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佑生

胡佑生

胡佑生,又名友生,號在城,1897年3月5日出生於湖南省湘潭縣射埠鄉余星村。父兄以租種和開榨坊為生。有兄弟五人,他排行第三,小時讀了七年私塾,15歲時拜老中醫劉學益為師學醫三載,後又到著名中醫楊五門下進修。由於他勤學苦鑽,行醫有術,在當地漸漸有了點名望。他給窮苦人看病,不分酷暑嚴寒,白天黑夜,隨請隨到;如遇富有人家,則要邀請再三,接要用轎,診金要重,招待要周,否則不去,因此有人說他是怪醫,而鄉親們卻親切地叫他“佑鬍子”。

人物簡介

胡佑生,出生於一戶農民家庭。曾讀過7年私整。15歲拜師學醫。大革命時期在家鄉參加農民協會。

人物經歷

1927年“馬日事變”後,把對革命的感情傾注在為窮人治病的工作之中,並堅持了十多年。1938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繼續以行醫為掩護,從事黨的宣傳組織工作。不久,擔任中共湘潭鐵江區委書記,先後發展黨員300多名。1940年,奉命赴湘潭、衡陽、岳陽一帶做黨務聯絡工作。後在湘潭城內集義堂開設私人診所,作為黨的秘密聯絡點。常以行醫為名,奔走于衡陽、岳陽等地,後根據黨的指示精神,利用自己平日行醫在民眾中形成的威望,通過鄉民選舉方式,巧妙地替代了原由一個地主把持的湘潭縣陽保崗十七保保長職位,並將所屬18位甲長逐步換成了地下黨員和進步人士,聯合大家一道,以合法身份同國民黨基層政權任意抓丁派款等擾民行徑進行了卓有成效的鬥爭。同時,秘密為黨籌措經費,收集情報,掩護黨員開展活動。1945年7月,為八路軍南下支隊籌集給養,帶領民眾送豬送菜,使部隊在湘潭鹽埠、射埠一帶順利休整了一個星期。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參與組建中共湘潭縣工委,領導民眾開展反對國民黨的徵兵、征糧、徵稅的鬥爭。帶領黨員骨幹著手組建地下武裝。1948年初,擔任中共湘潭縣工委書記兼軍事委員、湘潭縣人民武裝工作隊政治主任委員。曾部署武工隊奇襲吟江、古塘橋兩處警察所。同年5月17日,不幸在縣城被捕。在獄中遭受了敵人的各種酷刑拷打,始終威武不屈。5月29日,在湘潭兌家塘山坳慘遭殺害。

人物事跡

1926年,農民運動的烈火燃遍三湘大地,胡佑生深受鼓舞,他滿腔熱忱地參加了農民協會,投身到這場轟轟烈烈的農民運動之中。從此,他的身影經常往返於村里與縣城之間,利用進城買藥的機會,到當時任中共湘潭縣工委書記的湖湘國小老師楊昭植處求教,楊昭植的諄諄話語,像一陣春風,吹散了多年來他眼前的重重迷霧。因此,他更加積極用醫術為勞苦人民服務,以支持他們搞革命鬥爭。1927年,湖南上空烏雲翻滾,風雲驟變,許克祥發動馬日事變後,許多共產黨人和革命民眾人頭落地,楊昭植也被殺害。面對敵人的屠刀,胡佑生不但沒有退卻,反而更加堅定了投身革命洪流的決心。在革命處於低潮時期,他將自己對革命那火熱般的感情,傾注在為窮人治病的忙碌之中。1938年,中共湖南省工委派章蘊來湘潭恢復黨的組織,胡佑生由區委委員歐陽紹修介紹,於3月10日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他以行醫為掩護,身背藥箱,手握雨傘,跋山涉水,一面行醫,一面致力於黨的宣傳組織工作。不久,他被任命為中共湘潭鐵江區委書記,在任區委書記的三年中他先後發展了300多名共產黨員,壯大了黨的隊伍。1940年,他又被派往湘潭、衡陽、岳陽一帶,做黨務聯絡工作。他在湘潭城內集義堂開設私人診所,作為黨的秘密聯絡點,有時又身背藥箱,不辭辛勞地奔波于衡陽、岳陽等地,為貫徹湖南黨組織關於長期埋伏、積蓄力量、等待時機的方針,做出了貢獻。

1944年6月,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踏至湘潭,縣城淪陷。這時,胡佑生奉命調回湘潭,參加中共湘潭特區工委工作。

胡佑生充滿信心,滿懷激情地投入了新的戰鬥。為了貫徹黨中央的指示,在蔣管區和淪陷區千方百計利用或奪取敵人的基層政權,開展合法的政治鬥爭。他要求各支部選派黨員骨幹,設法滲進有關鄉、保、甲任職,他自己也在鐵江壩一帶,利用鄉保間的矛盾和自己的威望,巧妙地搞掉了地主陽鳳崗十七保保長一職,由鄉民“推選”他接任了保長。經過努力,十七保的18名甲長,也逐漸換成了地下黨員與進步人士。這樣一來,黨的一些活動,就可以利用他們的合法身份和組織形式,較為順利地布置到民眾中去。

