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Vojta療法

Vojta療法由西德學者Vojta博士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踐創建,是一種集診斷、治療、預防為一體的運動療法。這種方法是通過對身體一定部位的壓迫刺激來誘導產生全身的、協調化的反射 性移動運動,促進與改善患兒的運動機能,因此也稱其為誘導療法。由反射性俯爬與反射性翻身組成的、誘導出反射性移動運動的促通治療手法。

基本內容

本法有自成一體的Vojta姿勢反射,用於早期診斷腦性癱瘓。Vojta法通過反射性腹爬和反射性翻身兩種手技誘發患兒的運動能力、用身體各部位支持身體的能力、抬起身體的能力及移動能力,同時促進患兒肌肉收縮方向的轉換等,進而改善患兒的異常姿勢、運動模式,促進正常姿勢運動模式的發育。

Vojta姿勢反射

(1)拉起反射

小兒取仰臥位,頭正中,檢查者面對小兒,把兩手拇指從小兒手掌尺側伸入小兒的手掌中,用其餘四肢握住腕部(注意勿握住小兒手背)。將小兒從床上慢慢拉起,使軀幹與床面呈45度時,觀察小兒頭部與下肢的變化。
正常反應:
Ⅰ相:頭背屈,兩下肢輕度外展屈曲。出現時期:0-6周(佳木斯地區標準0-3.4個月)
Ⅱa相:拉起時軀幹屈曲,頭頸在上部軀幹延長線上,雙下肢稍向腹部屈曲。出現時期:7周-3個月(2.1-5.1個月)
Ⅱb相:拉起時,軀幹進一步屈曲,頭頸前屈、下頜抵胸,雙下肢屈曲,大腿可抵腹部。出現時期:4-6個月(4-6.4個月)
Ⅲ相:軀幹伸展,用坐骨結節支撐體重,肩外展,拉起時上肢屈曲有用力的表現,頭抬高,下肢半屈曲並略抬高。出現時期:7-8個月(6-10.3個月)
Ⅳ相:軀幹充分伸展,上肢用力主動拉起,下肢輕度外展,足背屈,足跟貼床。出現時間:9-12個月(8.4-12個月)
異常反應:
1)頭急度背屈。多為肌張力低下表現。
2)頭急度背屈,下肢硬性伸展,拉起時呈角弓反張狀態,似拱橋樣,又稱橋狀拉起。
3)脊柱與四肢硬性伸展,拉起時全身似木棒,又稱棒狀拉起。
4)頭背屈,四肢急度屈曲。
5)各相出現時間較同齡兒延遲。

(2)立位懸垂反射

檢查者雙手扶持小兒腋下,將小兒垂直提起,注意不要碰觸小兒背部,觀察兩下肢動作反應。
正常反應:
Ⅰa相:兩下肢呈遲緩性半伸展(半屈曲)狀態。出現時期:0-3個月(0-3.9個月)
Ⅰb相:兩下肢主動向腹部屈曲。出現時期:4-7個月(2.6-7.6個月)
Ⅱ相:兩下肢主動的自由伸展。出現時期:7-12個月(6.4-12個月)
異常反應:
1)雙下肢內收內旋,硬性伸展,交叉、尖足。
2)上肢一側伸展,一側屈曲,兩下肢屈曲。
3)上肢伸展,下肢屈曲或上下肢全呈屈曲狀態。

(3)俯臥位懸垂反射

小兒取俯臥位,檢查者用雙手掌扶持小兒腋下並呈水平狀提起小兒,觀察頭部、軀幹及四肢變化。
正常反應:
Ⅰ相:頭、軀幹、四肢依重力呈自然下垂及輕度屈曲狀態。出現時期:0-6周(0-2.5個月)
Ⅱ相:頭頸伸展達軀幹延長線上,脊柱略伸展,四肢呈輕度屈曲狀態。出現時期:7周-4個月(1.8-6.6個月)
Ⅲ相:頭頸、軀幹對稱性伸展,6個月時伸展到骶尾部。上肢自由伸展,下肢輕度屈曲或伸展。出現時期:4-12個月(3.6-12個月)
異常反應:
1)手握拳,上肢屈曲緊貼胸部,下肢硬性伸展。
2)上下肢均呈伸展狀。
3)頭與四肢下垂、脊柱上凸,呈倒“U”形,多為肌張力低下表現。
4)頭背屈,脊柱與下肢呈硬性伸展,下肢交叉、尖足、角共反張。

