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節能
耗能特點
農業能源消耗主要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農業生產機電和運輸設備耗能;二是施用化肥耗能;三是農村居民生活耗能。以化肥為例,自建國以來中國農村的化肥使用量急劇上升,由1952年的7.8t上升到1980年的1269.4t,1990年高達2 590.3t,2000年已經達到4 146.4t。2003年為4 411.6t,為1952年的566倍。而化肥是高耗能產品,化肥使用的急劇增長對農村能源緊張起到了加劇作用。長期以來,農業生產以單純追求糧食產量的增加為目標,過量和濫用化肥、農藥,造成嚴重污染,我國耕地有機質已降到1.5%,明顯低於歐美國家耕地有機質含量2.5%~ 4.5%的水平。據中國科學院的分析資料,目前我國化肥施用量已達261kg/hm²,分別是俄羅斯、加拿大、美國的9.0、4.4和2.4倍,而化肥的利用率僅30%~ 40%,平均每公頃化肥的生產力又是最低的。廣大農村百姓做飯、取暖、照明和家用電器等生活用能占農村能源相當大比例。
節能潛力
農村節能潛力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第一,提高農用機械、電器效率節能(目前低效率設備所占比重,今後提高效率的可能性);第二,提高化肥使用效率,減少化肥施用量節能(每公頃節能,總體節能;生產每公斤農產品耗能的降低);第三,因地制宜,利用太陽能、風能等推廣沼氣、節柴灶等節約非再生能源。
工業節能
在整個工藝流程中,最大限度地利用能源,提高產品產量、質量,製造節能型裝備。工業部門是我國的能源消費大戶,其能源消費占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一直保持在70%左右。其中幾個高耗能行業能源消費量占工業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由1990的66.9%上升到2003年的79.7%,重化工業特徵在能源消費方面表現非常明顯。1990~ 2003年,鋼鐵、建材、有色金屬的能源消費量占整個工業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分別上升6.4%、9.5%和0.5%,化工、造紙的能耗比重則分別下降2.4%和0.8%,在幾種能源密集型產品能耗指標的國際比較中,我國都處於比較落後的位置。在我國工業部門能源效率水平偏低,是造成能源瓶頸作用的主要因素。從我國單位產品能耗看,2000年電力、鋼鐵、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輕工、紡織8個行業主要產品單位能耗平均比國際先進水平高40%,如火電供電煤耗高22.5%,大中型鋼鐵企業噸鋼可比能耗高21.4%,銅冶煉綜合能耗高65%,水泥綜合能耗高45.3%,大型合成氨綜合能耗高31.2%,紙和紙板綜合能耗高120%。
行業節能
交通運輸業節能
運輸過程節能(最佳化交通線路,交通工具的最佳化組合,道路暢通和減少道路堵塞等)和利用節能運輸設施、設備(利用高效運輸工具,如磁懸浮列車,利用太陽能、地熱能、氫能的節能型運輸工具)。中國交通運輸領域的能源消耗總量是道路機動車、鐵路機車、民用航空、水路運輸和管道運輸等五類耗能類型的運輸方式的耗能的加總。
從1980年到2003年全國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通訊業的能源消費分別占總消費量比重從4.8%上升到7.5%。交通運輸行業作為主要的終端用能部門之一,其節能工作的成效對中國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保證全國節能工作的有效實施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由於交通用能以傳統的石油及其燃料為主導技術模式,加大交通節能力度,將對節約石油資源、緩解石油消費增長壓力、減少排放和提高環境質量等產生重大積極影響。中國的鐵路、公路、水運、城市交通等行業的節能在政策體系、體制機制、技術、資金、信息、能力建設等方面都普遍存在問題。五大行業在技術和管理等方面與已開發國家有一定差距,均存在著巨大的節能潛力。我國鐵路貨運綜合能耗指標略低於日本;載貨汽車運輸耗油高於美國。未來10- 20年,應明確以建立和完善可持續發展的綜合運輸體系為目標,提高交通運輸行業的系統節能水平。根據各種運輸方式的技術經濟特徵,合理配置運輸資源,最佳化運輸方式結構。
