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膽汁由膽鹽、膽色素、膽固醇、卵磷脂、鉀、鈉、鈣等組成,但膽汁中無消化酶。進食或食物在消化道內,都可引起膽汁分泌增加。成人每日膽汁分泌量約800~1000ml。高蛋白食物可使膽汁分泌量增多。
由肝臟分泌出來的液體,味苦,黃綠色。一部分先進入膽囊,另一部分直接排入腸腔,經過濃縮和儲存後再在進食時輸入腸腔。對脂肪吸收與消化有重要的作用。人體精微物質之一,膽囊所貯藏的精汁,受肝之餘氣而成,可排泄下行,注入腸中,有助於飲食物的消化,是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得以正常進行的重要條件。
肝臟分泌的黃、綠或棕色鹼性液體,儲存於膽囊(gall bladder)。食物進入,十二指腸分泌荷爾蒙,膽囊收縮,引起膽汁通過膽管流入腸道。膽汁由膽鹽(消化脂肪)和膽紅素、血紅蛋白〔haemoglobin〕的分解物)組成。
肝細胞分泌的一種較濃而味苦的有色液體,顏色可由金黃色至深綠色不等,這決定於它所含膽色素的種類與濃度。肝膽汁呈弱鹼性,而膽囊內膽汁因水和碳酸氫鹽被吸收而濃縮,變為弱酸性。膽汁的生成量與蛋白質的攝入量有關,成人每日分泌量約1升。膽汁的主要成分除水以外,尚有膽鹽、膽固醇、膽色素、肝磷脂和各種無機鹽。膽汁沒有消化酶,其消化作用主要靠膽鹽。膽鹽分子一端親水,一端親脂,可以把大塊的脂肪分散成許多小型的脂肪微粒,這叫乳化作用。膽鹽還可以激活胰脂肪酶。還能和脂肪酸、脂溶性維生素結合成水溶性複合物,以促進這些物質的吸收。膽汁中的膽色素是血紅蛋白分解的產物,包括膽紅素和它的氧化物——膽綠素。
膽汁的生理上形態及作用
由肝細胞分泌後,經肝管和膽總管流入十二指腸;或由肝管和膽囊管流入膽囊貯存,待消化需要時再由膽囊排出流入十二指腸。膽汁與胰液、腸液密切配合,對小腸內的食糜進行化學性消化。成年人每日約分泌800~1000毫升膽汁。其分泌量與蛋白質的攝入量有關,高蛋白飲食可使其分泌量增加。膽汁中有與消化有關的分泌物,如膽鹽等;也有與消化無關的肝的排泄物,如膽色素等。它是一種較濃的具有苦味的有色液體。膽汁的顏色取決於其中膽色素的種類和濃度,可由金黃色變為深綠色。由肝直接分泌的膽汁呈金黃色或橘棕色,而經膽囊貯存的膽汁則因濃縮而呈深綠色。膽汁呈弱鹼性,pH為7.4;膽囊中的膽汁則因磷酸氫鹽被吸收而呈弱酸性,pH為6.8。膽汁的成分極為複雜。除水分外,還有膽色素、膽鹽、膽固醇、脂肪酸、卵磷脂及無機鹽等。一般認為其中沒有消化酶。膽色素是血紅蛋白的分解產物,包括膽紅素及其氧化物——膽綠質。膽鹽主要是由結合的膽汁酸所形成的鈉鹽,而膽固醇則是膽汁酸的前身。膽鹽排入小腸後,絕大部分仍可由小腸黏膜吸收入血液,再入肝臟組成膽汁,這叫膽鹽的腸肝循環。膽鹽每循環一次約損失5%,每餐後循環2~3次。膽固醇是肝臟脂肪代謝的產物。在正常情況下,膽汁中的膽鹽和膽固醇的適當比例是維持膽固醇成溶解狀態的必要條件。當膽固醇分泌過多或膽鹽減少時,膽固醇將沉澱下來,這是形成膽石的一種原因。膽汁主要是通過膽鹽和膽汁酸而起作用的。膽鹽、膽固醇和卵磷脂等都可作為乳化劑而乳化脂肪,以減小脂肪的表面張力,使之成為微滴分散於水溶液中,從而增加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積。膽汁酸可以與脂肪酸結合形成水溶性複合物,以促進脂肪酸的吸收。此外,膽汁對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D、E、K)的吸收也具有重要意義。膽汁在十二指腸中可中和一部分胃酸,它還是促進膽汁自身分泌的一種體液因素。
膽汁的主要作用是將脂肪乳化成微滴以利於消化;還能促進脂肪酸及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
與膽汁相關的疾病及其治療
膽汁淤積:膽汁淤積(cholestasis)是指肝內外各種原因造成膽汁形成、分泌和排泄障礙,膽汁流不能正常流入十二指腸而進入血液的病理狀態,臨床可表現為瘙癢、乏力、尿色加深和黃疸等,早期常無症狀僅表現為血清ALP和GGT水平升高,病情進展後可出現高膽紅素血症,嚴重者可導致肝衰竭甚至死亡。各種原因使肝臟病變導致膽汁淤積為主要表現的肝膽疾病統稱膽汁淤積性肝病,膽汁淤積本身也會進一步加重肝臟的損害。膽汁淤積性肝病按發生部位可分為肝內膽汁淤積和肝外膽汁淤積。如膽汁淤積持續超過6個月,則稱為慢性膽汁淤積。本共識主要介紹肝內膽汁淤積性肝病。
膽汁淤積的診斷標準為在排除機械性膽道梗阻及膽道手術史的情況下,血清總膽紅素>18μmol/L、直接膽紅素>4μmol/L及ALP>2μkat/L(kat是酶的國際活性單位)。膽汁淤積更容易出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又名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primarybiliary cholangitis,PBC)]、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中,並發現黃疸比瘙癢在伴有膽汁淤積患者中更常見。我國100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膽汁淤積橫斷面研究顯示,56%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出院時,肝內膽汁淤積主要指標ALP或GGT仍然高於正常值上限(ULN),且這些指標異常的患者中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的發生風險和病情嚴重程度顯著增加。近期曹旬旬等基於上海市住院慢性肝病患者膽汁淤積患病率的調查進行了研究,以ALP水平高於1.5×ULN,且GGT水平高於3×ULN為診斷標準,對4660例住院慢性肝病患者膽汁淤積發生率情況進行研究,結果顯示膽汁淤積總發生率為10.26%,慢性肝病患者膽汁淤積發生率隨年齡增加有上升趨勢。在不同慢性肝病中,膽汁淤積發生率較高為PSC(75%)、各種原因肝硬化(47.76%)、PBC(42.86%),其他依次為肝腫瘤(35.97%)、自身免疫性肝炎(30.77%)、藥物性肝病(28.31%)、酒精性肝炎(16.46%)、病毒性肝炎(5.22%)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s,NAFLD)(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