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佩蘭[2013感動中國十大年度人物]

胡佩蘭[2013感動中國十大年度人物]
胡佩蘭[2013感動中國十大年度人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胡佩蘭,女,醫生,中國著名心血管病專家胡大一母親。1916年,胡佩蘭出生於河南省駐馬店市汝南縣縣城北關。1938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河南大學醫學部,1944年畢業。1986年,70歲從鄭州鐵路中心醫院的婦產科主任位上退休,8年間捐建了50多個“希望書屋”,2014年1月22日5時30分,鄭州98歲女醫生胡佩蘭逝世。2014年2月10日榮獲“感動中國”2013年度十大人物。其兒子胡大一,為著名醫學專家,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臟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詢問病人病情,老人從來不厭其煩詢問病人病情,老人從來不厭其煩
胡佩蘭,女,醫生。1915年出生。從1993年到現在,患有嚴重腰椎間盤突出症、腿腳不便的胡佩蘭老人坐著輪椅,堅持到解放軍3519職工醫院和鄭州市交通路上的建中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坐診,風雨無阻。

胡佩蘭1944年畢業於河南大學醫學部,她養育了包括我國著名心血管病專家胡大一在內的4個兒子。70歲從原鄭州鐵路中心醫院退下來後,家人都勸她歇歇,但她堅持去出診,她還拿出微薄的坐診收入和退休金湊一起,2000年,胡佩蘭加入共青團鄭州市委志願者隊伍,是鄭州年齡最大的志願者。自2005年,先後捐出7萬多元的退休金和坐診收入建了50多個“希望書屋”。

人物生平

胡佩蘭生前胡佩蘭生前
1986年,她70歲才從鄭州鐵路中心醫院的婦產科主任位上退休。後到解放軍3519職工醫院坐診,2010年受聘到建中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坐診。
作為1944年畢業於河南大學醫學部的高材生,胡佩蘭養育了包括我國著名心血管病專家胡大一在內的4個兒子。70歲從原鄭州鐵路中心醫院退下來後,家人都勸她歇歇,但她堅持去出診,她還拿出微薄的坐診收入和退休金湊一起,在8年間捐建了50多個“希望書屋”。
胡佩蘭生活節儉,捨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錢。但她經常大方地給病人墊付醫藥費。她還拿出微薄的坐診收入和退休金,捐建了50多個"希望書屋"。
胡佩蘭患有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進出都要坐小推椅。2013年7月,98歲胡佩蘭心臟病突發,經搶救後,第二天她依然準時到醫院坐診。
胡佩蘭根據自己多年的臨床經驗,平時看病不太依靠高科技儀器。因為慕名找上門的病人多,胡佩蘭每天都會堅持看完所有病人才下班,對患者也極有耐心,給病人開藥,很少超過一百元。如今,胡佩蘭的記憶明顯下降,耳朵也不如以前,但病人的情況她卻記得清清楚楚,耳朵里放著助聽器,聽不清的地方,便由旁邊的學生解釋。
胡佩蘭對病人的態度有目共睹,她經常說:"醫患關係搞不好是因為交流不夠,醫生只要對病人認真負責了,病人也自然會對醫生極力配合,不管面對哪一個病人,都要把患者當成自己的第一個病人來對待。"胡佩蘭已經在一個工廠職工醫院和現在的地方,連續坐診20年,堅持每周出診6天,風雨無阻。
2014年1月22日5時30分,鄭州98歲女醫生胡佩蘭逝世。這位退休後社區坐診20年、開藥很少超百元,獲評2013年央視“感動中國”候選人的大醫,留給世人的最後一句話是“病人看完了,回家吧”。

人物語錄

老人腿腳不方便,可她自理能力很強,上下樓梯從不讓人攙扶。老人腿腳不方便,可她自理能力很強,上下樓梯從不讓人攙扶。
1、“人要有‘三忘’,忘年、忘病、忘愁,也要‘三不忘’,不忘老人,不忘孤兒,不忘窮人,錢是人民給的,我是在舊社會畢業,在新社會學的技術,能為新社會的人們做點兒事情,我很開心。”

2、“光在家裡不中啊,不做一點貢獻,那咋能中,人活著不能對別人沒一點用。現在能幹多少乾多少,大事幹不了就乾點小事,在家裡光想吃喝,時間長了就痴呆了,就這也不滿意那也不滿意。”胡佩蘭說,自己大病看不了,小病還是能看一些的,自己願意坐診,病人喜歡來,“都高興”。

3、家人都很支持她,能幹一天干一天,不能幹就不乾,她的願望是“活到老,學到老,為人民服務到老”,工作是人生第一需要,光在家吃喝咋會中,越吃喝越不努力。

榮譽記錄

感動中國2013年度十大人物
【頒獎詞】技不在高,而在德;術不在巧,而在。醫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開的是藥,給的是。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你是仁醫,是濟世良藥。
感動中原2013年度十大人物
頒獎詞】看的是病,救的是心;開的是藥,給的是情。雖是垂暮之年,她仍是杏林馨香的蘭,人間不老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