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小兒外科/骨骺和骺板疾病的手術/骺板早閉的手術
概述
脛骨近端骨骺-乾骺端植骨固定術用於骺板早閉的手術治療。骺板早閉指位於肢體長管狀骨兩端的骨生長板,在生理閉合年齡之前,因疾病和損傷,使骺板軟骨骨化而提前閉合。骺板骨化後把骨骺和乾骺端連成一體,使骨的縱向生長能力消失。通常將部分骺板提前骨化所形成骨組織稱為骨橋(bone bridge或 bone bar)。SalterⅣ、Ⅴ型骨骺損傷是造成骺板早閉的常見原因。此外感染、腫瘤、放射性損傷也可引起骺板早閉。某些病例則病因不明如Blount病,有人將其稱為先天性或發育性骺板早閉。
骺板早閉可分為完全性和部分性。一般將骺板閉合部分即骨橋小於所在骺板的50%者,稱為骺板部分閉合。臨床表現則隨骺板閉合的類型、骨橋位於骺板的部位不同,而出現相應的肢體畸形。骺板完全閉合者,主要引起肢體縱向生長障礙,產生肢體短縮畸形。而骺板部分閉合者,既可引起肢體短縮畸形,又能產生局部成角畸形,且以後者更為明顯。骺板早閉所產生畸形與年齡有關,年齡越小畸形越重。部分骺板閉合也因骨橋的部位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畸形。例如骨橋位於骺板的中央稱為中心型,主要限制縱向生長,引起肢體不等長,而成角畸形則不嚴重。若骨橋在骺板的一側稱為邊緣型,主要表現為成角畸形。
骺板早閉的治療是一個既複雜又棘手的問題。其外科治療原則,根據骺板早閉的類型、骨橋所在的部位,病人的年齡以及畸形情況,綜合考慮。值得強調的是,斷層X線片檢查,準確地了解骨橋大小及部位,是確定外科治療原則的前提。由於骺板完全閉合者即大於50%的骺板已骨化閉合,以矯正成角畸形和肢體延長為目的,選擇手術方法。對於骺板部分閉合者,以採用骨橋切除為主,其成角畸形則根據畸形程度、病人年齡,選擇截骨矯形手術。骨橋切除後所產生的空腔,須選擇填充材料置入,防止新骨形成而出現新的骨橋。儘管臨床上有人使用骨蠟、明膠海綿、矽膠作為填充物,均獲得了肯定結果。但一般認為自體脂肪組織和骨水泥(甲基丙烯酸甲脂),是比較理想的填充物,後者尚有增強骨強度的作用,術後可不用外固定,並可早期負重。骺板部分早閉的手術方法因股骨遠端和脛骨近端是骺板早間最為常見的部位,因此,以其為例,敘述手術方法和操作技術。至於其他部位骺板部分閉合的手術,其操作技術與此基本相同,只是手術入路不同而已。骺板完全性早閉的治療,需要做肢體延長術和截骨矯形術。
適應症
脛骨近端骨骺-乾骺端植骨固定術適用於:
1.當脛骨近端骺板提早閉合所形成的骨橋,超過骺板橫斷面的50%者。
2.病兒年齡在10歲以上者。
術前準備
攝膝關節正側位X線片,測量骺板仍開放側矢狀面及冠狀面的長度,以及側位片脛骨中點與前後側皮質的距離,為術中切除骺板和植骨的體積提供依據。
麻醉和體位
硬脊膜外腔阻滯麻醉。仰臥位,於大腿近端上氣囊止血帶。
局部解剖
局部解剖見示意圖。
手術步驟
本手術以脛骨近端外側骨骺-骨幹植骨固定為例,敘述其手術過程。其主要手術步驟也適用於其他部位的骨骺-骨幹植骨固定術。
1.切口
以脛骨外髁外側上緣為標誌,向內下縱行延長6~8cm至脛骨前外側。
2.顯露脛骨外髁及乾骺端
沿切口線切開皮膚及深筋,並適當向兩側游離,顯露脛骨外髁、脛前肌附著處和髕韌帶。於脛前肌附著處的上緣斜行切開脛骨外髁骨膜,並做骨膜下剝離,顯露脛骨外髁及乾骺端。
3.骺板切除及植骨
仔細辨認骨骺、骺板和乾骺端,以脛骨上端外側中點為中心,用骨刀或電動骨鋸,切取跨過骨骺板的長方形骨塊(即長3cm、寬1.5cm),其乾骺端應長於骨骺側。繼之,用手搖鑽或刮匙將深部的骺板破壞刮除,然後,將切取的長方形骨塊顛倒過來,植入該處嵌緊。採取同樣方法,完成腓骨近端骺板切除和植骨融合。
4.閉合切口
仔細縫合骨膜以固定植骨塊,放鬆止血帶,徹底止血並分層縫合切口。
術中注意要點
1.切除外側的長方形皮質骨塊應保持完整,防止在骺板處折斷,並注意其遠端即乾骺端側長乾骨骺側。顛倒後植回原位相當滑槽植骨,使其骺板處離開原骺板線,利於骨骺-骨幹融合固定。
2.切除深部骺板要在電視透視下進行,應把矢狀面和冠狀面上沒有閉合的骺板基本上破壞刮除。
3.若病人合併的成角畸形>20°者,可同時做截骨矯形。
術後處理
脛骨近端骨骺-乾骺端植骨固定術術後用下肢管型石膏固定。術後3周即可拆除石膏,並逐漸開始負重行走。
併發症
由於本手術將使脛骨近端骺板的生長能力永久性喪失,必然產生肢體短縮畸形,導致兩下肢不等長。年齡越小則越明顯,因此,需要在接近生理性骺板閉合的年齡,採取脛骨延長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