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
因脾主運化水液,其性惡濕,在液為涎,開竅於口。涎為口津,是唾液中較清稀的部分,在進食時分泌較多,具有保護口腔黏膜、潤澤口腔、幫助食物吞咽和消化的作用。《素問·宣明五氣篇》說:“脾為涎”,故有涎出於脾而溢於胃之說。《素問·玉機真髒論》說:“然而脾善惡可得見之乎?岐伯曰:善者不可得見,惡者可見。”此雖為論脈法而設,但同樣也可以解釋在正常情況下,涎液上行於口,但不溢於口外,所以不會出現異常的吞咽動作。若脾氣失調、脾胃不和,導致涎液分泌急劇增加或大量減少,臨床則出現以頻頻“吞咽”為特徵的諸多病變,故云“脾為吞”,即指脾病時易於出現吞咽異常症狀。
脾為吞還包括“吞酸”之症。所謂吞酸,是指胃內酸水上攻口腔、咽嗌,不及吐出而下咽的證候,又稱咽酸。《醫林繩墨·吞酸吐酸》曰:“吞酸者,胃口酸水攻激於上,以致咽嗌之間,不及吐出而咽下,酸味刺心,有若吞酸之狀也。”所以,吞酸患者自覺症狀為酸水由胃中上泛,隨即咽下,咽喉食道灼熱嘈雜,若吞食酸物之狀。同時,臨床見很多患者發病時喜歡少量吞飲食物以緩解咽喉食道的刺激症狀。
中醫套用
臨床觀察所見,“脾為吞”常見3種情況:一是吞涎,即因脾虛濕盛,脾運化水液失職,水濕或濕熱泛溢於口,症見口中多涎,頻頻吞咽;二是吞引,多見於痰氣互結,咽中如有物阻,津液失於敷布,常伴口咽乾澀,頻頻吞引可疏導氣機,暫緩不適;三是吞酸,與吐酸不盡相同,此多緣於濕盛於脾,郁久化熱,患者自覺有酸水從胃中上泛,隨即咽下,而後咽部食道有灼熱嘈雜之感。三者表現形式雖不盡相同,但基本病機均為脾虛或痰濕壅盛,當以健脾和胃,化痰除濕之品治之,故臨床上見到以“吞”為特徵的臨床表現時,須考慮從脾入手,調理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