫韜在消費者調研的時候聽一位老太太不經意的一句話:“那個孬醋倒再多也沒味,好醬油、好醋,你倒上一點,它就出味。”談一種醋的優點,通常會談那些香、甜、綿,還有什麼“夏曬三伏冬撈冰”等,但是到底什麼是好醋?“倒一點就出味!”廣告語就是這句話。後來的市場證明,這句話跟消費者非常有共鳴!
本書是溫韜老師十五年在中國行銷市場的實戰心得,也是首次將行銷策劃的秘密展示給讀者,希望同行業的你,一起同行,為中國企業提供最有力的支持!

內容簡介

暢銷產品無一不具備自動行銷的品質,自動行銷可以用最少的資源開闢最大的市場,它既是一種方法,也是一種戰略,更是一種結果。 自動行銷實戰專家溫韜,獨創打造突破性產品定位和產品自動行銷系統的方法論,並為國內眾多著名企業提供自動行銷支持。 如:解開行銷傳播的第一粒扣子——共鳴點;放大產品的表現力,就是放大產品的價值;從無到有,找到給消費者安全感的品牌背書;在消費者心裡建立質量標準;聚焦一點讓你不戰而勝。 本書作者十五年磨一劍,提供自己和項目團隊親身操作的自動行銷案例,分享背後的思考邏輯與實戰心得,並通過獨特視角解析經典行銷案例,為行銷人提供最實用的自動行銷支持:如何解開行銷傳播的第一粒扣子:共鳴點。放大產品的表現力,就是放大產品的價值。從無到有,找到給消費者安全感的品牌背書。產品的質量標準在哪裡?聚焦一點讓你不戰而勝。

作者簡介

溫韜,自動行銷實戰專家,中國品牌建設特別貢獻人物。
獨創打造突破性產品定位和產品自動行銷系統的方法論,曾經為隆力奇集團、太陽雨集團、方太集團、亨達集團等幾十個著名企業提供自動行銷的的品牌戰略與整合策劃支持。

圖書目錄

前言 行銷的最高境界——自動行銷
第一章 從需求回歸需求:自動行銷創造暢銷
1.單一行銷策略已成為過去式
2.一錘子買賣是“詐欺”,自動行銷是無數次購買
3.好產品也需要價值感清晰的好設計
4.暢銷品全都在圍繞共鳴點整合行銷
5.產品自動行銷與傳統行銷的區別
6.打造產品自動行銷系統的四大必要條件
第二章 產品自動行銷的第一個條件:產品定位與消費者產生共鳴
1.共鳴使市場一觸即發
2.尋找共鳴的核心工具:USP產品定位論
3.用共鳴點做引爆市場的雷管
4.檢查與診斷有效共鳴點
5.合理運用理性和感性共鳴點
6.共鳴點的兩種構成方式
7.如何建立共鳴點?
第三章 如何建立共鳴點之一:洞察消費者隱性需求
1.隱性需求往往真正導致購買
2.利用微妙的信息洞察隱性需求
3.利用定量、定性調研幫助判斷
4.定性調研的四個方法
5.消費者洞察的六個簡單方法
6.創意思維的四大心法
第四章 如何建立共鳴點之二:打造突破性產品定位
1.打造突破性產品定位的兩大基本法則
2.打造突破性產品定位的“黃金三角分析模型”
3.打造突破性產品定位的角度與方法
第五章 如何建立共鳴點之三:生成突破性的暢銷概念
1.生動概念,打破溝通障礙
2.概念行銷十大案例展示:用獨特徵服市場
3.透視十大案例中概念行銷的秘密
第六章 產品自動行銷的第二個條件:產品表現具有足夠的吸引力和打動力
1.打造自身就活靈活現的產品
2.讓產品的名字幫助它說話
3.利用文案說打動人心的好故事
4.圖片幫助把產品送到文字到不了的地方
5.讓包裝由後衛變前鋒,視覺焦點成賣點
6.終端表現,刺激消費者想要“立刻擁有”
7.生動化的品牌識別系統,讓人“一見如故”
第七章 產品自動行銷的第三個條件:品牌背書具有足夠的信任力
1.品牌背書的本質
2.品牌背書的三大原則
3.提煉品牌背書的兩大思路和九個妙招
第八章 產品自動行銷的第四個條件:口碑行銷具有足夠的帶動力
1.口碑決定是否重複購買
2.從認識完整的產品概念開始
3.決定消費者口碑的四個質量層次
4.以共鳴為導向的新產品開發
5.聚焦戰略,品質之源
第九章 產品自動行銷的終極心法:聚焦戰略
1.聚焦戰略:戰略中的根本戰略
2.品類聚焦
3.目標顧客群聚焦
4.產品線聚焦
5.概念聚焦
6.區域市場聚焦
7.傳播聚焦
8.行銷模式聚焦
後 記 專注自動行銷,成就強勢品牌

