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中醫術語]

脾[中醫術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①指五臟之一,與胃相表里,主運化水谷精微,輸布全身,供應各方面的需要,維持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

②指推拿穴位名。

概念

①五臟之一,位於中焦,居膈之下,與胃相表里。

②推拿穴位名,脾經。

中醫解讀

一、五臟之一

脾位於中焦,在膈之下,胃的左方。《素問·太陰陽明論》說:“脾與胃以膜相連”。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運化,統攝血液。脾胃同居中焦,是人體對飲食物進行消化、吸收並輸布其精微的主要臟器。人出生之後,生命活動的繼續和精氣血津液的化生和充實,均賴於脾胃運化的水谷精微,故稱脾胃為 “後天之本”。脾氣的運動特點是主升舉。脾為太陰濕土,又主運化水液,故喜燥惡濕。

脾在體合肌肉而主四肢,在竅為口,其華在唇,在志為思,在液為涎。足太陰脾經與足陽明胃經相互屬絡於脾與胃,相為表里。脾在五行屬土,為陰中之至陰,與長夏之氣相通應,旺於四時。

二、推拿穴位名

推拿穴位名。見陳氏《小兒按摩經》。又名脾土、脾經。①位於拇指遠端的指腹面。治脾胃虛弱之疳積之泄瀉等。《針灸大成》卷十:“飲食不進,人瘦弱,肚起青筋,面黃,四肢無力用之。”②位於拇指橈側緣。

中醫套用

一、五臟之脾

(一)主要生理功能

1、主運化

脾主運化,是指脾具有把飲食水谷轉化為水谷精微(即谷精)和津液(即水精),並把水谷精微和津液吸收、轉輸到全身各臟腑的生理功能。這是整個飲食物代謝過程中的中心環節,也是後天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主要生理機能。為了更好地理解脾氣運化的具體作用和過程,將其分為運化食物和運化水液兩個方面的生理過程來闡述。

(1)運化食物

運化食物,是指脾氣促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並轉輸其精微(谷精)的功能。食物經胃的受納腐熟,被初步消化後,變為食糜,下送於小腸作進一步消化。食物的消化雖在胃和小腸中進行,但必須經脾氣的推動、激發作用,食物才能被消化。由胃傳入小腸的食糜,經脾氣的作用進一步消化後,則分為清濁兩部分。其精微部分,經脾氣的激發作用由小腸吸收,再由脾氣的轉輸作用輸送到其他四髒,分別化為精、氣、血、津液,內養五臟六腑,外養四肢百骸、皮毛筋肉。即《素問·玉機真藏論》所謂“脾為孤髒,中央土以灌四傍”;《素問·厥論》所謂“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因此,脾氣的運化功能健全,則能為化生精、氣、血等提供充足的養料,臟腑、經絡、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組織就能得到充足的營養而發揮正常的生理活動。若脾氣的運化功能減退,稱為脾失健運,也必然影響食物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而出現腹脹、便溏、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等精氣血生化不足的病變。

(2)運化水液

運化水液,是指脾氣的吸收、轉輸水精,調節水液代謝的功能。脾氣運化水液的功能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將胃和小腸消化吸收的津液,即水精,以及大腸吸收的水液,由腎氣的蒸化作用回吸收的水液,經脾氣的轉輸作用上輸於肺,再由肺的宣發肅降作用輸布於全身,使“水精四布,五經並行”(《素問·經脈別論》)。二是在水液的代謝過程中起樞轉作用。肺為水之上源,腎為水之下源,而脾居中焦,為水液升降輸布的樞紐。凡水液的上騰下達,均賴於脾氣的樞轉。脾氣散精,將水精和部分谷精一同上輸於肺,其中清純部分經肺的宣發作用,輸布於皮毛、肌腠和頭面諸竅而潤澤之;濃厚部分在肺的肅降作用下,下行濡潤五臟六腑。輸送到皮膚肌腠的津液被利用後可化汗排出體外。輸送到臟腑的水精,被臟腑利用後化為濁液歸腎或膀胱,經腎氣的蒸化作用,濁中之清上升,經脾氣之轉輸上達於肺,再次參與水液代謝;濁中之濁變為尿液排出體外。由於脾氣在水液的升降布散運動中發揮著樞轉作用,使之上行下達,暢通無阻,從而維持了水液代謝的平衡。若脾氣運化水液的功能失常,必然導致水液在體內停聚而產生水濕痰飲等病理產物,甚至導致水腫,故《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臨床治療此類病證,一般採用健脾燥濕和健脾利水之法。

