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胡城村位於山東省萊陽市高格莊鎮鎮政府駐地西3公里,五龍河東岸。以唐將軍胡敬德在此置戍而得名。村聚落呈長方形,現有耕地面積249公頃,村民800戶,2800人。
遺址
胡城寨遺址胡城村歷史悠久,地理位置特殊。村北有一座佛崖山,當地人叫佛兒崖,海拔53米,南北0.5里,東西0.3公里,古時崖上曾修建過佛廟,得名佛崖,後稱“富崖”。史料記載,唐初將軍胡敬德曾在山崖上置戍。胡敬德即尉遲敬德,因是胡人,故稱山上城寨為“胡城寨”。
佛崖山有東西兩峰。西峰高,俗稱城子頂,今城寨石基猶存,東峰石寨,周里余,兩寨相望,成犄角之勢。崖東南兩面坡勢平緩,中間地勢平坦,兩峰間依稀有磚砌路基東西相通,青磚榫鉚相接,厚重結實,傳為古跑馬道,似是校場遺蹟。綜觀佛崖地勢,西峰後坡陡峭,下臨五龍河,地勢高曠,易守難攻。民國《萊陽縣誌》云:“三四百年前,海船逆水,可行至胡城。”崖下河床寬闊,水深流急,無舟楫難以渡河。如果河內備有航船,遇有戰事,既可東出旱路,又可乘船南下入海,為天然置戍要地。
清朝同治初年,捻軍入境。胡城周圍18村鄉民便以佛崖為基礎修築圍子。捻軍來到以後,民眾皆居於寨內,因有高牆壁壘和土槍火炮,安然避禍。過去有個順口溜:“胡城的圍子一條船,濯村的圍子母豬圈”。據說當年佛崖寨象一艘巨大的艦船,昂首向西。
1982年,省考古人員在佛崖的頂端,又發現了岳石文化遺蹟,總面積2.79萬平方米,文化層厚約1米,上為黃褐土、下為青灰土,含有夾砂紅陶和輪制薰陶的鼎足、豆、口沿、器皿底等殘片,距今3000年以上。
特產
萊胡沙參胡城村北西南三面緊鄰著五龍河,河流從村南流入南海。村西南為一片沙灘地,面積約333公頃,系五龍河沖積而成,富含腐殖質。這裡特產沙參,品質極優,名“萊胡參”,是萊陽著名的特產之一,是名貴中藥材,在胡城已有500餘年的種植歷史。其產量多、質量優、療效佳,馳名中外。
沙參最早載於《神農本草經》,被列為上品。今為國家二級、山東省一級保護野生植物。《中藥志》稱:北沙參主要產於萊陽、文登等地,其中主要以萊陽胡城村所產最為著名,故世人將萊陽沙參稱為“萊胡參”,產品行銷江南,享譽日、韓、東南亞和歐美。萊陽年產沙參5萬公斤,胡城村產2萬公斤。胡城村是沙參專業村,被稱為“錢筒子”。
名人
胡城村地靈人傑,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造就了許多傑出人才。
初芾南(1878~1976)。清末舉人。曾任山東省文史館館員、山東省政協委員。初大告(1898~1987),九三學社中央委員,著名英文翻譯家。早年創辦北京三十五中,任校長。曾任教於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1934年留學英國,譯著有《中華雋詞》《新定章句老子道德經》《中國故事選譯》名震倫敦文壇。1938年回國任重慶復旦大學教務長、代理校長等。1945年與許德珩、潘菽等愛國人士一起籌建九三學社。1947年任北京外國語學院教授兼英語系主任、圖書館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