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栓治療儀

腦血栓形成的病人大多肥胖、血脂高、血糖高、血壓高等,這些異常都是造成動脈硬化的危險因素。 如果老年人的步態突然變化,並伴肢體麻木無力時,則是發生腦血栓的前兆信號。 5、高血壓病人的鼻出血。

腦血栓治療儀

腦血栓治療儀,通過雷射治療儀的低強度的特定強度的雷射照射,改變血液流變學性質,降低全血粘度及血小板凝集能力,淨化血液,清除血液中的毒素、自由基、配合飲食和體育鍛鍊,科學研究證明:全身血液每3分鐘流過鼻腔一次,鼻腔黏膜最薄,淨雪雷射治療儀採用波長為650納米的低強度雷射通過鼻腔照射,能從根本上康復心腦血管疾病。
一、什麼是腦血栓
腦血栓是在腦動脈粥樣硬化和斑塊基礎上,在血流緩慢、血壓偏低的條件下,血液的有形成分附著在動脈的內膜形成血栓,稱之為腦血栓。
二、腦血栓的形成原因
1.動脈粥樣硬化?
動脈粥樣硬化是引起腦血栓形成最常見的原因,以至於最新的腦血管疾病分類將腦血栓形成更名“動脈粥樣硬化性血栓性腦梗塞”動脈硬化的發生與血管內皮細胞損傷、血脂過高、高血壓以及血流動力學異常有關。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病因被認為與血脂過高,特別是一種叫做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物質含量過高有關。也與生活方式、營養和遺傳因素有關。如吃進的食物中含脂肪(肥肉、油脂)、碳水化合物(糖、澱粉等)過多;體力活動過少;肥胖、有高血壓、糖尿病及其家族史(父母或/及兄弟姐妹有同樣疾病)等。最新的研究發現,動脈粥樣硬化與載脂蛋白等基因突變有關,後者是一種與脂肪代謝有關的蛋白質。
2.較少見的引起腦血栓形成的病因
各種動脈炎症,如感染性動脈炎(結核性、寄生蟲性、膿毒性等)、膠原病性動脈炎(如一種叫做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疾病)、血管閉塞性脈管炎等。各種疾病引起的高凝狀態,如慢性肺部疾病患者由於長期缺氧所造成紅細胞異常升高、懷孕早期的婦女由於嘔吐脫水加之雌、孕激素的升高造成高凝狀態都可能誘發腦血栓形成。此外,有一種少見的以紅細胞增多為特點的疾病叫“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得這種病的患者也容易患腦血栓形成。
腦血栓形成病人的飲食調養?
腦血栓形成的病人大多肥胖、血脂高、血糖高、血壓高等,這些異常都是造成動脈硬化的危險因素。除了服用相應的藥物治療以外,飲食調養具有重要的作用。?
1.首先,肥胖的病人應限制主食的攝入量,將體重降至正常或接近標準體重。一般控制在每天300克左右的主食量。如病人吃不飽可用蔬菜、豆製品補充,儘量養成吃八成飽的習慣。?
2.少吃或不吃動物脂肪和動物內臟,如肥肉、肥腸、肚,因這些食品含有很高的膽固醇及飽和的脂肪酸,容易加重動脈硬化。?
3.多吃優質蛋白質,如牛奶、雞鴨(最好是野生的柴雞)、魚類、蛋類(蛋黃應少吃)、豆製品,少吃豬、牛、羊肉,且以瘦肉為好。?
4.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品,如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水果、西紅柿、山楂等;富含維生素B6的豆製品、乳類、蛋類;富含維生素E的綠葉蔬菜、豆類等。?
5.飲食應以清淡為主,避免過鹹,最好不吃鹹菜。因為吃得過鹹,容易引起高血壓。?
6.多吃纖維素多的食物,如芹菜、粗糧等,增加胃腸蠕動,避免大便乾燥。有便秘的病人應多喝水,這樣即可促進排便,又由於小便的增加,對防止泌尿系統感染有益。有的病人,由於行動不便,害怕小便而不喝水,是非常不利的。
腦血栓的前兆
腦血栓的前兆表現在:  
1、突然發生眩暈。眩暈是腦血栓的前兆中極為常見的症狀,可發生在腦血管病前的任何時段,尤以清晨起床時發生得最多。此外,在疲勞、洗澡後也易發生。特別是高血壓患者,若1~2天反覆出現5次以上眩暈,發生腦出血或腦梗死的危險性增加。  
2、突然發生劇烈頭痛。任何突然發生的劇烈頭痛;伴有抽搐發作;近期有頭部外傷史;伴有昏迷、嗜睡;頭痛的性質、部位、分布等發生了突然的變化;因咳嗽用力而加重的頭痛;疼痛劇烈,可在夜間痛醒。如有上述腦血栓的前兆情況之一,應及早到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3、步態異常。步履蹣跚,走路腿無力是偏癱的先兆症狀之一。如果老年人的步態突然變化,並伴肢體麻木無力時,則是發生腦血栓的前兆信號。  
4、哈欠不斷。患缺血性腦血栓病者,80%發病前5~10天會出現哈欠連連的現象。  
5、高血壓病人的鼻出血。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種危險信號。數次大量鼻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這種人可能在半年之內會發生腦血栓。  
6、血壓異常。血壓突然持續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時,是發生腦血栓的前兆;血壓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時,是形成腦血栓的前兆。
7、其他先兆症狀。除上述腦血栓的前兆症狀外,嗆咳、吞咽困難、突然出現半身麻木、疲倦、嗜睡、耳鳴等也是腦血栓的前兆表現。
腦血栓治療
腦血栓治療方法:  腦血栓應儘早及時地治療,這對於降低死亡率、減輕後遺症、促進功能恢復有著重要意義。急性期的治療原則是改善腦循環、防治腦水腫、治療合併症。

