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廷楨

民國15年回國後,在大連任助理醫師。 1945年,日本投降後,他又回到羅坊。 1952年,胡廷楨到南昌大女兒胡育英居住。

簡介

胡廷楨(1888—1957),號懋恆,生於新余市渝水區羅坊鎮暇屯村。

經歷

胡廷楨父親早年去世,母親改嫁,從小依靠叔父母撫養,在舅父的資助下,進入江西省第一師範學校讀書,畢業後,在臨江中學任教,民國7年(1918),赴日本長畸醫科大學學習,在日本期間,曾與孫中山、廖仲愷、何香凝等革命先驅有所接觸,受到革命薰陶。民國15年回國後,在大連任助理醫師。後在同鄉、同學李為漣的邀請下,回省任江西醫學專科學校診斷學及眼科學教授,併兼任附屬醫院皮膚、泌尿科主任醫師,為江西早期西醫教師之一。
胡廷楨依靠鄉人資助留學,不敢忘本,常以鄉梓公益為重。民國15年,剛回國不久便返家探親,正好遇到羅坊湖頭村與暇屯阝村鬧械鬥。湖頭人手掛梭標、大刀衝到了暇屯阝村的堤邊;暇屯阝村人也準備奮起抗擊。在這關鍵時刻,胡廷楨極力勸阻挺身奔赴堤上,置身於雙方槍械之間,並大聲喊:“械鬥是要傷人、死人的,我們都是本族人,有什麼問題都好商量,何必自相殘殺呢!誰勝誰負都沒好下場……”。經胡的勸說免除了一場大災難。從此,羅坊一帶每當發生械鬥事件,胡廷楨聞風必回鄉里極力排解,或防患於未然,為鄉人所敬仰。

研究

民國16年,胡廷楨看到江西的光頭(禿頭)不少,決心攻克這一病態學,致力研治,終於獲得好效果,並撰寫了“關於禿頭病治成果”的論文,先後在國內與日本有關醫學刊物上發表過,受到國內外醫學界的好評。
胡廷楨在江西醫專前後十幾年,既是醫學專科學校的教授,又是附屬醫院的主任醫師,總是白天忙到深夜,廢寢忘食,嘔心瀝血,把自己的一切獻給了祖國的醫療事業。

輾轉

1938年,日本侵略軍飛機轟炸南昌時,胡廷楨正回到羅坊老家,他得知醫專遷往贛州,又到贛州任教數年。後因年老多病,哮喘嚴重,重返家鄉休養。1944年出任新余縣立中學校長。1945年,日本投降後,他又回到羅坊。1952年,胡廷楨到南昌大女兒胡育英居住。1957年 2月15日病故,享年69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