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正[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胡正[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胡正,男,漢族,生於山西靈石。中共黨員。1938年參加晉西南呂梁劇社,後到延安魯藝、部隊藝術學校學習。2011年1月17日20時45分在太原逝世,享年87歲。

基本信息

病理學家

1921年在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獲醫學博士學位後,繼續在美國麻薩諸塞綜合醫院攻讀病理學3年。1924年回國,任教於北平協和醫學院。1942~1946年任北京大學醫學院教授、病理系主任。1951~1957年在中國協和醫學院及1957~1968年在中國醫學科學院實驗醫學研究所任一級教授、病理系主任。曾任中華醫學會理事、中華病理學會主任委員。1962~1968年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受迫害致死。他長期從事病理學的教學、診斷與科研工作。30年代他證實白蛉傳染利什曼-多諾萬二氏體的途徑,發現嚴重貧血也可在顱骨內板形成局灶性的髓外骨髓增生。曾指導動脈粥樣硬化、肝臟疾病和淋巴系統腫瘤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不少成果。他對病理形態學有深入研究,幾十年中收集千餘件有價值的病理標本和數千幅珍貴的標本照片,經整理後於1951年出版了中國第一部以國內病理資料為主的《病理學》。作家?

作家胡正?

胡正同志原名胡振邦(1924-2011)1924年農曆10月25日出生於山西省靈石縣城。中共黨員。1953年畢業於中央文學研究所。1938年參加革命工作,歷任晉西南呂梁劇社社員,延安魯藝幹部、部隊藝術學校學員,八路軍一二○師政治部戰鬥劇社編輯股幹事,晉西北靜樂縣二區抗聯文化部長,《晉綏日報》副刊編輯,重慶《新華日報》副刊組長,山西省文聯秘書長,山西省作家協會理事、黨組書記、副主席、顧問、名譽主席,文學創作一級。山西省文聯第四屆委員、副主席,山西省第四、五屆政協委員。1992年山西省委、省政府曾授予其人民作家榮譽稱號。1943年開始發表作品。195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生平?

1938年9月參加晉西南犧盟會“呂梁劇社”,從事抗日宣傳活動。
1940年冬隨劇社到延安,在魯迅藝術學院附設的部隊藝術幹部訓練班和部隊藝術學校學習,系統地接受了文藝理論知識,閱讀了大量中外文藝名著,同時開始嘗試文學創作。
1942年夏學習結業後,分配到八路軍一二○師政治部“戰鬥劇社”,任編輯股幹事。
1943年1月轉業到晉西北抗日救國聯合會文化部文藝工作團,隨後,被分配到靜樂縣二區任抗聯文化部長,同時參加武裝工作隊工作。緊張而有意義的工作與戰鬥生活,激發了他創作欲望,寫出了一些文藝作品。
1943年5月26日,延安《解放日報》副刊發表了他的第一篇小說《碑》,堅定了寫作的信心,由此開始了文學生涯。不久,又發表小說《民兵夏收》等作品。
1944年2月進入晉綏文聯“七月劇社”第三隊,從事文藝創作,發表了一批小說、劇本、通訊,其中,與常功、孫謙、張朋明合寫的劇本《大家辦合作》,獲得晉綏邊區為紀念抗戰七周年舉行的“七七七文藝獎”徵文戲劇類丙等獎,劇社排練演出後,反響熱烈。
1946年春調到《晉綏日報》任副刊編輯,工作之餘創作出小說《撈飯盒》、《長菸袋》等以及大量詩歌、散文。
1949年10月,胡正同志隨軍南下到四川省,任重慶《新華日報》副刊組負責人,發表小說《報信》等作品。1950年12月,到北京中央文學研究所學習,期間,曾赴抗美援朝前線體驗生活,親眼目睹了中國人民志願軍英勇善戰的情景。
1953年夏學習畢業後,回到山西省文聯工作,擔任《山西文藝》主編。
1956年任秘書長。在完成文聯各項行政和業務工作的前提下,胡正同志潛心深入榆次張慶村等地生活,同廣大農民民眾和村幹部打成一片,獲取了豐富的創作素材,努力寫作,先後發表了短篇小說《摘南瓜》、《嫩苗》、《七月古廟會》、《兩個巧媳婦》,中篇小說《雞鳴山》,長篇小說《汾水長流》等一大批作品,其中,《七月古廟會》的深刻思想和《兩個巧媳婦》的藝術特色,在同時的農村題材小說作品中,是公認的優秀之作;而長篇小說《汾水長流》,則是上世紀六十年代中國文壇長篇小說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在廣大讀者中產生過極大反響,為中國當代文學流派“山藥蛋派”的形成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文革”中?

