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志說明
臨淄自明朝末年開始修志,至民國時期共編修六次:明代嘉靖年間李春陽,清代康熙十一年(1672)知縣鄧性、乾隆年間邑廩生崔道南、光緒年間樂安人宋木舟先後編修《臨淄縣誌》;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 邊鳳歧編撰《臨淄縣鄉土志》;民國9年(1920)年縣知事舒孝先主持再修《臨淄縣誌》。但目前僅存清康熙十一年(1672)和民國9年(1920) 《臨淄縣誌》及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臨淄縣鄉土志》,其餘版本均已失傳。
新編《臨淄區志》 始修於1982年,1989年5月出版。本志上限起於1840年,下限截至1985年,鑒於臨淄曾為齊國故都,有些內容適當上溯。除序、概述、大事記、附錄、編後記外,全志以地理、經濟、政治、人文四大部分為先後次序,共設分志31卷,依次為:建置沿革、自然地理、人口、農業、林業、水利、工業、交通、郵政電信、城鄉建設、商業、工商管理、物價計量、糧食、財政·稅務·審計、金融、黨派·民眾團體、政權、軍事、公安、司法、民政、人事勞動、教育、科技、衛生、體育、文化、文物古蹟、方言、風俗宗教、人物。
臨淄位於魯中丘陵北緣,居淄博市東北部,因臨淄水而得名。公元前十一世紀,姜太公封齊, 建都營丘,齊獻公更名臨淄。公元前221年,秦推行郡縣制,始置臨淄縣。1969年12月臨淄縣由昌濰地區劃歸淄博市,改為臨淄區。至1985年,全區總面積667.58平方千米, 轄12個鄉、6個鎮,人口495150人。
臨淄地勢,南高北低,西高東低,南部系低山緩陵,北部為廣闊平原,山丘占27.9%,平原占72.l%。境內有大小山峰20餘座。淄河自南向北,穿越臨淄東部,另有名泉龍池和天齊淵。臨淄屬北溫帶大陸性氣候, 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均氣溫12.2℃,年均降水量652.9毫米,無霜期206天,適宜自然生物的繁殖生長。 臨淄自古以“蠶桑女紅”聞名,有“冠帶衣履天下”之稱,近現代更是魯中糧倉。北魏高陽太守賈思勰所著《齊民要術》,就是臨淄農業發展經驗的總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特別是1978年以後,農業大發展,臨淄區調整農業結構,大力發展多種經濟,出現了新局面。1985年,全區糧食總產2.44億千克,每公頃產量8752.5千克,是全省糧食高產縣(區) 之一。生豬存欄12萬頭,瓜菜面積5133公頃。農業總產值1.6億多元 (1980年不變價) , 是1949年的9.5倍,1976年的2倍。1985年森林覆蓋率為16.4%,被評為全國平原綠化先進單位。 早在春秋戰國時臨淄就是全國冶鐵、紡織基地之一。西漢時期成為“齊臨淄十萬戶,市租千金,巨於長安”的大城市。1978年後,臨淄工業迅猛發展,截至1985年,全區已形成了以機械、化工、建材、食品、紡織、造紙、印刷、塑膠、電子、服裝、皮革、 工藝品為主的工業體系。全區工業總產值16120萬元,為1949年的98倍,1965年的30倍,占工農業總產值的53%。 交通運輸、郵電等服務業均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膠濟鐵路、辛泰鐵路貫穿境內,18條幹線公路和區鄉公路交織成網。郵政電信實現了市內電話自動化,擴大了國際間的電信業務。1985年,商品零售額達2.17億元,相當於1949年的50多倍,為1978年的2.4倍。 教育衛生事業發展迅速。計畫生育成果顯著,人口自然增長率連續3年在7‰以下,1985年被評為全國計畫生育工作先進單位。 戰國時期的稷下學宮,開創了學術百家爭鳴的先河,使臨淄成為了中國東方文化中心。荀子三為稷下學宮祭酒;孔子被齊國高雅的韶樂陶醉;吳國公子季札對“齊風”“齊學”倍加讚賞。臨淄還有“地下博物館”之美譽。“齊國故城”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臨淄墓群”和桐林田旺龍山文化遺址,系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已發掘的遺蹟中,有東周墓殉馬坑、排水道口、孔子聞韶處、城牆殘垣等,以及齊都遺址博物館館藏的2100餘件重要出土文物,其中有國家一級文物西周晚期的大銅盂,戰國時期的錯銀青銅犧尊,西漢時期的龍紋矩形銅鏡,春秋、西漢時期的兵器高子戈和鐵甲,漢代微型鎏金編鐘等。
