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93年離休。自1981年以來連任5屆市政協委員(其中3屆常委),自1993年以來連續2次被市政府聘為社會監督員,1983年評為經濟師,1987年晉升為高級經濟師。在任學會秘書長期間,還主編本學會交流的《論文選篇》3集,擔任省農金學會編委、魯南研究協作片編委,主講寫作部訓班6次,培訓寫作人才250多人次,曾出任金融專業電大班畢業論文導師、職稱報告審查和評審以及省級優秀論文評審等。業績入選《山東社會科學人名辭典》、《世界名人錄》、《中華英才大典》等。
榮譽稱號
由於在理論研究和參政議政方面做出了較好成績,有2次被評為省級農村金融學會先進工作者,10次評為省、地級優秀通訊員。
自1958~1962年連續4次出席縣級群英會,1980~1990年連續11年評為省、地金融紅旗手、先進工作者,1984年評為全國金融勞模,享受特殊津貼待遇。
1986年出席了臨沂地區和日照市各界人士為四化服務經驗交流會,並在會上介紹了經驗,1990年獲市優秀知識分子光榮稱號。
主要成就
發表刊物
先後參加全省理論研討會15次進行論文交流,並在《農民日報》、《人民政協報》、《民主》、《經濟研究參考》、《中國金融》、《農村金融研究》等全國和19個省、市80多種報刊雜誌上發表理論文章156篇(達30餘萬字)其中全國級47篇(達8萬字)
出版著作
其中《提高銀行素質的關鍵在於提高幹部隊伍素質》、《把專業銀行辦成商業銀行的基本途徑》、《淺談支持發展農村雙層經營問題》等8篇分別獲省級二、三等優秀論文獎。
《嚴勵打擊假冒偽劣商品,確保消費者合法權益》、《加強巨觀管理,穩定金融秩序》2篇提案被評為優秀提案。
人物評價
在任職期間,工作一貫積極認真負責,具有求實創新精神,為金融事業做出了一定奉獻,曾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有一定寫作水平,特別對金融理論研究有一定造詣。自改革開放以來,緊緊圍繞黨的中心,就如何搞好金融管理體制改革、提高企業素質、提高經濟效益、增強企業活力、加強企業化管理等問題,積極撰寫文章,進行理論探討,在任政協委員期間積極參政議政,並積極撰寫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