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
西晉永興元年(304年),陽羨縣分地新置臨津縣(治今宜興官林鎮),屬義興郡(治陽羨縣,今江蘇宜興市新街鎮)。隋開皇九年(589年),廢義興郡,改陽羨縣稱義興縣,臨津縣併入義興縣,屬常州。建縣歷時285年。唐武德二年至七年(619--624年),又置臨津縣,屬鵝州。僅置5年,後不復置。
治所
臨津縣轄域位於約今宜興市西北。 縣以臨溪盪、津渡而名,至今仍有臨津盪,故址位於今都山鄉的土城、街里村。
疆域
臨津縣其地相當於今宜興市的官林、楊巷、都山、鈕家等一帶。
臨津縣是江蘇省宜興市歷史上存在的一個行政區劃和建制。西晉永興元年(304年)置,隋開皇九年(589年)併入義興縣。唐武德二年至七年(619--624年)復置, 一說為武德七年至八年(624--625年)。
西晉永興元年(304年),陽羨縣分地新置臨津縣(治今宜興官林鎮),屬義興郡(治陽羨縣,今江蘇宜興市新街鎮)。隋開皇九年(589年),廢義興郡,改陽羨縣稱義興縣,臨津縣併入義興縣,屬常州。建縣歷時285年。唐武德二年至七年(619--624年),又置臨津縣,屬鵝州。僅置5年,後不復置。
臨津縣轄域位於約今宜興市西北。 縣以臨溪盪、津渡而名,至今仍有臨津盪,故址位於今都山鄉的土城、街里村。
臨津縣其地相當於今宜興市的官林、楊巷、都山、鈕家等一帶。
宜興市,簡稱宜,古稱“荊邑”、“陽羨”,位於江蘇南部,太湖西岸。 宜興是中國著名陶都。 宜興素有“陶的古都,洞的世界,茶的綠洲,竹的海洋”之稱 。宜興是...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自然地理 人口 經濟情況210年左右)設官亭,西晉永興元年(304年),陽羨縣分地新置臨津縣(治今宜興都山鄉),屬義興郡(治陽羨縣,今江蘇宜興市新街鎮)。隋開皇九年(589年),廢義興郡,改陽羨縣稱義興縣,臨津縣併入義興縣,屬常州。建縣歷時...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交通 經濟發展 歷史文化揚州。自此,宣城一直作為州、郡一級政區存在。隋初廢郡,改南豫州(南北朝時期...的古代石器和陶器,這裡應屬於長江下游的良渚文化擴張區。春秋時期,吳國興起...寧國府所在地。 宣城市 民國元年(1912)廢道州府,省直轄縣。民國三年...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二年(281年),析丹陽郡置宣城郡。自此,宣城一直作為州、郡一級政區存在...歷史沿革安徽宣城宣州春秋時名爰陵,古越族聚落生息於斯。 秦初正式置縣...十九年(1940年),宣城先後屬第九和第六行政督察區。 解放後,1949年...
歷史沿革 豐富資源 地理環境 行政區劃 民族人口沿用,並只允許傳於嫡子。今江蘇的拜氏來源於清朝乾隆年間在京為官的拜大雄...的陝西拜家蒙古村已有六百四十來年的歷史。②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者,成為回族拜氏的主源。據文獻《同治年間陝西回族起義歷史調查記錄》的記載...
姓氏淵源 得姓始祖 各支始祖 家譜文獻 字輩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