新編《臨淄區志》 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鑒於臨淄作為齊國故都長達638年,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故將“文物古蹟”單獨列卷,使人們從卷中領略到了臨淄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人物”一卷中,增列了“古代人物傳略”和“古代人物簡介”兩節,將臨淄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及其他著名人物記入志中。
新編《臨淄區志》1994年獲全國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基本信息
臨淄區史志編纂委員會編
主編:王克林
副主編:宋愛國、蘇宏偉、羅建、王俊濤、王治山、趙國梁
出版社:北京 中華書局
出版日期:2007.8
印數:10000冊
字數:2203千字
頁數:1178頁
價格:538元
ISBN 978―7―101―05776―8
內容簡介
該志採用志、述、記、傳、錄、圖、表等體例,以志為主,適當增加隨文圖、表的用量。全志設建置、自然環境等30篇,篇下設章、節、目,並根據需要增設子目及次子目。各篇橫排門類,縱述歷史,不受行政管理部門的限制,同類事物編入同一篇章。志前設概述、大事記,志末設附錄,不列篇序。
臨淄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載荷著厚重的歷史內涵。早在8000年前的原始社會時期,就有先人在此繁衍生息。齊獻公拓擴城區,因城牆緊逼淄河西岸而更名臨淄。至戰國時期,發展成為甚富而實、轂擊肩摩、家敦而富的東方名城,是舉世公認的規模最大、人口最多、最繁華的封建大都市。秦朝建臨淄縣,為齊郡首邑。今境域東臨青州市,北與廣饒縣、博興縣接壤,西與張店區、桓台縣相鄰,南與淄川區、青州市連線。地理位置適中,交通發達,是溝通中原地區和山東半島的通衢要津。區內轄11處鄉鎮、4處街道、463個行政村(居),面積668.25平方千米,總人口近60萬人。
臨淄的自然地理條件具有三大優勢:一是肥田沃壤。臨淄的肥田沃壤不僅成就了古代齊國的綜合大農業,而且在今天的農業集約經營和特色經營中越發表現出明顯優勢。二是水源充足。境內地下水源總蘊含量近6億立方米, 地下水除了滿足全區的農業灌溉和工業用水外,還可供應周邊幾個城市和大企業的生活、工業用水。三是礦產豐富。南部山脈相連,溝壑縱橫,峰巒起伏,有大小山頭20餘座。山丘礦產富饒,資源充足,尤其是西部的鐵礦資源豐富,出鐵率高,不僅使齊地東夷族成為中國最早使用鐵器的民族之一,而且至今仍然是臨淄採礦、冶鐵業蓬勃發展的憑藉。
臨淄具有古代齊文化和現代齊魯石化的“兩齊”優勢。齊文化發祥於此,其“尊賢尚功”“以人為本”的優良傳統,求真務實的思想作風,變革開放的進取精神,百家爭鳴、兼容並包的博大胸懷,主變合時的發展觀,和諧共存的人文追求,至今仍作為優秀文化傳承不衰。臨淄更是齊文化遺存的核心載體,在地域文化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古代足球——蹴鞠在臨淄不僅有著最為悠久的歷史,而且有著廣泛的民眾基礎。被譽為中國最早的官辦高等學府和社會科學院的稷下學宮,在學術史上開百家爭鳴之先河。集經濟、政治、軍事、思想文化於一體的《管子》,博大精深,是取之不盡的智慧寶庫。至今仍被尊為現代戰爭和商戰智囊的《孫子兵法》,已經走向世界、融入現代,成為不朽之作。被譽為“東方金字塔”的田齊王陵,保存尚且完好的齊國故城遺址,龍山文化時期的桐林(田旺)遺址,均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殉馬奇蹟天下無”的東周墓殉馬坑,被評為1990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的後李春秋車馬坑,以其獨具的魅力吸引著天下遊客。另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市級13處還有150多座高大封土的千年古墓和300餘處古文化遺址,被譽為規模宏大的“地下博物館”。1994年,臨淄被國務院命名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區政府發揮這一優勢,依託歷史文化資源優勢,加大齊文化開發力度,不斷促進齊文化與現代文明的整合。2001年,設立臨淄旅遊開發區,規劃與開發了田齊王陵、管仲紀念館、馬蓮颱風景區、稷山漢墓等景點,集文物性、文化性、觀賞性、娛樂性、參與性於一體的齊文化旅遊景區初步建成。