鐵路運輸行業繼續加快電氣化線路建設和既有線路電氣化改造步伐;公路運輸行業在繼續加快路網建設規模和提高幹線等級的同時,不斷改善運輸車輛結構和運營組織,提高運輸的集約化水平;水運行業將通過不斷加速老舊船舶淘汰和最佳化運輸船隊結構、改善內河航道提高效率;民航運輸將通過最佳化機場結構,形成乾支結合的輪軸輻射式多極航線網路,提高艙位利用率;加快長幹線和專用輸油輸氣管道建設。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提高綜合運輸系統的整體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益。
建築業節能
生產過程節能和建築物節能(保溫、絕熱和利用太陽能、地熱能的節能型建築)。建築能耗是指消耗在建築中的採暖、空調、降溫、電氣、照明、炊事、熱水供應等所消耗的能源。這些能源消耗單獨算起來並不起眼,但總量驚人。在我國能源總消費量中,建築能耗所占的比例已從上世紀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的27.45%。2000年末,我國建築年消耗商品能源總計3.76億t標準煤,占全社會終端能耗總量的27.6%,而建築用能的增加對全國的溫室氣體排放“貢獻率”已經達到了25%。已開發國家目前的建築能耗一般占其全國總能耗的33%左右。以此推斷,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建築耗能比重最終將可能上升至總能耗的35%左右。如此大的比重,建築節能已經成為我國節能的重要方面。我國與同緯度許多已開發國家相比,冬天氣候更冷,夏天氣候較熱,南方空氣濕度還很高。在這種濕熱環境下,我國建築行業的能耗驚人。目前我國單位建築面積能耗是已開發國家的2至3倍以上。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穩定增長,建設事業發展迅速。到2010年,城鎮人均建築面積將達到26m²,農村人均建築面將達到30m²。直到2002年末,我國節能建築面積只有2.3m²。目前,我國已建房屋有400m²以上屬於高耗能建築,總量龐大,潛伏巨大能源危機。據分析,我國目前處於建設鼎盛期,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積高達~ 20m²,超過所有已開發國家年建成建築面積的總和,而97%以上是高耗能建築。以此推算,預計到2020年全國高耗能建築面積將達到700m²。建築能耗將達到11t標準煤,因此,如果現在不開始注重建築節能,將直接加劇能源危機。鑒於目前我國單位建築面積能耗是已開發國家的2至3倍以上的現實情況,節能的潛力是很大的。如果從建築設計、材料、施工和利用太陽能等方面,採取多種節能措施,使全國2020年建築耗能由11t標準煤(平均單位建築面積耗能由157kg/m2),分別下降到100kg/m²,80kg/m²,60kg/m²,2020年全國建築能耗將分別下降到7t,5.6t和4.2t標準煤。
意義
1.基於國情,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需要
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短缺。生產力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工業化還遠未完成,這是當前我國的基本國情。在當前大力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速實現工業現代化的進程中,我國經濟規模將不斷擴大,鋼鐵、水泥、化肥等高能耗工業產品的需求量將繼續增加。與之相適應,能源消費將進一步增長,這將給我國能源供應產生巨大的壓力。要應對這種情況,除加快能源生產和開發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外.還必須同時注意“節流”,加強能源的節約和高效利用。因此,大力推進節約,建立節能型工業、節能型社會,是基於我國國情順利實現全面建實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必然要求。
2.保障能源安全的需要
目前我國的能源消費以煤、石油、天然氣等不可再生礦產資源為主。由於我國能源供求長期面臨著國內資源賦存煤(碳)多油少的形勢,因此油氣是能源問題的核心,能源安全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油氣資源安全問題。據預測,2020年我國GDP達到約4萬億美元時能源需求總量將至少達到24.5t油當量。其中石油消費需求為5.8~7.2t,20年累計消費需求量約為80~94t;天然氣為2400m^3,20年累計消費需求量為2.3m^3;煤炭消費需求介於25~28t,20年累計消費需求360t。除煤炭資源外,石油、天然氣等均不能滿足當前和長遠發展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把節約放在優先的地位,加強能源的節約利用,才能延長煤、油、氣等不可再生能源礦產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年限,保障能源供應安全。
