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胡佩蘭,女,醫生。1915年出生。
從1993年到現在,患有嚴重腰椎間盤突出症、腿腳不便的胡佩蘭老人坐著輪椅,堅持到解放軍3519職工醫院和鄭州市交通路上的建中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坐診,風雨無阻。
胡佩蘭1944年畢業於河南大學醫學部,她養育了包括我國著名心血管病專家胡大一在內的4個兒子。70歲從原鄭州鐵路中心醫院退下來後,家人都勸她歇歇,但她堅持去出診,她還拿出微薄的坐診收入和退休金湊一起,2000年,胡佩蘭加入共青團鄭州市委志願者隊伍,是鄭州年齡最大的志願者。自2005年,先後捐出7萬多元的退休金和坐診收入建了50多個“希望書屋”。
人物生平
1986年,她70歲才從鄭州鐵路中心醫院的婦產科主任位上退休。後到解放軍3519職工醫院坐診,2010年受聘到建中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坐診。作為1944年畢業於河南大學醫學部的高材生,胡佩蘭養育了包括我國著名心血管病專家胡大一在內的4個兒子。70歲從原鄭州鐵路中心醫院退下來後,家人都勸她歇歇,但她堅持去出診,她還拿出微薄的坐診收入和退休金湊一起,在8年間捐建了50多個“希望書屋”。
胡佩蘭生活節儉,捨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錢。但她經常大方地給病人墊付醫藥費。她還拿出微薄的坐診收入和退休金,捐建了50多個"希望書屋"。
胡佩蘭患有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進出都要坐小推椅。2013年7月,98歲胡佩蘭心臟病突發,經搶救後,第二天她依然準時到醫院坐診。
胡佩蘭根據自己多年的臨床經驗,平時看病不太依靠高科技儀器。因為慕名找上門的病人多,胡佩蘭每天都會堅持看完所有病人才下班,對患者也極有耐心,給病人開藥,很少超過一百元。如今,胡佩蘭的記憶明顯下降,耳朵也不如以前,但病人的情況她卻記得清清楚楚,耳朵里放著助聽器,聽不清的地方,便由旁邊的學生解釋。
胡佩蘭對病人的態度有目共睹,她經常說:"醫患關係搞不好是因為交流不夠,醫生只要對病人認真負責了,病人也自然會對醫生極力配合,不管面對哪一個病人,都要把患者當成自己的第一個病人來對待。"胡佩蘭已經在一個工廠職工醫院和現在的地方,連續坐診20年,堅持每周出診6天,風雨無阻。
2014年1月22日5時30分,鄭州98歲女醫生胡佩蘭逝世。這位退休後社區坐診20年、開藥很少超百元,獲評2013年央視“感動中國”候選人的大醫,留給世人的最後一句話是“病人看完了,回家吧”。
人物語錄
“人要有‘三忘’,忘年、忘病、忘愁,也要‘三不忘’,不忘老人,不忘孤兒,不忘窮人,錢是人民給的,我是在舊社會畢業,在新社會學的技術,能為新社會的人們做點兒事情,我很開心。”
“光在家裡不中啊,不做一點貢獻,那咋能中,人活著不能對別人沒一點用。現在能幹多少乾多少,大事幹不了就乾點小事,在家裡光想吃喝,時間長了就痴呆了,就這也不滿意那也不滿意。”胡佩蘭說,自己大病看不了,小病還是能看一些的,自己願意坐診,病人喜歡來,“都高興”。
家人都很支持她,能幹一天干一天,不能幹就不乾,她的願望是“活到老,學到老,為人民服務到老”,工作是人生第一需要,光在家吃喝咋會中,越吃喝越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