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黃埔系是中國國民黨與國民政府內部一個最重要的軍政派系,是蔣介石及其政權的重要支柱,在中國大陸橫行二十餘年,1949年退居台灣後,仍在各方面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黃埔系的首領胡宗南,則是蔣介石最寵愛、最重要的軍事將領,其一生歷經黃埔建軍、東征、北伐、內戰、“剿共”、抗日戰爭,直到1947年指揮進攻占領中國共產黨的首府延安,轉戰西北,官至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西安綏靖公署主任,成為手握幾十萬重兵、指揮幾個兵團的二級上將與名震一時的“西北王”;但曾幾何時,他隨著國民政府的冰山崩塌,也迅速從其“事業”的頂峰上跌落下來,從陝北敗退到關中,從關中敗退到陝南,從陝南敗退到四川,從四川又敗退到西昌最後,其部幾十萬軍隊土崩瓦解。煙消雲散,胡宗南隻身逃回台。
作者簡介
經盛鴻,江蘇鹽城人。先後從南京大學哲學系本科與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近現代史專業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現為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在社會上任“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研究學會”副會長、江蘇省太平天國史研究學會副會長等,長期從事中國近現代史、中華民國史與中共黨史的教學與研究,曾在中國大陸與台灣、香港地區以及美國、日本等發表與出版《詹天佑評傳》《胡宗南大傳》《民國日音殺要案》《南京淪陷八年史》(上、下冊)《枷鎖下的金陵》《民國大案》《武士刀下的南京》《惡魔的吹鼓手與辯護士——戰時日本新聞傳媒與南大屠殺》等。
圖書目錄
(代序)前言
第一章 從國小教員到黃埔學生
(一)少年時代
(二)從孝豐縣城國小教員到投筆從戎
(三)29歲的黃埔軍校一期生
(四)東征中嶄露頭角的機槍連排長
(五)在左右派的鬥爭中向右轉
(六)北伐軍中的上校團長
(七)在四一二事變前後的上海與南京
第二章 征戰南北軍閥混戰
(一)龍潭戰役的生力軍
(二)黃埔系軍事集團的支柱
(三)“二期北伐”
(四)征桂、戰馮、討唐
(五)中原大戰中的“天下第一師”師長
(六)復興社“十三太保”中的第一號“太保”
第三章 “追剿”紅軍進軍西北
(一)入皖“圍剿”紅四方面軍
(二)第一支進駐西北的中央軍
(三)遣部入川激戰廣昭
(四)與長征紅軍血戰草地
(五)當選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
第四章 在西安事變前後
(一)北上南下,升任第一軍軍長
(二)重回西北,收到周恩來密信
(三)山城堡之敗
(四)在西安事變中的“主和派”
(五)移駐徐海,對日備戰
第五章 在八年抗戰中(上)
(一)血戰淞滬
(二)豫東迎戰土肥原師團
(三)防守信陽的功與過
(四)坐鎮關中的第三十四集團軍總司令
(五)第七軍分校與戰乾四團
(六)他精心選擇的機要秘書竟是中共秘密情報人員
(七)築起“防共長城”
第六章 在八年抗戰中(下)
(一)再次躍升為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
(二)未及實施的“閃擊延安”
(三)接待周恩來——在酒會上的失敗
(四)趕走熊斌控制陝政
(五)靈寶抗擊日軍穩定關中
(六)就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的鬧劇與喜劇
(七)豫西、陝北兩面作戰
第七章 又一次走向國共內戰戰場
(一)鄭州受降,晉加上將軍銜
(二)“馬前一卒”與“黃陸浙一”