運化食物和運化水液,是脾主運化的兩個方面,二者是同時進行的。飲食物是人類出生後所需營養的主要來源,是生成精、氣、血、津液的主要物質基礎,而飲食物的消化及其精微的吸收、轉輸都由脾所主,脾氣不但將飲食物化為水谷精微,為化生精、氣、血、津液提供充足的原料,而且能將水谷精微吸收並轉輸至全身,以營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使其發揮正常功能,並能充養先天之精,促進人體的生長發育,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故稱為“後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的理論,對養生防病有著重要意義。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護脾胃,使脾氣充實,運化功能健全,則正氣充足,不易受到邪氣的侵襲,即所謂“四季脾旺不受邪”(《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否則,脾氣不健,氣血虧虛,人體易病。所以元·李杲《脾胃論·脾胃盛衰論》說:“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

2、主統血

脾主統血,是指脾氣有統攝、控制血液在脈中正常運行而不逸出脈外的功能。明·薛己《薛氏醫案》明確提出:“心主血,肝藏血,脾能統攝於血。”清·沈明宗《金匱要略編注》也說:“五臟六腑之血,全賴脾氣統攝。”

脾氣統攝血液的功能,實際上是氣的固攝作用的體現。脾氣是一身之氣分布到脾臟的一部分,一身之氣充足,脾氣必然充盛;而脾氣健運,一身之氣自然充足。氣足則能攝血,故脾統血與氣攝血是統一的。脾氣健旺,運化正常,氣生有源,氣足而固攝作用健全,血液則循脈運行而不逸出脈外。若脾氣虛弱,運化無力,氣生無源,氣衰而固攝功能減退,血液失去統攝而導致出血。病理上,脾不統血與氣不攝血的機理亦是一致的。只是由於脾氣有升舉的特性,並與肌肉有密切的關係,所以習慣上把下部和肌肉皮下出血,如便血、尿血、崩漏及肌衄等,稱為脾不統血,寓涵血隨氣陷而下逸出血的病機在內。脾不統血由氣虛所致,屬虛性出血,一般出血色淡質稀,如為便血,可呈黑色柏油樣,並有氣虛見症。

(二)生理特性

1、脾氣主升

脾氣主升,是指脾氣的運動特點,以上升為主,具體表現為升清和升舉內臟兩方面生理作用。

(1)升清

“清”是指水谷精微等營養物質。脾主升清,是指脾氣的升動轉輸作用,將胃腸道吸收的水谷精微和水液上輸於心、肺等髒,通過心、肺的作用化生氣血,以營養濡潤全身。若脾氣虛衰或被濕濁所困,升動轉輸功能失常,則致水谷精微和水液的輸布運行失常,氣血的化生和輸布障礙,各臟腑經絡形體官竅因得不到精氣血津液的滋潤、濡養和激發、推動作用而致功能不能正常發揮,因而出現各種各樣的代謝失常的病變。

脾氣的升清作用,實際上是脾氣運化功能的表現形式。脾主升清與胃主降濁相對而言,二者相互為用,相反相成。“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清·葉桂《臨證指南醫案·脾胃門》),脾胃升降協調,共同完成飲食水谷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轉輸。若脾氣虛弱而不能升清,濁氣亦不得下降,則上不得精氣之滋養而見頭目眩暈,精神疲憊;中有濁氣停滯而見腹脹滿悶;下有精氣下流而見便溏、泄瀉。正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說:“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䐜脹。”