胡正同志被下放到靈石縣山村插隊落戶。
1972年調回省文化局創作組。“文革”結束後,省文聯、省作協恢復,他歷任省文聯秘書長、副主席,省作協副主席、黨組書記,中國作家協會第四屆理事、第五屆名譽委員,山西省政協第四、五屆委員。
1992年5月,中共山西省委和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作家”榮譽稱號。
1995年離休後,曾任山西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山西省老文學藝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等職。在做好大量文學組織工作、熱心扶植青年作家基礎上,胡正同志繼續深入生活,辛勤筆耕,創作出短篇小說《奇婚記》、《那是一隻灰貓》,中篇小說《幾度元宵》、《重陽風雨》,長篇小說《明天清明》以及一大批散文、報告文學、文藝評論,這些作品主題鮮明,思想深刻,既有歷史使命感,又有現實責任感,格調明快,語言精湛,為廣大中青年作家樹立了榜樣。
2001年出版了4卷本《胡正文集》,集中展示了他的主要文學成就和創作軌跡。

作品?

?著有長篇小說《汾水長流》,中短篇小說集《幾度元宵》,短篇小說集《摘南瓜》、《七月古廟會》,散文報告文學集《七月的彩虹》,中篇小說《雞鳴山》、《重陽風雨》等。《幾度元宵》獲山西省第一屆文學藝術創作獎、山西省第一屆趙樹理文學獎。

逝世?

?
胡正是中國當代文學史上重要流派“山藥蛋派”的代表作家之一,據著名作家、山西作協創研部主任李駿虎(微博)在微博中寫道,“‘山藥蛋派’最後一位主將,‘西、李、馬、胡、孫’五戰友碩果僅存的一位,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山西省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山西省老文學藝術家協會名譽主席,山西省作家協會原黨組書記、副主席,山西省文聯原副主席,著名的人民作家胡正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1年1月17日20時45分在太原逝世,享年87歲。神情安詳,形容如生,令人起敬。”(更多資料請參閱:天堂公墓紀念網)

軟體作者

胡正,湖南岳陽人(岳陽市冷水鋪玻璃纖維廠)。2001年考入四川大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系。大二下學期開發了星際譯王(StarDict),大三上學期推出2.4.2版,星際譯王成為了一個完整的詞典軟體。大四上學期推出了StarDict2.4.5版。因為學分不夠,延期一年畢業,上學期在上課之餘繼續完善StarDict,加了Windows下的螢幕取詞等功能,最後畢業時推出2.4.8版,星際譯王作為一個本地的詞典軟體已經很成熟了。2005年1月以星際譯王項目參加2004'中國開源軟體競賽,獲得全國金獎!2005年10月到香港參加2005“金企鵝杯”兩岸四地開源軟體大賽,獲得傑出創意獎。2006年4月參加中日韓開源軟體競賽,獲得優勝獎。2006年7月四川大學本科畢業,然後到了北京飛漫公司工作。2007年1月轉到了紅帽公司。不久將星際譯王網站賣給了上海的一家翻譯公司。
中國傳媒大學動畫學院教授、iPhone設計者與開發者孫慶傑(新浪微博 @HoodleMobile )6月1日晚9:48在新浪微博發訊息說,著名跨平台自由詞典軟體星際譯王(StarDict)的作者、國內知名的Linux程式設計師胡正自5月10日離家出走失蹤。孫還透露:“胡正母親說他本次聲稱要去微軟應聘而離家,隨後就再聯繫不上了。”這條微博中還貼出了胡正家人的尋人啟事。
據胡正個人網站的信息,他生於1983年(農曆1982年底),岳陽人。1999年開始學習編程,高中期間開發了個人信息軟體“友情強檔”,臨風遊戲網路系統等作品。2001年考入四川大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系。大二時開始開發星際譯王,獲得多項大獎。2006年畢業後加入以開發MiniGUI著稱的開源軟體公司飛漫。同年曾短時宣布星際譯王的詞典檔案(其中不少涉及盜版)收費,引起軒然大波,很快放棄。2007年1月—2008年6月在Red Hat公司工作。2009年8月加入軒轅互動,從事iPhone開發。但不久“因厭倦寫代碼打工的生活”辭職。
胡正學佛多年,2010年下半年開始更加醉心其中,因此孫慶傑推測他可能去寺廟修行。請大家留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