(三)“直搗延安”的計畫被蔣介石“暫緩”
(四)晉南痛失“天下第一旅”
(五)進攻“囊形地帶”與西華池之戰
第八章 從進攻延安到撤離延安
(一)蔣介石急令胡宗南攻取延安
(二)胡宗南的“攻延方案”被秘密送往延安
(三)攻占延安——“華而不實的勝利”
(四)踏上延安土地遭到的當頭一擊
(五)導演接待中外記者的鬧劇
(六)陷入毛澤東的“蘑菇戰”中
(七)52歲的新郎
(八)沙家店之敗——陝北戰場形勢的逆轉
(九)清澗被克——延安以北全部丟失
(十)保密局行動處處長來西安破案
(十一)整二十九軍宜瓦喪師
(十二)胡宗南受到“撤職留任”的處分
(十三)逃離延安——“重點進攻”的徹底失敗
第九章 兵敗關中
(一)西府之戰“圍殲”彭德懷功敗垂成
(二)渭北三敗
(三)被中共宣布為“戰爭罪犯”
(四)不戰而棄西安
(五)胡馬“聯合”反撲的失敗
(六)被趕出關中的扶郿之役
第十章 漢中徘徊
(一)退守秦嶺——“中國的馬奇諾防線”
(二)與宋希濂密謀移軍滇緬邊界
(三)反撲寶雞再遭失敗
(四)蔣介石拒絕了胡宗南的撤軍方案
(五)經營大巴山防線
(六)拒絕周恩來的說降
(七)“西北王”永別西北
第十一章 川康覆滅
(一)反對蔣介石的“川西決戰”計畫
(二)“西北王”變成了“西南王”
(三)鎮壓劉文輝與鄧錫侯的“反叛”
(四)成都陷入重圍
(五)胡宗南軍事集團的覆滅
(六)徒勞的西昌掙扎
第十二章 海島暮年
(一)敗退台灣後的彈劾風波
(二)改名換姓赴大陳
(三)看海聽濤守澎湖
(四)油盡燈枯病逝台島
附:胡宗南生平簡譜
圖書文摘
胡宗南大傳(2011)最新章節試讀:著作權頁:他們討論的第一個問題是:第三次世界大戰是否會於短期內爆發?胡、宋二人看法一致,認為短期內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可能性很小。因為在幾年前剛剛結束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法、蘇等國損失慘重,決非短期內所能恢復;美國損失較小,但美國政府也不會、同時也不可能發動一場大規模的對外戰爭。各國人民更是厭惡戰爭。在這樣的情勢下,世界大戰打不起來。胡、宋都明白,國民政府若將扭轉形勢的希望寄托在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上,是不現實的,也是必然要失敗的。他們討論的第二個問題是中國共產黨內部是否有分裂的可能?因為扭轉形勢的希望既不能寄托在國民黨自己身上,又不能寄託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藉助國際盟邦力量,那就只能在敵人身上打主意了。但宋希濂從抗戰時期到國共內戰期間,先後在滇緬遠征軍與新疆工作多年,極少與中共方面打交道,因而對中共方面了解較少,談不出多少。胡宗南則同中共在陝西打交道與交戰多年,自認為對中共了解不少。他認為目下中共內部有分裂的可能,理由是:一、中共內部過去並不團結,如1938年中共領導人之一的張國燾就從延安偷跑出來,經西安到武漢投奔國民黨,就是一個實例;二、抗戰時期共產黨內部整風,聽說鬥爭很激烈,許多人受不了,常從陝北跑出來,胡宗南在西安接納了不少這種人;三、中共利用抗戰的機會,發展了許多游擊根據地,各個地區都是各自為政,現在這些力量壯大了,必然想造成自己的獨立王國,互相摩擦,互爭雄長,將是不可避免的。宋希濂聽了半信半疑。他們討論的第三個問題是,就目前形勢,國民政府能否保有西南、華南與台灣等地?胡、宋估計當時中共軍隊正規部隊約有四百萬人左右,再加上地方兵團及民兵等組織,可能達到一千萬人。中共擁有這樣強大的軍事力量,必然很快就要向各地進軍來統一全國。而當時國民政府軍隊僅存一百多萬人,散布在新疆、甘肅、陝南、四川、貴州、雲南、湖南、鄂西、廣東、廣西直到台灣的廣大區域內,無論就軍隊數量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