國家級特大型企業——齊魯石化公司在境內的建立,成為臨淄工業迅速崛起的憑藉。90年代,充分發揮齊魯石化化工科技人才密集的優勢,拓寬服務領域,提升市場的品位和檔次,進一步開發、凝聚和吸引高層次化工專業人才,發揮人才智力優勢,發揮市場場所檔次高、基礎設施好的硬體優勢,促進了全區化工產業乃至其他產業的快速發展。2002年,全區有工業企業2109家,重點企業集團發展到26家,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的企業7家,形成了以化工、塑膠、生物工程、新材料、冶金為主,煤炭、食品加工、紡織、木材加工、釀酒、造紙、醫藥、機電、建材、橡膠、金屬製品等行業共同發展的新型工業格局,實現工業總產值122.71億元,占全區工農業總產值的92.79%。臨淄工業已經成為全區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成為地方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
農業是臨淄傳統基礎產業之一,中國古代的鐵耕發端於此,第一部農業科學巨著《齊民要術》創作於此,“小麥糧倉”是臨淄素享的譽稱。新中國建立後,經歷了土地改革、 農業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等4次生產關係調整。80年代,對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繼續改革、完善、配套、創新,形成了以糧食、瓜菜、林果、畜牧為主的四大支柱產業,實現了農業的集約經營和特色經營。繼而引進農業高科技開發項目40餘個,促進生態、綠色經營,產品進入國際市場,初步踏出了跨國大農業的道路。2002年,糧食總產量達27.2萬噸,瓜菜總產量達148.58萬噸。曾獲得全國生態農業建設試點縣(區)、全國糧食大縣、全國農業綜合開發區、全國生態農業試點區、全國蔬菜標準化示範區、中國西紅柿之鄉、中國優質蔬菜出口生產基地、中國果菜十強縣等榮譽稱號。
商業是臨淄傳統優勢之一。齊國創建人姜太公以農、工、商為三寶,當時富商巨賈雲集於此,曾有“冠帶衣履天下”的輝煌。新中國建立後,一度出現禁止集市貿易,商品實行憑證、憑票、定量供應等與商業發展不協調的現象。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政策的實施,臨淄人發展商品經濟的意識明顯增強。1999年,區屬國有、供銷商業企業除食品公司外,全部改制成為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企業。2002年,全區出口企業發展到130多家,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達1.07億美元。
近20年,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文化、教育、科技、體育、衛生事業的變化巨大而深刻。1993年,實現“基本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肓”的“兩基”目標,全區各級各類學校實現了校舍、內部沒施、師資“三配套”。1998年,實施更新教育理念的教改實驗,教育教學質量大幅度提高。2000年成為全市第一批教育強區。2002年,成為“三教無弱教,全區無弱校”的全省教育示範區。臨淄區先後被命名為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區)和全國科技實力百強縣(區),共獲得市級以上科技成果進步獎139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