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南北朝時期十六國後趙置。漢代稱清泉縣。因臨清清河而得名,清河又稱衛河。
後趙建平元年(330年)析清淵縣置臨清縣,治所在今河北省臨西縣倉上村,舊稱倉集鎮,臨清之名始於此。
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復置臨清縣,治所在河北省臨西縣倉上村,屬司州陽平郡。北齊廢。
隋開皇六年(586年)復置。屬清河郡,隋開大運河永濟渠穿縣西門而過(治今河北臨西倉上村)。
唐武德四年(621年)屬毛州,貞觀初毛州廢,改屬貝州,望縣,後為魏博節度使儲栗之地,天下北庫。
北宋年間,水患,入宗城縣為鎮,一年後復設。
金徙臨清縣治於曹仁鎮,割堂邑縣地曹仁鎮來屬(今臨清市南舊縣村),屬大名府路恩州。倉集鎮(倉上)古城遂廢,大運河改走今衛運河路線。
元臨清府縣分治,臨清萬戶府為樞密院直轄,治所在天津大直沽,臨清縣屬中書省濮州。漕運總司設在河西務,分司臨清。
明洪武二年(1369年)徙今治(今臨清市中洲紙馬巷)會通鎮紙馬巷,割堂邑縣會通鄉來屬。後在東北三里建磚城,搬入磚城辦公,共4個城門。
弘治二年(1489年)升為臨清州,尖冢為鎮,領丘縣、館陶2縣,屬東昌府。跨衛運河(跨臨西縣河西鎮轄區數里)建土城,總計20多個城門,圍住磚城。
清初沿明制,臨清州仍屬東昌府。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升為臨清直隸州,轄邱、夏津、武城3縣,屬濟南府。
1913年廢州為縣,屬濟西道(1914年改稱東臨道)。
1925年屬德臨道。
1928年廢道制,直屬於省。
1937年1月屬山東省第四行政督察區,並為該區專員公署駐地。
1948年5月,升為專區級市,屬冀南行政區。
1949年3月復降為縣級市,屬冀南第一專區。
1949年8月改屬河北省邯鄲專區。
1949年11月,臨清市改為臨清鎮。
1952年10月24日,臨清、臨清鎮自河北省劃歸山東省,屬德州專區。
1952年12月19日改屬聊城專區。
1954年7月9日臨清鎮撤銷,復置臨清市 (省轄,由聊城專署督導)。
1958年,清平縣撤銷,除舊城區劃入高唐縣,設清平鎮,其餘地區全部併入臨清市。
1958年12月,臨清縣撤銷,劃歸臨清市。
1963年3月撤市復縣。
1964年,設臨西工委
1965年,將原臨清縣衛運河左岸城關區的米市、臨衛等眾多街巷、與尖冢、呂寨、老官寨、下堡寺、童村五個大區,劃歸河北省邢台專區、單獨成縣,因居於原臨清西部,故名臨西縣;同時將館陶縣的兩個大區(煙店、潘莊、八岔路、唐元大部)劃入臨清縣。
1970年臨西縣方面將縣城由河西鎮河西運河老街巷遷往童村。
1983年8月撤銷臨清縣,復置臨清市(省轄縣級市),由聊城地區代管。
1997年聊城地區撤銷,臨清市改由地級聊城市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