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之味

膳之味

出版社: 民族飲食,千姿百態 膳食模式,養生有道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第1版 (2005年1月1日) 叢書名: 生活圖賞 平裝: 142頁 正文語種: 中文 開本: 32 ISBN: 7200058289

膳之味膳之味

商品描述

內容簡介

中國飲食文化之所以能夠稱譽全球,有其深刻的歷史原因。早在先秦時,我們的祖先就形成了在性問題上保守的傳統,而將人生的宣洩導向於飲食。與此相反,西方在性問題上十分放縱,而在飲食上卻比較機械保守。由於這個原因,不僅導致了中國飲食文化的高度發展,而且賦予飲食以豐富的社會意義。同時,又由於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無限創造精神的民族,中國的烹調技藝源遠流長,熔鑄了中國人民的聰明才智。中國飲食不但講求科學性,還注重藝術性;不但給人以味美的享受,還可以豐富人們的文化知識。所以中國飲食文化已成為我國物質文明的象徵,是中國民族文化的一份厚重遺產。正如孫中山先生所言:“烹調之術本於文明而生,非……文明之各族,則辨味不精,辨味不精,則烹調之術不妙。中國烹調之妙,亦是表明文明進化之深也。”這說明一個國家的飲食文化如何,則足以表現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文化素養。
中華民族在以往數千年的歷史中貢獻過影響全人類的飲食文化,這種文化又從未有過中斷,並在不斷豐富和發展。可以相信,在重視民族文化的今天,中國飲食文化乃至整箇中國文化更加繁榮和輝煌的時期,指日可待。
唐代詩人“終歲醇味嘗不夠”,下面就讓我們在中國文化散步中,一起品嘗中國飲食文化的醇之味吧!

媒體推薦

書評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盡在《生活圓賞》·文化之美自然之造,盡在《生活圓賞》。
民以食為天是有大學問的
東西南北,味各不同
節慶飲食,喜慶祥和
宗教信仰,食有禁忌
婚嫁食俗,一定之規
民族飲食,千姿百態
膳食模式,養生有道
美食美器,相得益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