(2)升舉內臟

脾主升舉內臟,是指脾氣上升能起到維持內臟位置的相對穩定,防止其下垂的作用。脾氣上升而胃氣下降,升降協調平衡,是維持臟器位置恆定不移的重要因素。由於脾氣是主升的,因而脾氣上升是防止內臟位置下垂的重要保證。若脾氣虛弱,無力升舉,反而下陷,可導致某些內臟下垂,如胃下垂、腎下垂、子宮脫垂(陰挺)、脫肛(直腸脫垂)等。臨床治療內臟下垂病證,常採用健脾升陷的補中益氣湯治之。“中氣”是脾胃二氣的合稱,是升降協調的沖和之氣,其氣下陷主要責之脾氣不升,故中氣下陷也稱為脾氣下陷。

2、喜燥惡濕

喜燥惡濕是脾的生理特性之一,與胃的喜潤惡燥相對而言。脾之所以有喜燥惡濕的特性,是與其運化水液的生理功能分不開的。脾氣健旺,運化水液功能發揮正常,水精四布,自然無痰飲水濕的停聚。然脾氣升動,才能將水液上輸於肺,即所謂“脾氣散精,上歸於肺”,而脾氣升運的條件之一就是脾體乾燥而不被痰飲水濕所困,如清·吳達《醫學求是》所說:“脾燥則升。”若脾氣虛衰,運化水液的功能障礙,痰飲水濕內生,即所謂“脾生濕”;水濕產生之後,又反過來困遏脾氣,致使脾氣不升,脾陽不振,稱為“濕困脾”。外在濕邪侵入人體,困遏脾氣,致脾氣不得上升,也稱為“濕困脾”。由於內濕、外濕皆易困遏脾氣,致使脾氣不升,影響正常功能的發揮,故脾欲求乾燥清爽,即所謂“脾喜燥而惡濕”。臨床上,對脾生濕,濕困脾的病證,一般是健脾與利濕同治,所謂“治濕不治脾,非其治也。”據以上兩個生理特性,可以推測脾氣下陷的病機主要有二:一是脾氣虛衰,無力升舉,又稱為中氣下陷,當健脾益氣治之;二是脾氣被濕所困,不得上升反而下陷,治當除濕與健脾兼用。

(三)與形、竅、志、液、時的關係

1、在體合肉,主四肢

脾在體合肉,是指脾氣的運化功能與肌肉的壯實及其功能發揮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如《素問·痿論》說:“脾主身之肌肉。”全身的肌肉,都有賴於脾胃運化的水谷精微及津液的營養滋潤,才能壯實豐滿,並發揮其收縮運動的功能,正如張志聰注釋《素問·五藏生成》所說:“脾主運化水谷之精,以生養肌肉,故主肉。”脾胃的運化功能失常,水谷精微及津液的生成和轉輸障礙,肌肉得不到水谷精微及津液的營養和滋潤,必致瘦削,軟弱無力,甚至痿廢不用。健脾胃生精氣是治療痿證的基本原則,《素問·痿論》稱為“治痿獨取陽明”。

四肢與軀幹相對而言,是人體之末,故又稱“四末”。人體的四肢,同樣需要脾胃運化的水谷精微及津液的營養和滋潤,以維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動,故稱“脾主四肢”。脾氣健運,則四肢的營養充足,活動輕勁有力;若脾失健運,轉輸無力,則四肢的營養缺乏,可見倦怠無力,甚或痿廢不用。所以《素問·太陰陽明論》說:“四肢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徑至),必因於脾乃得稟也。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谷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即是說明四肢的功能正常與否,與脾氣的運化和升清功能是否健旺密切相關。

2、在竅為口,其華在唇

脾開竅於口,是指人的食慾、口味與脾的運化功能密切相關。口腔在消化道的最上端,主接納和咀嚼食物。食物經咀嚼後,便於胃的受納和腐熟。脾的經脈“連舌本,散舌下”,舌又主司味覺,所以,食慾和口味都可反映脾的運化功能是否正常。脾氣健旺,則食慾旺盛,口味正常,如《靈樞·脈度》說:“脾氣通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若脾失健運,濕濁內生,則見食欲不振,口味異常,如口淡乏味、口膩、口甜等。

