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望館鈔校本古今雜劇·穿關》正文明代戲曲服飾史料。脈望館為明代藏書家趙琦美書室名。趙琦美(1563~1624)一名開美,字玄度,號清常道人,常熟人。萬曆、天啟年間,歷任太常寺典簿、都察院都事、刑部郎中等職。生平好“網羅古今載籍”,“損衣削食,假借繕寫”(錢謙益《初學集·刑部郎中趙君墓表》),“所裒聚凡數萬卷”(龔立本《煙艇永懷》)。趙氏鈔校的元明雜劇,清初為錢曾(1629~1702)所得,錄於《也是園書目》中,故有稱《也是園古今雜劇》。後又數易其主。1938年收為國有,藏北京圖書館。1939年,商務印書館選出144種排印出版,題為《孤本元明雜劇》。此紙型於1957年由中國戲劇出版社重印。1958年,鄭振鐸又將現存的全部脈望館鈔校元明雜劇共 242種編入由他主編的《古本戲曲叢刊》第4集中,影印出版。在這批元明雜劇中,有102種附有“穿關”。“穿關”詳列了每折戲的登場人物及其應穿戴的衣冠、髯口,應執的砌末。“穿關”即穿戴關目之意。附有“穿關”的劇本,趙琦美在卷末題識中大都註明錄自“內本”或據“內本”校過,可知“穿關”所記錄的,乃是明代宮中演出這些劇本時的裝扮實況。從題識看,趙氏鈔校這些劇本的時間是在萬曆四十二至四十五年間(1614~1617)。其時北曲已經衰微,宮中演劇時尚也由北雜劇趨向各種南曲聲腔,“如‘弋陽’、‘海鹽’、‘崑山’諸家俱有之”(沈德符《萬曆野獲編·補遺·禁中演戲》)。所以產生這批“穿關”的年代,當比趙氏轉錄的時間為早,很可能是由嘉靖、隆慶年間或者更早一些時候的宮廷藝人們制定的。“穿關”記載有主要冠服名目 200多種,經過不同搭配所形成的裝束樣式近 300種。此外還記載了假髮和髯口30多種,面具和形兒40多種,刀槍把子及其他砌末近百種。此雖非宮廷戲衣、戲具的全部,但明代宮廷雜劇的裝扮面貌,於此可見大略。“穿關”中的冠服名目,大都可以從史籍上找到它們的生活來源,其中既有明代以前的服飾因素,也摻雜了明代的服飾,但其用法,同生活實際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其藝術加工程度,因無圖象,無從判斷。在近 300種裝束樣式中,男扮比女扮豐富得多,男扮中武扮又比文扮豐富,這是同所收北雜劇有較多的軍事題材相適應的。“穿關”所反映的穿戴規制表明,當時除了注意區分男女、老幼、文武之外,還強調錶現人物的不同的社會地位,民族的差別在服飾上也有標誌。但所有這些表現,都是經過了程式化的。它們不表現某朝某代的歷史具體性以及地區、季節的差別,以通用於各個朝代的歷史故事戲。“穿關”包括的裝束樣式,比起後世戲曲來,還是簡單的。不少戲劇場面的裝扮,顯得呆板、單調。但對於某些人物形象卻已作了相當生動的刻畫,如關羽、張飛、孟良、焦贊、李逵等,這同吸收說唱、小說的藝術描寫有關。這批“穿關”,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比較系統的戲曲服飾史料,對於研究戲曲舞台美術的歷史演變,有重要價值。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