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無人行[吳均詩作]

胡無人行[吳均詩作]

《胡無人行》是南朝詩人吳均創作的一首樂府詩。

這首詩通過描寫一個血性男兒披肝瀝膽、馳騁沙場的英姿和氣概,表達了作者以身許國、建功立業的決心和志向。詩中前兩句首先著力描繪殺敵立功的利器——寶劍;第三、四句用互文見義的手法寫主人公持利劍、乘金羈鐵騎窮追敵寇;第五、六句寫邊塞地區早霜,氣候寒冷惡劣,襯托戰爭之嚴酷;最後兩句直言為國不惜身死,並願意剖開肝膽,讓人品嘗,來驗證自己的忠貞不二。 全詩風格豪邁,充滿剛健之氣。

作品原文

胡無人行

劍頭利如芒,恆持照眼光。

鐵騎追驍虜,金羈討黠羌。

高秋八九月,胡地早風霜。

男兒不惜死,破膽與君嘗。

注釋譯文

詩詞注釋

1.胡無人行:樂府《相和歌辭·瑟調曲》名,歌辭內容寫邊塞生活和征戰之事。行,是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通稱歌行體。

2.芒:物體的鋒刃之處。

3.恆:經常,持久。持:保持。

4.鐵騎:披著鐵甲的戰馬。借指精銳的騎兵。驍虜:指凶勇的敵人。

5.金羈:飾金的馬籠頭。常用以借指馬,這裡借指精銳的騎兵。討:征討,討伐。黠羌:狡黠的羌人。

6.高秋:天高氣爽的秋天。

7.胡地:古代泛稱北方和西方各族居住的地方。

8.破:刨開。

詩句譯文

呵,寶劍,尖利如刺芒,我常拿在手上,愛看它放射耀眼的凜凜寒光。

呵,戰馬,身披鐵鎧甲,口銜金絡頭,多么威武雄壯,我飛身上馬,追殺兇猛的敵寇,征討狡黠的胡羌。一往無前呵,勢不可當!

江南八九月,正秋高氣爽,邊塞的原野呀,早已霜厚風狂。

好男兒,為國效忠,何懼艱難困苦,不惜戰死沙場!呵,朋友,讓我破開肝膽,掬一腔熱騰騰的血請您嘗一嘗!

作品鑑賞

這首詩的動人處,主要在於貫通全詩的那種慷慨激昂的感情和凌厲直前的氣概。

詩的開篇寫劍之尖利如芒、明亮照眼,詩人從劍起興,睹物生情,展開聯想,拓展慷慨激昂的情懷和殺敵報國的氣概。

“鐵騎追驍虜,金羈討黠羌”,寫鐵騎賓士,窮追敵寇。“鐵騎”,披著鎧甲的戰馬;“金羈”,飾金的馬絡頭。二者互文見義,再加上手中的利劍,使鐵騎奔突,喊殺震天,窮追敵寇的激烈的戰爭場面躍然紙上。“追驍虜”、“討黠羌”,說明對手也非常厲害,反襯戰爭的激烈。

”高秋八九月,胡地早風霜“,寫邊塞的氣候。八、九月間,一般是秋高氣爽之時,但邊塞地區卻早已是風霜一片,氣候嚴酷惡劣。一個“早”字暗含某種對比,啟人想像。這兩句語意略移,但實際仍是從側面來展示戰爭之嚴酷。

”男兒不惜死,破膽與君嘗“,這兩句直言自己不惜身死,不僅敢於披肝瀝膽,誓死為國效忠,而且要破開肝膽,讓人嘗味,以驗自己的心志。這既是對戰爭之嚴酷作最大無畏的回答,更是對自己許身為國的決心和勇氣作的表白,出語慷慨壯烈。

全詩語言精煉,筆力雄健,節奏明快,鏗鏘有力。特別是“男兒不惜死,破膽與君嘗”兩句,慷慨壯烈,把詩人渴望建功立業、誓死為國效忠的情懷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

作者簡介

吳均像 吳均像

吳均(469~520),字叔庠。吳興郡故郭(今浙江省湖州市 安吉縣)人。家世貧寒。南朝梁武帝時歷任郡主簿、記室、奉朝請。私撰《齊春秋》,觸犯武帝,被焚書、免職。後奉旨撰《通史》,未及成書而卒。其文清拔有古氣。隋·王通稱他是“古之狂者也,其文怪以怒”(《文中子》)。清·陳祚明則認為他有李白之風:“才氣俊邁,亦太白之流也“(《采菽堂古詩選》)。著有《續齊諧記》、《吳朝請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