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背冰”是我省永濟市長旺村在春節期間舉辦的一種民俗活動。“背冰”俗稱“亮膘”,在天寒地凍的環境下,一個個赤身裸背的“背冰”男子,僅穿一件紅色大褲衩,將一塊約二寸厚的大冰塊貼身背在脊梁背上,是一種儀仗佇列式的原生態民間舞蹈。
起源
相傳清朝鹹豐年間,洪秀全領導的農民起義北征攻打蒲津渡時,清軍將領強拆民房,準備當太平軍攻城時點燃木料架構作為防禦體系。起義軍部將相福錄(長旺村人)獻策,讓大家下黃河鑿冰,然後背冰塊滅火破城,果然成功。相福錄解甲歸田後,在本村組織民眾創編民間舞蹈反映當時的場景,展示農民起義軍勇敢、大無畏的氣概。該活動受到當地民眾的自發傳承,逐漸在春節期間形成一種慣例、風俗。活動內容
在背冰活動開始前先有一段小小的插曲,被當地百姓稱為“逗社火”。大清早,一群十歲左右的黃河娃在大人的喚使下,手敲著鑼鼓,懷抱著公雞,到各“社火頭”家門前去耍鬧,目的是督催“社火頭”趕快帶領大家鬧“社火”。逗社火過後,就會看到由一大漢扛著木檀大旗的一支隊伍。接著五六支隊伍相繼接踵而來,較大的隊伍在木檀大旗後面有銃隊、龍虎牌、背花鑼鼓隊、背冰手,最後是一座精緻的花轎,坐轎人赤身指有“繡龍畫鳳”,煞是威風。這些五花八門的社火隊伍在村口一片空地集中後組成一支大型社火隊。這支浩大的“背冰”隊伍開始遊街串巷表演,領頭人肩扛一根插著龍旗的木檀,身背閃亮的大鍘刀,威風凜凜,勢不可擋。表演時間一般為三到四小時。這種活動對參與者和觀看者都是一種啟發,啟示了人們在任何惡劣的環境下都要戰勝困難,勇往直前。“背冰”的主要表演動作有:“下河”就是雙手舉起,雙腿彎曲,左右彈跳踩動;“破冰”就是左右斜著上下舞動,左右弓步輪流倒換牞形似農民鋤地的勞動動作;“匍匐前進”是單手撐地,右手“撇”打,形似動物爬行;“刀槍不入”是行進間的步伐,昂首挺胸,右手“撇”鑼,動作和腳下的步伐整齊劃一。
整個活動的伴奏樂器“背花鑼鼓”可謂別具一格,它既是伴奏樂器又是表演者手中的道具,當地人稱它為“撇”鑼,一根樹枝扎綁在“鑼”手後腰間,從腦後向上彎至頭頂伸向臉上方,大鑼吊在樹枝上,樹枝上點綴著手工藝花和一面圓鏡,“鑼手”左手抓鑼沿,右手“撇”錘,上下“撇”“敲”。一組表演隊伍的伴奏樂器由四面鑼一面鼓組成,鼓點名稱為“四鼓點”。
“背冰”這項民俗活動深受當地人民喜愛,用長旺村人的話說是“敲一年鑼鼓背一次冰,今年肯定好收成”。多少年來,長旺村人每年春節都搞一次這樣的大型活動。“文革”期間停滯了10年,上世紀70年代末又恢復了每年一次的表演。目前,該活動參與的人數逐漸減少,加之氣候變暖,每年要用制冷機製作冰塊,這些原因造成了活動不如以前壯觀。