脾之華在唇,是指口唇的色澤可以反映脾氣功能的盛衰。如《素問·五藏生成》說:“脾之合,肉也;其榮,唇也。”《靈樞·五閱五使》說:“口唇者,脾之官也。”脾氣健旺,氣血充足,則口唇紅潤光澤;脾失健運,則氣血衰少,口唇淡白不澤。

3、在志為思

脾在志為思,是指脾的生理功能與思志相關。思即思慮,屬人體的情志活動或心理活動的一種形式,與思維、思考等概念有別。思雖為脾志,但與心神有關,故有“思出於心,而脾應之”之說。正常限度內的思慮,是人人皆有的情志活動,對機體並無不良影響。但思慮過度,或所思不遂,則會影響機體正常的生理活動,並且主要影響氣的運動,導致氣滯或氣結。從影響臟腑的生理功能來說,思慮太過,最易妨礙脾氣的運化功能,致使脾胃之氣結滯,脾氣不能升清,胃氣不能降濁,因而出現不思飲食、脘腹脹悶、頭目眩暈等症。

4、在液為涎

涎為口津,即唾液中較清稀的部分,由脾精、脾氣化生並轉輸布散,故說“脾在液為涎”。涎具有保護口腔黏膜,潤澤口腔的作用,在進食時分泌旺盛,以助穀食的咀嚼和消化,故有“涎出於脾而溢於胃”之說。在正常情況下,脾精、脾氣充足,涎液化生適量,上行於口而不溢於口外。若脾胃不和,或脾氣不攝,則導致涎液化生異常增多,可見口涎自出。若脾精不足,津液不充,或脾氣失卻推動激發之能,則見涎液分泌量少,口乾舌燥。

5、與長夏之氣相通應

五臟應四時,脾與四時之外的“長夏”(夏至~處暑)相通應。長夏之季,氣候炎熱,雨水較多,天陽下迫,地氣上騰,濕為熱蒸,蘊釀生化,萬物華實,合於土生萬物之象,而人體的脾主運化,化生精氣血津液,以奉生身,類於“土爰稼穡”之理,故脾與長夏,同氣相求而相通應。長夏之濕雖主生化,而濕之太過,反困其脾,使脾運不展。故至夏秋之交,脾弱者易為濕傷,諸多濕病由此而起。又因時逢炎夏,濕與熱兼,濕熱交相為病,多見身熱不揚、肢體困重、脘悶不舒、納呆泄瀉等濕熱交結不解的症狀。治療應因時制宜,除濕而熱自退,所謂“濕去熱孤”之法。

此外,又有“脾主四時”之說。如《素問·太陰陽明論》說:“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髒,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獨主於時也。”提出脾主四季之末的各十八日,表明四時之中皆有土氣,而脾不獨主一時。人體生命活動的維持,依賴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和津液的充養;心肺肝腎的生理功能,皆賴脾氣及其化生的精微物質的支撐。脾氣的運化功能正常,則四髒得養,功能正常發揮,人體康健,不易得病,有病也易於康復。這即是脾主四時的意義所在。

二、推拿穴位——脾經

(一)操作方法

1、一手將患兒拇指屈曲,另一手循拇指橈側緣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旋推拇指末節羅紋面,稱補脾經;

2、由指根向指端方向直推,稱清脾經;

3、補脾經和清脾經統稱推脾經,往返推為平補平瀉,稱清補脾經。

(二)功效

健脾和胃,補益氣血,清熱利濕,化痰止嘔。

(三)適應證

1、治療脾胃虛弱導致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肌肉消瘦等;

2、濕熱熏蒸、皮膚發黃、噁心嘔吐、腹瀉、痢疾等;

3、治療脾胃不和導致的飲食停滯、胃脘痞悶、吞酸納呆、嘔吐腹瀉等;

4、小兒體虛,正氣不足,患斑疹熱病時,可推補本穴。

(四)注意事項

小兒脾胃薄弱,多用補瀉,體壯邪實者方用清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