(4)Collis水平反射

小兒仰臥位或側臥位,檢查者位於小兒身後或一側,一手握住小兒上臂,另一手握住小兒同側下肢大腿根不,從檢查台上向上水平提起,觀察另一側上下肢的姿勢變化。
正常反應:
Ⅰa相:上肢突然伸展,手指張開呈擁抱反射樣,頭部下垂,下肢呈屈曲狀態。出現時期:0-6周(0-2.2個月)
Ⅰb相:手指張開但不呈擁抱反射樣,上肢輕度屈曲或伸展,頭頸伸展與軀幹平行。出現時期:7周-3個月(1.9-5.8個月)
Ⅱ相:手指張開,支撐在檢查台上,下肢稍彎曲或略伸展。出現時期:3-8個月(4-8.8個月)
Ⅲ相:上下肢對檢查台都呈支撐動作。出現時期:8-12個月(6.2-12個月)
異常反應:
1)頭背屈,手握拳緊貼胸部,上肢呈屈曲狀態,下肢伸展或屈曲。
2)上肢伸展,呈擁抱反射樣動作,下肢也伸展。
3)上下肢伸直,但無支撐樣動作。

(5)斜位懸垂反射

小兒取俯臥位,檢查者雙手從兩側握住小兒的胸腹部水平上提,然後迅速向一側傾斜(轉體),觀察上下肢和頭部及軀幹的狀態。
正常反應:
Ⅰ相:上肢呈擁抱反射樣動作,上側下肢屈曲,足背屈、內旋、趾張開;下側下肢伸展,足背屈、外旋、趾屈曲,脊柱側彎(上凸)。出現時期:0-10周(0-2.7個月)
Ⅰu相:這是Ⅰ相與Ⅱ相的過渡相,表現為上肢呈擁抱反射樣,下肢屈曲,頭頸部較Ⅰ相略伸展。出現時期:2.5-5個月(1.9-5.6個月)
Ⅱ相:四肢對稱屈曲,手指伸展,下肢屈曲略外展,足呈中間位,略外展。出現時期:5-7個月(4.7-8.1個月)
Ⅱu相:為Ⅱ相與Ⅲ相的過渡相,上肢稍外展,下肢緩慢的屈曲或外展。出現時期:7-9個月(6.9-9.1個月)
Ⅲ相:頭部直立,四肢充分伸展,上側上下肢外展,下側上下肢可輕度屈曲。出現時期:8-12個月(8.3-12個月)
異常反應:
1)上肢呈擁抱反射樣姿勢,下肢呈硬性伸展。
2)手緊握拳,緊貼胸部,下肢伸展。
3)上肢屈曲,下肢硬性伸展。
4)頭背屈,肩後伸,四肢伸展。下肢內收、內旋、交叉、尖足。
5)頭下垂,脊柱上凸,上下肢呈遲緩性伸展狀態。

(6)Collis垂直反射

小兒仰臥位,檢查者位於小兒頭上方,用手握住小兒一側大腿,待肌緊張發生後,向上迅速提起,使小兒呈垂直倒立姿勢。觀察另一側下肢的反應。然後再檢查另一側。
正常反應:
Ⅰ相:自由側下肢屈髖、屈膝呈90度的姿勢。出現時期:0-6個月(0-7.6個月)
Ⅱ相:髖關節屈曲,膝關節伸展,上肢呈保護性伸展反射樣,出現雙手支撐動作。出現時期:6-12個月(5.9-12個月)
異常反應:
1)自由側下肢呈硬性伸展,尖足,上肢屈曲或伸展。
2)自由側下肢呈過度屈曲狀態。
3)肌張力低下,呈倒垂狀,頭、頸、軀幹無伸展動作,無雙手的保護性伸展動作,自由側下肢呈遲緩性屈曲或伸展狀態。

(7)倒位懸垂反射

小於5個月小兒取仰臥位,大於5個月小兒取俯臥位,檢查者立於足端雙手分別握住小兒的兩側大腿,迅速上提使呈倒位懸垂狀,觀察小兒頭、頸、軀幹的伸展狀態及上肢與軀幹的夾角。
正常反應:
Ⅰa相:上肢出現擁抱反射樣動作,頭頸部無伸展動作。出現時期:0-1.5個月(0-2.4個月)
Ⅰb相:兩上肢呈擁抱反射伸展相動作,上臂與軀幹呈90度角,頭正中略有伸展,髖關節稍屈曲。出現時期:1.5-3個月(1.6-4.5個月)
Ⅱ相:頭、頸與胸腰部伸展,髖關節伸展,上臂向下與軀幹成135度角。出現時期:4-6個月(3-7.3個月)
Ⅲ相:頭、頸、軀幹伸直,上肢伸展有保護性伸展反射樣動作。上臂與軀幹成170度角。出現時期:6-9個月(7-12個月)
Ⅳ相:自發的隨意運動,小兒軀幹屈曲,有主動抓住檢查者的抓人動作。出現時期:9-12個月(7.9-12個月)
異常反應:
1)手緊握拳,上肢屈曲緊貼胸部,頭、頸、軀幹無伸展動作。
2)雙手伸展,肩後退,上肢向後呈非對稱性姿勢。
3)上肢屈曲於胸前呈吃手樣動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