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褲族

脫褲族

脫褲族,主旨為讓人們嘗試新鮮,摒棄保守,為生活增加樂趣,脫褲族始於2002年的紐約,最初只是少數人為了好玩發起的一項活動。脫褲族,又稱為捷運無褲日,是一個美國民間組織,每年的1月13日,人們脫去外褲淡定地搭乘捷運、火車或電車。

介紹

而如今已發展成為一個全球性的活動,參加者可能是為釋放壓力,也可能是年輕人一種對自我、對社會的挑戰。

概述

鼓勵大家“擯棄保守思想、嘗試新東西、為生活增添樂趣”。在2002年於紐約發起這項活動,10多年來,這項活動已走向世界,全球每年有60多個城市都會出現類似景象,上海則在前天成為新加入的城市。[1]

歷史起源

無褲日原本是在五月的第一個星期五,早在1985年或1986年首次慶祝無褲日,經過多年的演變成了現在的不穿褲子搭捷運,首次慶祝不穿褲子搭捷運是在2002年1月,由紐約的“處處改進”組織發起,當時只有七個人參加。隨後的幾年參加人數劇增。

2012年有近4000人在紐約的“不穿褲子搭捷運”。短短十年間,這個以“人類社會行為試驗”為目的的活動在美國各大城市興起,並迅速波及到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數十個城市。

脫褲族始於2002年的紐約,最初只是少數人為了好玩發起的一項活動,而如今已發展成為一個全球性的活動。

內容

參加這一活動的人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自願在捷運中脫褲子,二是能夠板住臉以免露出任何破綻。組織者表示,這個活動的目的是找到更多同伴,並且給人們帶來些笑聲。同一天,這種“不穿褲子乘捷運”活動也在瑞士蘇黎世上演,數十人只穿內褲乘坐有軌電車穿越城市街道。

“無褲日”的目的是不穿褲子乘捷運,並儘量直視對方的臉。參與者表現得仿佛不認識彼此,除了不穿褲子之外,其他的衣著要符合冬天的裝扮——戴帽子、圍圍巾、穿大衣等.

“節日”期間所有搭捷運的活動參與者一律只穿內褲,但必須是平頭褲或三角褲。

實施情況

不穿褲子搭捷運日活動曾經在加拿大的多倫多、美國的紐約、舊金山等各個城市舉辦過類似的活動,而北美以外唯一舉辦類似活動的城市是澳大利亞的阿德萊德。

紐約:2009年12月,當天大約有900名紐約市民參加了由Improv Every where組織的“NoPants Subway Ride”活動。舉辦此次活動就是讓人們嘗試摒棄保守,為生活增加樂趣。

廣州:2010年1月,廣州首個“不穿褲子搭捷運日”誕生了,並引起全城熱話。這次“廣州不穿褲子搭捷運日”打著的旗號是“低碳生活”和“廣州亞運”。

蘇黎世:2011年1月9日,作為一年一度捷運“無褲日”活動的一部分,瑞士眾多愛好者冒著嚴寒身穿梭於繁忙的蘇黎世捷運內。

台北:2012年2月,一家運動品牌邀請一群年輕男女,在台北東區街頭模仿海外“無褲日”活動,成功吸引眾人目光。

上海:2013年1月13日,上海捷運內,十多名老外下身僅穿著一條內褲在捷運4號線等列車內乘車,許多人全都不穿外褲只穿一條內褲,同時擠上同一班捷運,讓身邊市民無不目瞪口呆。

觀點

面對這些“脫褲族”的乘客,不少旅客側目以視,有的好奇打量,也有人質疑這種行為是否違法。

捷運運營方表示不建議普通乘客模仿,畢竟這么冷的天,體質弱者有些不合適。如果這些乘客的行為確實影響到了正常運營秩序,我們肯定會進行勸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