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氧精胍菌素

DSG是抗腫瘤抗生素精胍菌素spergualin的衍生物中抗腫瘤活性最強的化合物。但是由於其具有更好的免疫抑制活性,目前套用較廣泛的是作為免疫製劑,尤其套用於胰島移植中。

藥理作用

本品是一種結構獨特的免疫抑制劑,在動物器官移植模型及

15-Deoxyspergualin15-Deoxyspergualin
臨床移植試驗中均顯示出強大的活性.研究結果表明,DSG對於有絲分裂原引起的T淋巴細胞或B淋巴細胞增生均無抑制作用,但在混合淋巴細胞反應(MLR)中卻以50%~70%的最大抑制T淋巴細胞的增生.MLR與直接的有絲分裂原刺激的區別是:①MLR是抗原特異性的;②MLR中包含有輔助細胞的協同作用;③MLR需要3~5d才能達到最強增生階段,其中任何一個因素都可能影響DSG在MLR中對淋巴細胞增生的抑制作用。
離體實驗中測得DSG的最強免疫抑制活性是抑制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的生成,在為期7d的MLR的開始階段加入DSG可抑制80%以上的TC淋巴細胞生成。DSG不僅抑制CD8+細胞白介素2(IL-2)受體的表達,而且還強烈抑制抗體生成細胞的生成。DSG抑制胸腺前T細胞CD4-、CD8-向CD+4、CD+8的轉化,但並不影響CD4+、CD+8向CD4+、CD8-或CD4-、CD8+的轉化,同樣,DSG抑制前B細胞A-C向C'轉化,而成熟的B細胞卻不受其影響。由此可以推斷,DSG可能通過干擾某些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分化為相應的效應細胞來介導它的某些免疫抑制作用。
一般公認DSG的作用靶細胞包括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DSG具有對巨噬細胞的免疫調節活性,如抑制超氧化物生成,下調MHC-2型抗原表達及減少IL-1的分泌。同時DSG可抑制體內移植的胰島細胞在移植早期的無功能病變,後者被認為是對胰島細胞的直接排斥所致,它由巨噬細胞的細胞毒活性介導。在DSG與環孢素A(CsA)作用機制的比較研究中發現,DSG對淋巴細胞激活的干擾較CsA晚。逆轉錄PCR技術檢測結果顯示,DSG對細胞因子mRNA無明顯影響,對IL-2產生的作用微弱,提示DSG作用於淋巴細胞早期激活之後,推遲24h給藥不影響DSG阻斷初期抗體反應。
為了進一步闡明DSG的作用機制,人們研究DSG在細胞內的結合蛋白。親和性毛細管電泳(ACE)法分析表明,DSG可特異性地與Hsp70結合,後者為熱休克蛋白(heat-shock proteins,Hsp)家族中的基本成員之一。Hsp70與DSG同系物的結合力與它們的免疫抑制作用有關,表明Hsp70可能是一類新的免疫結合蛋白(immunophilin)。目前認為,DSG與Hsp70結合後通過以下兩條可能的途徑發揮其免疫抑制作用:①Hsp70分子內含有一與MHC分子相似的溝區,它在Hsp70分子與抗原提呈細胞粘附及抗原多肽在細胞內轉運過程中起重要作用;②Hsp70與一種糖皮質激素受體Hsp59,或環孢素結合蛋白(cyclophilin)結合為複合體而產生免疫抑制作用。這一發現使CsA、FK506、DSG、類固醇類激素通過共同的免疫抑制途徑聯繫起來。由於抗原能經此兩種途徑處理,DSG可能在抗原處理早期階段抑制免疫反應。轉錄因子的核內轉運與免疫反應的發展密切相關,對此過程的抑制極有可能使免疫反應發展過程中斷。此外,另一些Hsp70介導的過程也可能受到DS珠影響。由於巨噬細胞對抗原的處理在異種移植排斥中的關鍵地位,因此認為DSG對該過程的抑制與其抗異種移植排斥的能力有關。DSG確切的作用機制目前尚未完全弄清,但就目前所知,DSG是通過干擾細胞毒性T細胞、抗體生成細胞B細胞的分化、干擾抗原提呈而發揮免疫抑制作用。

藥動作用:

DSG是一種高極性的水溶性分子,生物利用度低於5%,但經腸外途徑給藥可較好發揮作用。目前在研究中最常用的給藥途徑是將裝有DSG的微滲透泵植入皮下,可緩慢連續在體內灌注藥物14d。通過對DSG分子進行化學修飾以生產可供口服的製劑的研究正在進行中。在人類及某些動物上進行的研究表明,經靜脈一次注射DSG後,DSG的Cmax及AUC呈劑量依賴性,藥物被迅速消除,其清除率與劑量無關。小鼠的最大耐受量為10.5mg/kg,其他各類動物的最大耐受劑量亦大致是相等的。

適應症:

在各種實驗性器官和細胞移植中均表現出強有力的免疫抑制活性,對同種或異種移植均有效,在胰島移植方面更具有特別的套用價值。臨床試用於防治急性、復發性和慢性排斥反應。

不良反應:

有關DSG的不良反應的資料來源於對常規化療無效的白血病及其他腫瘤的治療試驗中,由於DSG的劑量遠遠高於其產生免疫抑制作用的有效劑量,因而可清楚地認識該藥的不良反應。人類或嚙齒類使用適當劑量DSG治療,無明顯全身性毒性,也未發現有致癌性。但使用高劑量時可能發生神經系統症狀,包括闐癇發作、誦讀困難和其他的神經系統異常表現。它既影響中樞神經系統,也影響外周神經系統,如果及時停藥,不會造成不可逆性神經系統損害。DSG在毒性方面與其他免疫抑制劑的顯著區別是對胰島無毒性,這可能是該藥對胰島移植療效特別優越的理由。

用法用量:

靜脈滴注,3~5mg/d,連續給藥2周,不得少於12d。給藥時間在皮膚移植不得遲於術後第8天,最好在腎移植術後3~4d開始。其療效與劑量呈正相關。

注意事項:

1)一般認為本品的血藥峰濃度超過12μg/ml和谷濃度超過2μg/ml時易出現毒性反應。(2)對腎功能不全者,應進行血藥監測。(3)1個療程不超過7~10日。聽力減退、重聽或腎疾病患者慎用。孕婦及哺乳婦女使用本品時應權衡利弊。若患者同時接受氨基糖甙類抗生素的全身用藥,應監測氨基糖甙類抗生素的血藥濃度。
注射劑:每小瓶含本品250mg或500mg。

DSG的發現:

Dhingra等人就找到了這樣一種可以阻斷人體對T細胞依賴型和T細胞非依賴型抗原的免疫反應的藥物,這就是從芽孢桿菌中分離得到的脫氧精胍菌素。它可以抑制針對具有高免疫原性的蛋白如假單孢菌的外毒素的抗體的產生,甚至在臨床前的移植研究中,脫氧精胍菌素還能抑制和逆轉移植的排斥反應。在一個臨床一期研究中,利用一個可識別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的鼠源的單抗L6進行治療,三分之二的病人在25天內都產生了人抗鼠的抗體(human antimouse antibody,HAMA), 相反,在使用了脫氧精胍菌素的24個病人中,只有兩個病人在82天中產生了HAMA,產生免疫反應的人數明顯減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