西醫治療

血管擴張劑:煙酸200~300mg或鹽酸罌粟鹼60~90mg加入5%葡萄糖500毫升中靜滴,每日1次,7~10天為1療程。  降顱壓藥:發病初3天,20%甘露醇250毫升快速靜滴,每6~8小時1次。  抗血小板聚集劑:潘生丁50mg合併阿斯匹林600mg,每日3次口服。  有條件者可作動脈吻合術。

雷射治療

低強度的雷射治療儀是根據現代雷射醫學以及臨床實踐而研製開發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已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經多家醫院臨床試驗,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

腦血栓治療儀原理 如圖

雷射心腦血管治療儀,集雷射醫學、傳統中醫學、微電子科學、新能源、新材料科學等多學科的知識與技術為一體,採用微電腦晶片自控技術,通過電子時控程式自動控制650納米波長的弱雷射對人體橈動脈的照射,雷射透過人體皮膚、肌肉、血管壁後,由血液中的紅細胞吸收雷射能量,恢復其正常的帶電性能,促使紅細胞表面類脂層溶脫,促進糖代謝,從而提高血氧飽和度,改善微循環,促進血液代謝平衡。通過人體橈動脈的體外照射,激活血液組織中的多種代謝酶,糾正脂代謝異常,推動葡萄糖酵解,增加人體免疫功能,抗脂質氧化,加速清除自由基,改善血液流變參數,從而達到有效治療腦血栓的作用

理論依據

主要根據以下三種理論:

血液流變學理論

它認為缺血性疾病的發生不單純是血流的紊亂和障礙,還表現有氧氣輸送的紊亂和障礙,而後者目前又被認為是缺血性疾病的最主要病因。因此,判斷用於治療缺血性疾病的任何療法的療效,最後都要看其能否糾正和改善氧氣輸送的紊亂和障礙,能否恢復和提高血液的輸氧能力作為主要標準。

人體功能調節理論

它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開放的巨系統,人體生理功能不僅受到體內各功能系統相互之間的交流和調節的影響,也會受到外界物質、能量和信息的影響。本儀器以雷射(有時伴隨吸氧)這個外界因素去刺激體液系統(包括血液、淋巴液和唾液)、神經系統和經絡系統,能有效地調節人體組織器官及整體的功能,正體現了這個理論。

雷射生物學理論

它認為用適當波長和一定功率密度的弱雷射照射機體,能引起機體的應答反應——即雷射生物效應,如生物刺激效應、光化效應等,進而可利用這些生物效應來治病和保健。這些效應具有一定規律,本儀器的功能參數依據這些進行選擇和設定,從而確保了治療保健的效果。患上缺血缺氧性疾病應及時去醫院診治,以確保病情得到控制和好轉。但由於這類疾病的治療和康復需要較長療程,大部分患者不可能長期住院治療,也不宜長期服藥,有的患者病情被控制和好轉出院後,往往過了一段時間後又舊病復發,因此需要反覆治療甚至終生服藥。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