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鎮安橋

臨江鎮安橋

鎮安橋在福建省浦城縣臨江鎮街區,橫跨閩江上游南浦溪支流臨江溪,連線水東、水西兩村。

臨江鎮安橋臨江鎮安橋

鎮安橋在福建省浦城縣臨江鎮街區,橫跨閩江上游南浦溪支流臨江溪,連線水東、水西兩村。舊名臨江橋,建於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明正統十一年(1446年)更名鎮安橋,是閩北保留最好的一座古橋。1982年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鎮安橋橋基4墩3孔,方石砌成。跨徑17.5米,高6.5米。墩身上游尖,下游平,呈船形,以利導流,增加美觀。墩上用圓木井字形平鋪疊澀為拱,再平放巨木為梁。墩頭有神鳥形石雕雄立,相傳以鎮水魔。橋全長70.45米,寬3.6米,木樑木面,已有霉爛,失修。上立木柱23對,蓋廊屋高3.5米,懸山頂。兩側欄桿內設木質長椅,供人休憩。兩端引橋長5米,各鋪石階21級,旁立石欄。橋頭各立磚砌拱門,眉刻“鎮安保障”。東頭橋台側立殘石碑,刊刻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捐資款額。
鎮安橋建築具有閩中橋的典型風格,橋屋雕樑畫棟,宏偉壯麗。橋廊是集市商販設攤之所,賣豬肉、賣點心等小販在此擺攤設點,把橋東西兩街鬧市聯結在一起。橋廊不擺補鍋擔,為防火災,一般也不擺蔬菜攤,怕把橋面弄髒。古時橋中有藻井,供道教玄天上帝、千里眼、順風耳三聖像。橋下,上下游各築壩一座,用於護橋,昔日有水碓4座,兩壩間為民約放生池,水平如鏡,大橋和兩岸建築倒影其間,相映成趣。一座橋樑,集建築、景觀、交通、貿易、文化、宗教為一體,通古涵今,令人讚嘆。
鎮安橋前後經過7次重建,3次維修。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僧人首倡募資興建,後圮,明正統十一年(1446年)浦城縣丞何俊重建,題名鎮安橋,不久即被水毀。明嘉靖八年(1529年)知縣陳思謙令里二募資重建,清順治四年(1647年)毀於戰火。次年,里人募緣鼎建。清康熙二十七年(1806年)高遐齡等募緣增修。清同治元年(1862年)、清光緒四年(1878年),先後被水沖壞,里人章階等倡捐重建。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里人章奎聯、章曾俊、周賜鑾、湯師銘、柯里忠等募建,至清宣統二年(1910年)全面竣工。此次耗銀2萬餘兩,耗資、規模均為歷次建橋之冠。橋墩堅固美觀,大部分至今未毀。橋樑先用木材在墩上層層平排,逐漸向跨中伸出,以縮短跨徑後再承托大梁。樑上鋪石板橋面,上覆橋廊,畫棟雕梁,中有藻井,供佛三尊,以祈平安。民國14年(1925年),橋面毀於火災。里人章吉人等倡募建成便橋,只有橋兩頭及中間兩橋墩上蓋橋亭。民國22年(1933年),里人章傑人(又名曾俊、吉人)、賴全弟、柯常泰、張汝懋、周金培、周吉興等募資重建。民國25年(1936年)竣工,橋基利用古石墩基礎,從水面起往上被燒坍一段橋墩用大方石砌成。木橋樑,橋面建築如前述,保留至今。
鎮安橋歷次修建情況,在橋頭石碑橋記和舊《浦城縣誌》均有記載。據文字記載,章氏在歷次修建中,為主募建的有4次,募修的有1次。尤其歷史最近的即清光緒四年(1878年)以後4次重建,都是章氏為主發起募建,包括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規模最大的那次重建,表現了章氏後裔繼承祖德,樂善好施的優秀品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