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胎景泰藍

脫胎景泰藍

脫胎景泰藍也叫脫胎琺瑯是清末誕生的,六七十年代流傳於天津、河北一帶。對於燒制藝人的技術要求非常高,不同於普通的景泰藍使用銅胎,脫胎景泰藍是沒有胎體的,只有掐絲和透明的琺瑯釉料。脫胎景泰藍在逆光下觀看絢麗韻雅意境非凡,造型也很優美,立體感強。

脫胎景泰藍簡介

脫胎景泰藍脫胎景泰藍

正宗脫胎掐絲琺瑯(也叫“脫胎景泰藍”),這種脫胎琺瑯工藝是由原來的“銅胎掐絲琺瑯"工藝演進而來的。這種脫胎景泰藍的發源地是在北京,據說早在清末就已經誕生了這種琺瑯工藝,但當時只是一家之作,成品的脫胎琺瑯作品流傳下來的比較少,也因此很多人都認為此種工藝是40年代才相繼在北京出現的。然後六七十年代流傳於天津、河北一帶。
但是好景不常,由於近些年旅遊業迅速發展,人們了解景泰藍大多是從導遊那裡得知的,而導遊多半在故宮內介紹的都是“銅胎掐絲琺瑯”也因此人們對脫胎掐絲琺瑯不太了解,由此致使脫胎琺瑯沒有了市場,最終導致北京景泰藍大廠均不再生產了。
脫胎景泰藍八九十年代曾在天津、河北流行過一段時間,但是最終還是沒落了。
脫胎景泰藍燒制工藝難度非常大,尤其是技巧方面是需要常年累月老藝人通過多年的經驗積累才能掌握的,前些年由於為提高產量滿足市場需求的景泰藍的製作技術改良以及面對工作量指標生產工人浮躁的心境再也無法“與世無爭”的“用心”去用按照工藝流程去燒制脫胎景泰藍了。​
這種工藝的成品留存很少,工藝雖然沒有失傳,但因為市場需求量非常少,大部分工廠也已不再製作了。它的顏色在逆光下觀看絢麗韻雅意境非凡,造型也很優美,立體感強,收藏有很大的升值空間

脫胎景泰藍的製作工藝

脫胎景泰藍酒杯脫胎景泰藍酒杯

脫胎景泰藍是在燒成的碳胎上進行掐絲,然後再經過高溫將碳胎燒掉,從而形成鏤空,再運用精湛的製作技藝在上面進行點藍等工序,整個過程需要十數道工序。透明藍的製作過程雖然不如銅胎掐絲琺瑯複雜,但對手工要求較高,因此不能批量生產,“點藍”時老師傅需要用吸管蘸著藍料在鏤空的銅絲縫隙中操作,然後經過燒制、補料,再燒制、再補料,反覆十幾遍後才能進行打磨、鍍金等後續步驟。一個簡單的筆筒就需要花費四五天的時間才能完成,而成品率只有50%,因此“透明藍”格外稀有金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