後記

我上國中時,第一次在政治課上接觸“商品”這個概念,從那時起就莫名其妙地喜歡上了市場、經濟、行銷。這種莫名的熱愛持續不斷。那時候根本沒有其他圖書可讀,只有政治課本里有這方面的信息,以至於我幾乎把政治課本翻爛,倒背如流。在最後的中考中,政治成績還以多年少見的分數考了全校第一名。
上了高中以後,我有機會到新華書店買書。在讀高中的時候,就天天“偷看”市場行銷、品牌、管理等方面的書籍,其中有幾本比較好的書,又幾乎被我給翻爛了。
從踏入社會開始投入行銷實踐時,莫名其妙的熱愛終於變成了信仰。我堅信,行銷是一門科學,而且是一門研究人性的高科技,並且是需要將行銷藝術與行銷科學相結合的高科技。
帶著這份信仰與實踐,我再一次發現,任何一個人、一個企業,要想建立核心競爭力,就一定要掌握核心技術,行銷諮詢公司亦是如此。因此,從2004年起,我提出了行銷諮詢機構應該堅持“半科研半實踐”的運營模式,在研究中實踐,在實踐中總結研究。但是,這個理念並沒有得到太多人的重視和支持。
終於,喬治·肖伯納的一句話引燃了我:“征服世界的將是這樣一些人:開始的時候,他們試圖尋找到夢想中的樂園;最終,當他們無法找到時,就親自創造了它。”這句話目前還在腦立方諮詢機構的戰略與文化大綱中。
在這句話的“煽動”下,我按捺不住內心的激情,於2006年創立了自己的行銷諮詢團隊,開啟了完全自由的行銷科研與實踐之旅,創造了“夢想中的樂園”。多年來,我們始終堅持“半科研半實踐”的運營模式,以期建立腦立方的核心競爭力,對中國行銷界真正有所貢獻。
堅持需要耐心,但是耐心不等於痛苦煎熬,而是由來自內心的愛所支持的專注。帶著對行銷的愛,多年以來,我們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扛得過折騰……
是的,上帝永不虧待那些認真付出的小孩。
自2010年開始,自動行銷被套用於企業的諮詢實踐,並成功地為很多著名品牌提供了卓有成效的諮詢服務; 自2011年起,“自動行銷戰略”的課程開始推出,並受到了企業的歡迎;
在2013年,《自動行銷))正式出版上市了。
在過去,熱愛和堅持帶來了今天的“自動行銷”。那么,在未來,腦立方將一如既往地,並且更加聚焦於自動行銷專業。我對專業的理解有三個層面:第一,專乾一業;第二,專心乾;第三,專注地乾(專注就是長時間的專心)。
在未來,腦立方一輩子只乾一業:自動行銷的研究與實踐;腦立方一輩子只出這一本書:《自動行銷》,但會不斷修正,改版提升;腦立方一輩子只講一門課:自動行銷戰略;腦立方一輩子只做一項業務:幫助企業打造產品自動行銷系統。
最後,我想說的是,腦立方提出了“自動行銷”的概念,並通過(《自動行銷——讓你的產品自己賣自己》建立了方法論系統,但是“自動行銷”完整的理論與方法論系統的建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自動行銷”不屬於某個人、某個公司,而是屬於社會、屬於大家的。從過去到現在,到未來,腦立方的自動行銷系統通過書籍、課程方式向全社會全面開放,因此也希望各位行銷同仁多提寶貴意見,一起將自動行銷系統打造得更好,幫助更多的中國企業打造強勢品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盡上我們行銷人的一份綿薄之力!
最後,感謝過去十幾年來對我個人及對腦立方提供支持的企業家、專家、朋友、同事們。感謝!感謝!

序言

行銷的最高境界——自動行銷
最好的行銷就是自動行銷,自動行銷是行銷的最高境界——企業、市場自動運營、自動創新,消費者自動購買,自動良性循環增長。綜觀世界上的成功品牌,無不實現了自動行銷。
在過去二十幾年的高速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由於機會多、市場競爭層面低等原因,中國市場產生了大量“一夜暴富、一夜成名”式的企業。這些企業往往都是在某個點上創新突破,就成功了。這給太多的中國企業、行銷人帶來一個很不良的影響:浮躁,工於投機,過於追求技術、技巧,不能安下心來做真正的行銷。因此,中國企業的市場行銷,表現為過分重視廣告、促銷、銷售技術、推銷方法等。其實,這都是在行銷的基本戰術層面做文章,沒有深入真正的戰術、策略與戰略層面,因此無法形成行銷的最高境界——自動行銷。
真正的戰術、策略與戰略,就是能夠成就自動行銷的戰術、策略與戰略。
戰術層面:通過策劃創意吸引人、打動人,產生嘗試購買。
策略層面:深入研究消費者,更好(更優或更低成本)地為消費者解決問題、創造價值,讓消費者自動回頭購買。
戰略層面:專注聚焦一個行業、一個品類,持續創新,引領品類的發展,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自動行銷循環。
本書圍繞以上三個層面而展開,逐一講述了“打造產品自動行銷的四個條件”的方法論。
產品自動行銷的第一個條件:產品定位與消費者產生共鳴;
產品自動行銷的第二個條件:產品表現具有足夠的吸引力和打動力;
產品自動行銷的第三個條件:品牌背書具有足夠的信任力;
產品自動行銷的第四個條件:口碑行銷具有足夠的帶動力。
以上四條是自動行銷戰術與策略層面的方法。最後一章,則講述了自動行銷戰略層面的心法,揭示了自動行銷戰略的根本:聚焦、專注、創新和可持續發展。
溫 韜

名人推薦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行銷的目的在於深刻的認識和了解消費者,從而使你的產品或者服務完全適合消費者的需求,而產生的產品自我銷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