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歷史沿革
1、腰樓村歷史上先有安家莊,安氏族人在此聚集居住,後與衡劉為鄰,形成自然村落。該村落稱為沙河崖(當地讀為:sha he yai)。在民國以前,這裡有沙河流過,沙河在此變寬,形成較大面積的河灘地。故老相傳,這河灘地在目前的第一隊西面,至今還留有一片水坑。
2、沙河崖自然村面積較大,人口較多,分成了前沙河崖(該村南部),西場(該村的西南部),腰樓(該村中部),後沙河崖,羅漢廟等五個行政村。歷史上,後沙河崖與腰樓中間有一大水坑分割,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的舊村改造中已經填平,後沙河崖與腰樓已完全形成一體了。前沙河崖與腰樓村也有一條小河分割,中間還有空地,現在也已經完全連線。
3、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人民公社化之前,曾經有沙河崖鄉存在,人民公社化之後,取消了這個行政編制。上世紀60年代,上級行政單位寅寺公社分出郭樓公社,其中後沙河崖劃歸郭樓公社。沙河崖村由於較大,其中按區域又細分與各個街道。故老相傳有“一溜十八沙河崖”之稱。這些稱呼在舊村改造後已逐漸淡化。
其中,張姓主要聚集地為張街(後沙河崖村),衡姓聚集地為衡街(後沙河崖村),原來的安家莊(現在的腰樓村第四隊),安姓聚集地為安街。腰樓村的西北部有三官廟,這附近稱之為三官廟(現在腰樓村第一生產隊)。後沙河崖村東南部在民國年間曾經建設土圍子以防土匪,該部分稱為圍子裡。
4、前沙河崖,西場,腰樓與羅漢廟在大躍進時代合併為一個生產大隊,其中羅漢廟村的全體村民搬遷到腰樓村居住,而羅漢廟村專門為飼養隊所在地。
5、名稱來源。在民國時代,該村劉姓居民蓋了一棟小樓,但是並未完工,稱之為半腰樓,簡稱腰樓,隨之稱呼這一帶為腰樓,後來在集體化運動中,三官廟,安街等也納入腰樓的範圍,成立一生產大隊。腰樓歷史上為現在第二生產隊所在地,主要的稱呼現在第二生產隊與第三生產隊的一部分,第三生產隊曾經被一大水坑分為兩個部分,水坑那部的稱為坑南里。水坑北部的是腰樓的一部分,現在這個水坑已經在舊村改造中被填平。
二、居民組成
腰樓村居民只有兩個姓氏,安姓與劉姓。
其中安姓居住與此較早,但是更早的歷史已經不可考,其老的墓地位於現在第三生產隊的中部,在清末仍有供桌存在。劉姓村民按故老相傳是來自與山西洪洞縣老鴰窩村的大槐樹下。這個傳說在中國的北方流傳極廣。列位看官可以方便地查找到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