3.保護環境的需要
當前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大量開發利用,產生了嚴重的環境污染。據統計,大氣環境中76%的二氧化硫,88%的氮氧化物和66%的二氧化碳以及各類粉塵、廢棄物等,都來自能源的套用,其中以燃煤最為嚴重。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能源需求不斷增加的形勢不會改變,短期內我國以煤炭為主的消費結構也不會改變,因此,節約使用能源也是減輕污染,保護環境的需要。
對策建議
1.進一步加強節能管理
20世紀90年代,我國已建立起一套與我國當時經濟管理體制、技術水平和生產管理水平及國家財稅體制相適應的節能政策體系。進入21世紀,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形勢下,國家應探討建立一系列適應市場經濟體制和新時期要求的節能管理政策,包括研究制訂相關的產業政策、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等巨觀調控政策,例如:推行能源需求側管理(DSM)和綜合資源規劃(IRP),通過加強能源終端管理,促進能源節約;在信貸、價格和稅收制定政策,鼓勵節約和懲罰浪費;充分利用土地政策參與巨觀調控,抑制鋼鐵、電解鋁、水泥等高耗能行業的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複建設、減少不合理的能源需求。
2.調整和最佳化產業和行業結構
產業結構要跟蹤世界先進國家的模式,改變 一、二、二二產業兩頭小、中間大的局面,控制和減少能源密集型的第二產業,大力發展電了信息產業、裝備製造業、精細化工業和第三產業等非能源密集型產業,使產業結構合理化,降低GDP的能源強度。限制高耗能行業發展,堅決淘汰浪費能源、污染環境的落後工藝、技術、設備和產品。
3.大力發展能源節約技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目前我國能源技術大約比國際先進水平落後15~20年,而且正在拉大。必須加緊進行技術改革和技術革新,從源頭上提高能源的開發、加工和利用效率,加強能源綜合開發和綜合利用,降低能源消耗。按照適合國情、市場導向的原則,增加節能的科研和技改投資,加快發展一些關鍵的節能技術;集中力量支持一批重點行業、重點企業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技術改造項目。
4.加強節能的法制和標準建設
進一步加強節能的法制建沒。雖然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我國就提出了“開發與節約並重,把節約放在首位”的能源總方針,並頒布了多項節能法規和條例,但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時期和新形勢下,這些法規和條例出現了眾多不適應時代要求的環節,需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以強制推行社會節約能源。建議修改現行的《節約能源法》,對浪費能源的行為進行處罰和犯罪行為界定。另外,國家應健全和完善能源消耗的指標體系,制定各有關部門在規定時間內必須達到的能效標準,以及企業生產的汽車、家用電器等能耗產品必須達到的節能標準。
5.做好終端消費的節能
能源的終端消費節能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能源密集型工業部門的節能;二是單位和家庭用戶汽車的節能;三是辦公室節能。做好終端消費的節能工作,主要是提高電力在終端能源消耗中的比重,這是工農業生產和社會生活現代化的重要標誌,也是節能的重要措施。在這方而我國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差距很大。大力發展電力作為終端能源,是節能的一條不可忽視的途徑。
6.培育節能意識和習慣
從可持續發展的觀點看,能源是我國實現現代化的一個長期制約因素,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才能解決。節約利用能源並不是消極地不用或少用能源,而是在達到同樣目標下耗能要少。政府應加大對節能工作的宣傳力度,提高人們對節約利用能源及其必要性的認識,樹立節約利用能源的思想,在社會中形成“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節約能源”的文化氛圍,加強人們節能的自覺性,形成能源節約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