胡佑生利用“保長”這一身份,同國民黨基層政權的統治進行了許多卓有成效的鬥爭。當時,國民黨政府對淪陷區的窮苦人民仍要派款和徵兵。胡佑生為了減輕人民的負擔,有意採取許多應付和抗爭的辦法。每當長(沙)、湘(潭)師管區和湘潭團管區派人督促鄉公所到保里抓中籤壯丁時,他一面酒肉“招待”,拖延時間;一面派人捎信叫有丁之家及早躲避,使抓兵每次都撲了空,以至保里拖欠的壯丁近兩百名之多。因在十七保很難抓到壯丁,有次,他還被抓進縣府,受到縣兵役科和團管區李團副惡狠狠的斥責。他不慌不忙,當面將鄉公所與地主之間在抽籤時行賄受賄的勾當揭露出來。既迫使團管區同意將鐵江壩一帶的富家子弟照樣下筒抽籤,又為自己搪塞了責任,使縣府不得不將他釋放回家。

胡佑生以“保長”的合法身份為掩護,既要為黨籌措經費,收集情報,掩護黨員活動,又要同國民黨各種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應付各種複雜的關係。很好地完成了黨交給的各項任務。有一次,湘潭地工委負責人劉鼎來鐵江工作,住在他家,被鄉隊副當逃兵抓去鄉公所,他氣沖沖地找到鄉長質問為什麼把他家一個逃難治病的親戚也當壯丁抓來,是不是鄉隊副要敲我這個保長的竹槓?迫使鄉長把鄉隊副訓了一頓,又賠著笑臉讓他把劉鼎送了回去。為了擠走國民黨在湘潭拉起的所謂“正義軍”、“挺進隊”,他發動民眾,用多種方式拒絕給“正義軍”、“挺進隊”提供糧柴,給他們造成生活上的困難,使他們不敢在當地胡作非為。1945年7月,王震司令員率領八路軍南下支隊經過湘潭鹽埠、射埠一帶時,他又和縣工委負責人張忠廉為部隊籌集給養;帶領民眾送豬送菜,保證部隊在湘潭境內順利整休了一個星期。

抗戰勝利!胡佑生和鄉親們沉浸在歡慶勝利的喜悅之中,但蔣介石堅持獨裁內戰的方針,很快,剛剛見到天日的湘潭人民又被籠罩在烏雲之下。根據中共湖南省工委的指示,胡佑生與周道、張忠廉、楊漢卿等組成湘潭縣工委,領導民眾開展反對國民黨的“三征”(即徵兵、征糧、徵稅)鬥爭。這時,他雖已年屆半百,體質又弱,仍不辭勞苦,經常奔走於方圓幾十里的農村,做好發動民眾起來反對“三征”的工作,並帶領黨員骨幹著手組織地下武裝,以適應今後形勢發展的需要。

1947年,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反攻,大好形勢極大地鼓舞了胡佑生。他幫助前來湘潭工作的湖南省工委委員羅振坤與張鵬飛取得聯繫,說服張鵬飛率領游擊隊舉行起義,他也被省工委任命為湘潭縣工委書記兼軍事委員。在他的努力下,湘潭縣人民武裝工作隊成立,由張鵬飛任隊長,他任政治主任委員。經過周密布置後,1948年1月22日晚,張鵬飛等指揮武工隊奇襲吟江、古塘橋兩處警察所,揭開了武裝起義的序幕。他們一舉奪得長槍15支,擊斃了古塘橋警長傅六和,起義獲得成功。此後,他還請示省工委,派南下支隊留下的偵察科長耿澤孝任武工隊副隊長兼軍事參謀,同時,又選派十多名黨員去武工隊,使武工隊的力量不斷加強,並陸續出擊,在獅子山、窯灣又打了些勝仗,搞得敵人惶惶不安。

胡佑生、張鵬飛領導的武工隊的出現,猶如一支鋒利的匕首插入敵人的統治區,使湖南國民黨當局深感不安,指責湘潭縣長李琦“督飭無方”,縣警察局長溫國純“清剿不力”,並調集湘潭、醴陵等四縣軍警聯合圍攻。面對這一嚴峻局面,胡佑生和張鵬飛一面派人同縣府談判;一面請示省工委做好把部隊轉移到外地活動的準備。但由於張鵬飛固執己見,不願去外地,帶領一部分武工隊成員留在湘潭境內,另一部分隊伍則由耿澤孝帶領去醴陵。不久,張鵬飛內部張四育、吳碧凡叛變,這支隊伍被打散,陷於失敗。

1948年5月,胡佑生根據省工委的指示,四處打聽原武工隊人員的下落,不幸於17日在縣城被叛徒吳碧凡跟蹤,遭到逮捕。在黨的工作中,他是一個無私無畏的戰士,在敵人的監牢里,他是一個鐵骨錚錚的英雄。敵人先後對他使用壓槓子、釘指頭、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等毒刑,他被折磨得死去活來。但除了理直氣壯承認自己是共產黨員外,其他一概不談。從現存檔案保存記載他的口供中可以看到儘是“不知道”三個字,或者由記錄員記下“拒不答言”和“該犯堅不吐實”這類的記載。這是一個共產黨員鏗鏘有力,落地有聲的對黨的真誠誓言!

1948年5月29日,胡佑生在兌家塘山坳被慘殺。鄉親們將他的遺體掩埋在金家坪,在他的墳前種上了松柏和花草。鮮花盛開時,洋溢出陣陣清香,似可聊慰烈士在天之靈;山風吹來時,蒼松發出陣陣濤聲,仿佛在講述烈士的英雄事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