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15~20毫米,翅展雄34~40毫米,雌45~50毫米,體
色呈黃褐至暗褐色,後胸和第2、3腹節背面各有一黑色短毛束,前翅有1條深褐色腎形橫脈紋,微向外彎曲,內區布滿白色鱗片,內線為一條內襯白色細線的褐色寬頻,後翅淡黃帶褐色。雌蛾體色比雄蛾稍深,觸角長齒狀,雌蛾觸角羽狀。卵:半球形,淡青綠色。
幼蟲:共5齡,老熟幼蟲體長約40毫米,體色呈黑褐,頭部有光澤,上生褐色次生剛毛,亞背線和氣門下線為橙褐色間斷的線,前胸背板長有褐色毛,前胸背面兩側各有一黑色大瘤,上生向前伸的長毛束,其餘各瘤褐色,上生白褐色毛,第1~4腹節背面有暗黃褐色短毛刷,第8腹節背面有黑褐色毛束,除前胸及第1~4腹節外的瘤上有白色羽狀毛,胸足每節上方白色,跗節有褐色長毛。
蛹:長約20毫米,紅褐色,背面有長毛,腹部前4節具灰色瘤狀突起。
寄主
茶樹,大豆,綠豆,苜蓿,蠶豆,柿,柳等多種農作物。
為害特點
幼蟲咬食茶樹葉片,發生嚴重時把茶葉取食一光。
生活習性
長江流域茶區年生3代,貴州湄潭2代,均以幼蟲在茶樹中下部葉片背面越冬,翌年4月開始為害。貴州一代成蟲於5月中旬一6月下旬發生,第二代於8月上旬一9月中旬發生。卵期11天,幼蟲期35天左右,蛹期10一13天。卵多產在葉背。初孵幼蟲集中在葉背取食葉肉。成長幼蟲分散為害,食葉成缺刻或孔洞。嚴重時僅留主脈。老熟幼蟲在葉背結絲繭化蛹。
防治方法
1、清除在樹葉片背面的越冬幼蟲,減少蟲源。
2、掌握在各代幼蟲分散為害之前,及時摘除群集為害蟲葉,清除低齡幼蟲。
3、藥劑防治,參見茶毒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