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大學圖書館

臨沂大學圖書館

臨沂大學圖書館位於山東省臨沂市雙嶺路中段臨沂大學內,由分布在新校區、北校區的館舍以及各系院資料室組成。 圖書館建築面積6.7萬平方米,是學校的地標性建築,也是國內高校單體建築面積最大的圖書館之一。圖書館館藏豐富,品類齊全,古今中外,集精擷萃,是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目前,館藏文獻416.81萬冊,中外文資料庫32個,中外文期刊4000餘種,閱覽座位6500個,日均進館6000餘人次。學校投資近千萬元建設了現代化中心機房,獨享1000兆頻寬,擁有SERVER伺服器37台,交換機85個,數字存儲容量160T,4對雙路光纖,有線和無線網路全覆蓋。 大聲朗讀區、開放24小時考研閱覽室、新書零時間直面讀者、地方紅色文獻收藏等成為圖書館新亮點。

基本信息

圖書館簡介

圖書館建築面積6.7萬平方米,是學校的地標性建築,也是國內高校單體建築面積最大的圖書館之一。圖書館館藏豐富,品類齊全,古今中外,集精擷萃,是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目前,館藏文獻416.81萬冊,中外文資料庫32個,中外文期刊4000餘種,閱覽座位6500個,日均進館6000餘人次。學校投資近千萬元建設了現代化中心機房,獨享1000兆頻寬,擁有SERVER伺服器37台,交換機85個,數字存儲容量160T,4對雙路光纖,有線和無線網路全覆蓋。

館內區域網路使用國內最先進的《匯文圖書館信息管理系統》,構建了採訪、編目、典藏、借還、閱覽、委託借閱、期刊、統計、查詢、流通管理、系統管理11個子系統。利用“校園卡”對多校區各個電子閱覽室進行管理。使用《TPI信息資源建設與管理系統》,實現了對文本、圖像、音頻、視頻等各種類型資源的統一管理。數字資源採集、加工、異構統一檢索平台及智慧型化的數字參考諮詢系統已成雛形。

開放、合作是圖書館發展的主題,臨沂大學圖書館是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CALIS)、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文獻中心(CASHL)、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NSTL)、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採購聯盟(DRAA)的成員,與國家圖書館、山東大學圖書館、廣州大學圖書館等建立了良好的館際合作關係,實現了資源共知共享。

圖書館堅持以“開放式、數位化、多功能、綜合性”為建設目標,以學科資源建設為主線,以紅色資源收藏為辦館特色,以讀者為中心,實行科學管理,不斷提高業務工作質量和服務水平,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的需要,為學校的教學和科學研究提供了切實有效的文獻信息保障。

地理位置

臨沂大學圖書館

地址:山東省臨沂市雙嶺路中段臨沂大學

圖書館體制

管理體制

構建了以扁平化管理為標誌的新的管理體制。設定了A、B、C、D四級崗位,理順了工作關係,規範了工作流程,降低了運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運行機制

實施以項目管理為平台的新的運行機制。即:將工作任務進行細化分解,把細化分解的內容轉化為具體的事務性項目,然後由若干個具體的事務性項目組合為崗位,崗位人員高度負責地獨立完成或接力式完成項目任務。

機構設定

辦公室;文獻資源建設部;信息諮詢部;圖書流通一部;圖書流通二部;期刊閱覽部;網路技術部;系(院)資料部。 提供外借、閱覽、視聽、信息諮詢、信息檢索、網路導航、文獻傳遞、課題查新、讀者教育、文獻信息資源開發等多種服務。

文獻資源

圖書館所有圖書資料按照《中國圖書館分類法》分編典藏後,分布如下

服務部門地點功能
人文社科館二樓西區收藏A、B、C、D、E類圖書
二樓北區收藏G、H、I、K類圖書
二樓東區收藏F類圖書
二樓東南區期刊閱覽室
自然科學館三樓西區收藏除T大類以外的自然科學類圖書
三樓東區收藏T大類圖書
數字圖書館四樓西區收藏音樂類圖書
四樓東區收藏美術類圖書
四樓中區收藏電子文獻
生命科學學院教師用書生命科學學院樓收藏生命科學學院教學參考書
體育學院教師用書體育學院樓收藏體育學院教學參考書
化學與資源環境學院資料室科技樓302室收藏化學與資源環境學院教學參考書
法學院教師用書法學院樓收藏法學院教學參考書
音樂學院教師用書音樂學院樓收藏音樂學院教學參考書
教育學院資料室教育學院樓收藏教育學院教學參考書
信息學院教師用書信息學院樓收藏信息學院教學參考書
理學院資料室理學院C4樓309室收藏理學院教學參考書
商學院資料室商學院H樓3區206室收藏商學院教學參考書
美術學院資料室藝術中心A樓204室收藏美術學院教學參考書
傳媒學院資料室傳媒學院B樓102室收藏傳媒學院教學參考書
文學院資料室文學院A樓127室收藏文學院教學參考書
外國語學院資料室外國語學院F樓123室收藏外國語學院教學參考書
工程學院資料室基礎實驗樓收藏工程學院教學參考書

