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雲南建水縣,舊稱臨安,是一座被稱為古建築、古民居博物館的歷史古城,同時,它還是一座民族音樂的寶庫。“臨安花燈”便是這座寶庫中最為耀眼的一顆珍珠。它不同於現今在雲南各地流行的漢族花燈,它具有濃郁的地方韻味和彝族風格,它是滇南地區特有的一種民間藝術。專家學者稱它為“彝族花燈”,而本地人俗稱它為“老花燈”。老燈調
建水花燈 |
建水花燈
[1]傳唱的彝族民歌相互感染,水乳交融,形成了彝歌帶燈味,漢燈夾彝歌的藝術風格,使老花燈音樂染上廠一層濃厚的地方色彩。這種被“彝化”的老燈調,音域寬廣,旋律清晰。悠揚的行腔與朗朗上口的白話糅合在一起,講唱相間。它的節拍花樣多,節奏變化大。有的調子近似彝族山歌的散曲,有的調子又是一種半整半散的結構。演唱時,伴奏的樂器以四弦、竹笛、二胡為主。山里人演唱時,還會吹樹葉伴奏,更顯出花燈中的山歌風味。演唱者的演唱風格,往往是真假聲結合,大小嗓換唱,行腔散唱,講唱結合。唱詞里還運用大量的虛問、襯字,使聽者在觀燈中可感受到大山里彝族人對歌的韻味。
“老花燈”演唱的內容涉及面很廣,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一類是表達青年男女思念之情和愛慕之心的爰情小調。如《採花調》、《送郎調》、《小小粉團》等。特別是流傳較廣的《西莊壩子一窩雀》,就是一首典型的情歌。歌中唱道:西莊壩子一窩雀,一起飛到石崖腳,要落要落又不落,不落不落又想落,天晴做個窩,下雨得躲躲……歌詞借物抒情,十分含蓄優美。另一類是描寫婦女訴說生活中不幸遭遇和發泄悲憤情緒的訴苦小調。如《寡婦哭五更》、《黃花囡哭老公》等,這一類的小調,真切地描述了舊時婦女們妥封建禮教壓制而帶來的淒涼生活情景。現在的農村老太每當聽到此類小調,心裡還會一陣陣的心酸。再一類是人們在從事勞動過程中隨口編成的很富有生活情趣的生產生活小調。這一類的小調,一般很輕鬆,恨幽默,很有玩味。還有一類很特別,它專門講述了解放前建水農村人到箇舊當礦工的沙丁生活,很有生活氣息,因而較為廣傳。《出門調》、《弟兄出門》說的是農村青年在正月間結伴出門走廠的情景;《掛妻調》描寫離鄉走廠的沙廠對家人的眷戀心態;《走廠調》敘述了沙丁在箇舊礦山的悲慘生活。將這類調了—串在一起吟唱,便很生動地向人們講述了一段建水人離家走廠且有人物、有場景、有細節的故事。聽者在有趣的品歌中了解到了那一段歷史。當然,也還有一部分反映解放後農村新生活的充滿快樂氣氛的新花燈,如《摘石榴》、《白雲與阿芳》、《采草芽》等,被人們傳唱。
花燈表演
老花燈的表演形式是很豐富的。每年的春節,農村人都會進城表演花燈舞蹈“推車燈”。花車裡坐著一位古裝秀女,假扮的小腳高高蹺起。八位女演員手拿扇子,隨車舞動,一媒婆打扮的演員在車前引路前行。她們邊舞邊唱,風趣滑稽,活脫脫地展現了一組送親的畫面。另外,還有一種同樣有趣的花燈舞蹈“蚌殼燈”,由演員扮演的蚌殼、翠鳥、漁翁三者戲鬧在田間,擬人化的表演,生動活潑,充滿鄉間風情。普雄鄉塔瓦村是老花燈的窩子,他們表演花燈的主要形式是打響竿。數十名男演員手拿約一米長的竹竿,竹竿上拴有銅鐵之類的響物。起舞時,用響桿擊打手臂、雙腿等部位,觀其場面,可見響竿上下飛舞,可聽響竿刷刷作響,那場景實為壯觀。婦女們擅長的是舞彩扇。那向前跳一步,原地崴三步的形態;那如同小腳女人走路的舞動;那膝彎腰不動,手繞八字又劃圈的花哨,形成了彝族花燈獨特的表演身段。另外,凡是唱、舞當中的講白,一律用地道的建水農村方言,並妙巧運用老俗話、歇後語穿插於台詞間,使老花燈的生活氣息更加濃厚。唱燈觀燈
唱燈觀燈是老建水人的一種傳統喜好,凡在逢年過節,婚娶立房等好日子裡,都以“花燈”來渲染濃烈的喜慶氣氛。在現代時尚音樂盛行的今天,建水人仍一如既往地熱衷於屬於自己本民族的燈腔。清晨,文廟的思樂亭里,常有一些中老年人在聚會演唱花燈。傍晚,東門花園裡,也會有花燈愛好者在唱燈。臨安茶樓、斯文茶苑等一些茶屋,也會有一些年輕歌手在演唱花燈。當然,最普遍的還是在農村,幾乎每個村子都有文藝隊,每個文藝隊都會唱花燈。最有趣的還是,農村人在進餐飲酒時,也要唱燈助興。城郊一帶的農村人,就連行令猜拳也會以燈調,如《螃蟹歌》、《百花調》、《鮮花調》等為旋律,邊唱邊划拳。“燈”在酒中,酒中有“燈”,醉在“燈、灑”之中這種娛樂方式,很能提起玩者的興致,高興時,往往是不到“小鳥叫”不收場。傳承發展
因為建水盛行花燈,因此,還在1960年就成立了專門的文藝團體,以便挖掘、繼承、宏揚優秀的受人民民眾喜愛的民間藝術。建水花燈團在40多年的歷史中,創作上演了上千個花燈節目,除在紅河兩岸巡迴演出外,還多次到省城省外傳播花燈,使花燈藝術越來越受省內外專家學者和廣大觀眾遊客的認可和關注,曾被親切地讚譽為“滇南一枝花”。建水老花燈從明末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比起現代流行音樂來,雖顯得陳舊老化,但它是建水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一部分,是一種珍貴的民族文化財富,在雲南經典民族文化的寶庫中,放射著獨特的異彩。猶如一壇深深紮根於滇南沃土中的老酒,那“越是老酒越是香”的感覺,越來越吸引著更多的現代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