人員與研究

全館在崗職工134人。其中,高級職稱39人,中級職稱65人,碩士9人。在突出"信息和教育"兩個職能的同時,注重館員的培訓學習,提高館員素質,適應圖書館網路化、數位化和信息服務現代化的需要。館內學術活動和研究氣氛異常活躍,在各類學術期刊上共發表專業學術論文712篇,其中核心期刊169篇。完成了《臨沂地方文獻普查建庫與開發利用研究》、《高校與地方圖書館資源共建共享模式研究》等多項課題的研究,獲得市廳級以上成果獎11項。

委員構成

書 記:黃永亮

副 書 記:徐興余 韓敬友(兼紀檢、宣傳委員)

女工委員:孫彥玲

組織委員:房凱傑

安保委員:劉金元

統戰委員:黃汝倫

圖書館特色

資源特色

(1)學科專業特色所收集的文獻資料與本校設定的專業學科和所承擔的教學科研任務相適應,對學校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的文獻進行重點收藏、重點建設,對新辦專業予以保障。重點學科、新辦專業藏書占館藏總文獻種類的53.3%,凸顯我校的學科專業特色。

(2)沂蒙文化特色形成了具有沂蒙文化特色的地方文獻特藏書庫,現擁有各類地方文獻6800餘冊,其中建國以來的省內市志、縣誌全部收齊,還收藏有覆蓋全國各府、各縣誌書的《中國地方志集成》;清乾隆年間銅板印刷的《沂州府志》、《莒州志》、《費縣誌》、《郯城縣誌》等珍藏本;臨沂的文史資料、黨史資料、統計資料、年鑑、專業志、地方出版物等較為齊全。這些資料已經成為社會各界人士了解臨沂的一個視窗、專家學者研究臨沂的一個平台。

(3)數字資源特色現以建立了外語學習視頻資源庫,電子文獻資源庫,線上電影、電視劇視頻庫,優秀學士論文資料庫等4個獨具特色的自建資料庫。

服務特色

圖書館在開展傳統的圖書借閱、期刊閱覽、資料庫檢索服務的基礎上,推出網路線上諮詢、文獻推送、文獻傳遞、代查代檢、資源服務“一小時講座”等,完善24小時考研閱覽室和大聲朗讀區功能,開展多種形式的讀者服務,發揮了圖書館資源在教學、科研中的作用。

(一)開展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加強新生入館教育培訓和指導閱讀服務,通過分批次地組織收看視頻、聆聽講解和現場參觀等,讓每一位新生全面了解圖書館的館藏功能、信息資源和服務項目,培養了讀者的信息意識和獲取、利用文獻信息的能力。

(二)提供多形式的諮詢服務。通過信息諮詢台、電話諮詢、電子郵件、QQ諮詢服務群等,實現了讀者諮詢面對面和網路諮詢的同步開展;建立了讀者問題解答庫,通過表單式諮詢,讀者可隨時得到疑難問題或館員的解答服務;設立文獻傳遞專職員,開展文獻傳遞服務,及時檢索和傳遞館內檢索不到的文獻資源,彌補館藏資源不足;舉辦資料庫培訓專題講座,組織學科館員開展信息檢索“一小時講座”,宣傳館藏電子資源,發揮資源的最大效益。

(三)建設沂蒙文化特色館藏。重視地方文獻收集,建立了省內高校中地方文獻最多的資料中心,利用TPI數字圖書館建設管理軟體,建設了《臨沂文史資料全文檢索資料庫》、《沂蒙紅色文化資源庫》、《臨沂革命烈士英名錄資料庫》、《中共臨沂黨史大事記資料庫》等地方文化特色資料庫,為沂蒙文化研究、地方文化建設提供了詳實資料和豐富的數據資源。

(四)開展館際合作助推資源共享。與國家圖書館,山東大學、青島大學等高校圖書館,以及臨沂市圖書館、沂水縣圖書館等建立了合作關係,建立了廣州大學圖書館資源檢索站,專人負責遠程數字資源訪問等,實行館藏資源共建、共知、共享,促進了事業的整體化發展

圖書館理念

辦館理念

"以讀者為中心,以服務為宗旨"。踐行學校"以學生為中心"的辦學理念。

服務理念

"讀者的需求就是我們的服務職責,讀者的滿意就是我們的服務標準"。

工作定位

圍繞課程配置資源,根據需求提供服務。

目標定位

建設與學校教學、科研發展相適應的,設施先進、功能齊全、特色突出的服務主導型圖書館。

館舍風貌

臨沂大學圖書館,單體建築面積6.5萬平方米。是富有時代氣息,體現大學教育科技和沂蒙歷史文化特徵的標誌性建築。其特色是:文獻資源建設、管理、服務的高度集成;臨沂大學重要的現代化信息樞紐,是臨沂大學具有建築代表性質的建築。

開放時間

2013年開始臨沂大學圖書館和博物館等場館正式免費向社會開放,開放時間:每周二、四下午2點至5點,周六上午8點半至11點半,下午2點至5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